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刘先生因债务逾期面临催收风险,于是咨询某法务公司,业务员承诺可运作减免利息、仅还本金,但需缴纳 6024 元服务费。刘先生先缴纳 2000 元定金后,怀疑受骗要求退款未果,投诉至市消委会。经市消委会调查发现,该法务咨询公司并无减免利息的能力,其仅是帮助消费者统筹还款。对于业务员减免利息承诺,公司负责人称系业务员为业绩提成进行的虚假允诺。市消委会已要求该公司加强员工培训,严禁使用此类话术诱导消费。市消委会在此也提醒广大消费者:
谨慎对待承诺。债务处理涉及金融机构规定及合同约定,所谓 “全额减免利息”“只还本金” 等承诺往往难以实现。消费者在选择相关服务时,切勿轻信业务员的口头保证,应通过金融机构官方渠道核实政策,避免因虚假承诺陷入资金损失。
明确服务内容。选择法务咨询或债务处理机构前,需详细了解其实际服务范围,确认其是否具备相应资质和能力。对于声称 “可运作特殊渠道” 的机构,要保持高度警惕,必要时要求其以书面形式明确服务内容、效果及收费标准,避免口头约定引发纠纷。
理性缴纳费用。在与相关机构沟通时,应妥善保存聊天记录、合同、缴费凭证等重要材料,作为维权依据。缴纳定金或服务费前,需充分评估服务必要性,切勿因急于解决债务问题而草率付款。
广大消费者在面对债务逾期压力时,应优先通过金融机构的协商渠道解决问题。债务处理需保持理性,警惕各类以 “快速解决”“特殊运作” 为噱头的虚假宣传,选择正规渠道,避免遭受额外经济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