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版 长者助手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政务公开 > 消费警示

珍爱生命!切勿采食野生蘑菇

信息来源: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日期:2023-07-20 分享:

  近日降雨增多,随着温度升高,野生蘑菇进入生长旺季。不只是深山老林,公园花坛、路边草地也能见到不少长势良好的野生蘑菇。为预防野生蘑菇中毒事件的发生,市市场监管局提醒广大群众:珍爱生命,请不要采摘、购买、食用野生蘑菇!

  一、充分认识毒蘑菇的危害

  野生蘑菇难以分辨有毒或无毒,需具备专业知识并借助一定的仪器设备才可辨别,即便食用的是无毒品种的野生蘑菇,也会有中毒的危险。毒蘑菇所含毒素较复杂,因地区、季节、品种和生长条件的不同而各异。毒蘑菇中毒潜伏期为2小时至24小时,有的仅为10分钟左右。误食毒蘑菇,肝损害型中毒最为凶险,表现为恶心、呕吐、肝区疼痛等症状,部分患者可能会伴有精神症状。目前,对有毒蘑菇中毒尚无特效疗法,且中毒症状严重,发病急,死亡率高。

  二、这些辨别方法不可信

  (一)“颜色鲜艳的,或外观好看的蘑菇有毒。”简单地根据颜色与形状不能区别蘑菇是否有毒,比如红菇是颜色鲜艳的食用菌,而灰白色的灰花纹鹅膏菌是毒蘑菇。

  (二)“毒蘑菇虫蚁不食,有虫子取食痕迹的蘑菇是无毒的。”事实上,很多对人有毒的蘑菇是其他动物的美食,比如豹斑鹅膏经常被蛞蝓取食,白毒伞也有被虫啮食的记录,但它们都是有毒蘑菇。

  (三)“毒蘑菇跟银器、生姜、大米、葱一起煮,液体变黑就是有毒,颜色不变则无毒的。”“银针验毒”是小说和电视剧里的情节,可以验砷化物(比如砒霜)、硫化物。但蘑菇毒素多为生物碱,不能与银器发生化学反应,不能产生颜色变化。

  (四)“受伤变色、流汁液者有毒。”其实这并不绝对,像松乳菇、红汁乳菇受伤处及乳汁均变蓝绿色,却是可食用的菌类。

  (五)“长在潮湿处或家禽粪便上的蘑菇有毒,长在松树下等清洁地方的蘑菇无毒。”这个说法是错误的,干净的树下一样可以长毒蘑菇,比如鹅膏菌、红菇中一些有毒种类也生在松林中。

  (六)“毒蘑菇往往有鳞片、粘液,菌杆上有菌托和菌环。”按照“有菌托、菌环和鳞片的蘑菇有毒”的鉴别标准,可以避开包括白毒伞和毒蝇鹅膏在内的一大波毒蘑菇。但是,这条标准的适用范围非常狭窄,不能外推到形态高度多样化的整个蘑菇世界,更不能引申为“没有这些特征的蘑菇就是无毒的”。很多毒蘑菇并没有独特的形态特征,如亚稀褶黑菇,没有菌托、菌环和鳞片,颜色也很朴素,误食会导致溶血症状,严重时可能因器官衰竭致死。另外,这条标准让很多可食蘑菇躺着也中枪。例如,常见食用菌中大球盖菇有菌环、草菇有菌托、香菇有毛和鳞片。

  预防毒蘑菇中毒,最有效的措施就是,坚决不采不买不食,请广大市民朋友珍爱生命,远离野生蘑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