近期,针对基孔肯雅热,中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南头分局、南头镇食品药品监督所的工作人员正悄然行动,加强药店监管,发挥专家作用,当好疫情防控的“隐形守护者”。
药店“哨点”显身手:解热镇痛药品登记背后的健康预警
“您好,购买解热镇痛类药品需要登记一下信息。”在南头镇的某药店,店员小张熟练地记录着顾客的购药信息。根据要求,全市药店对发热、关节疼痛等疑似基孔肯雅热症状的购药者进行登记,并引导其及时就医,这一举措在南头镇发挥了大作用。
行动以来,市市场监管局南头分局、南头镇食药监所共计检查药店103家次,制作《药店销售解热镇痛类药品微信登记码》,签订《药店防控工作责任承诺书》,每天对登记有症状购药者进行电话回访。至今,辖区内96家药店均已落实防疫哨点工作要求。
专家支招:科学防蚊,这些细节要注意
专家提醒:“两个月以下婴儿禁用避蚊胺,三岁以下儿童慎用柠檬桉叶油产品。”家庭防蚊优先选择物理方式,如安装纱窗、使用电蚊拍;户外活动时,选择含避蚊胺或派卡瑞丁的驱蚊喷雾。
“基孔肯雅热并不可怕,95%以上是轻症。”市民无需恐慌,但需避免盲目使用抗菌药物,出现症状应及时就医。
在这个夏天,让我们共同翻盆倒罐、严选防蚊用品,用点滴行动守护家园的平安。
小贴士:
选购防蚊产品认准“三证”(农药登记证、生产许可证、产品标准号);
家庭防蚊优先物理方式,孕妇儿童慎用化学驱蚊剂;
发现疑似症状及时就医,药店购药主动配合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