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版 长者助手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政务公开 > 公告公示

中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2023年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

信息来源:本网 发布日期:2024-01-31 分享:

  2023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中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及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关于法治建设的重大部署,紧紧围绕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目标,扎实有序推进中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各项工作在法治轨道上运行。

  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关于法治建设重大部署的情况

  党的二十大报告将“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单独设为第七部分,是党的历史上首次在党代会报告中将法治单列成章,充分体现了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高度重视,深刻阐明了全面依法治国的伟大意义、新时代法治中国建设的目标任务、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要求和总体布局、中国式法治现代化新道路的价值取向、全面依法治国的主要任务和重点工作、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准确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法治保障。2023年6月,党组中心组学法专题学习《二十大报告中的法治金句》等内容,并通过党组中心组扩大会议等多种形式拓宽学习面,让每一位领导干部学懂弄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党的二十大精神关于法治建设重大部署。

  二、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情况,紧密围绕省委“1310”具体部署推动法治中山建设的具体举措

  把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法治思想与省委“1310”具体部署、推动市场监管事业高质量发展紧密结合,将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的重点内容。2023年,党组中心组学法专题学习人民网《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依宪治国、依宪执政》等内容,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法治思想学习融汇到宪法学习的全过程,并结合近期法治建设工作形势和我局具体实际提出工作思路。邀请市委党校专家以《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为题对全局科级及以下干部进行专题讲授,并组织市局各科室结合学习内容开展专题研讨发言,共同讨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与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中山高质量发展的内在关联和措施举措,做到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效果真正入脑入心。

  三、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有关情况

  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坚持做到重大事项四个“亲自”,对法治建设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点环节亲自协调、重要任务亲自督办。

  全面落实合法性审查前置制度。市局法规部门负责人列席党组会议,严格遵循法定权限和程序,确保决策内容符合法律法规规定,强化科学民主决策机制,坚决防止决策程序走形式。

  严格执行重大行政执法事项负责人集体讨论制度,2023年组织重大执法事项集体讨论会议8次、讨论重大案件事项69项。印发的3份规范性文件全部按要求征求社会公众意见、合法性审查、局党组集体讨论,充分保障决策内容反映人民群众意志、维护人民群众利益。

  充分发挥内部法规部门和公职律师的法治参谋作用。落实公职律师制度,充分发挥内部法规部门和专业律师在重大决策中的法治助手作用。2023年主办、会办的74件人大建议和政协提案、重大行政复议诉讼个案处理全部由公职律师审核把关。市局办理的行政处罚案件全部经过法制审核把关,重大信访、疑难业务事项重视听取法规部门意见。加强法治工作力量建设,安排1名新招录的公务员在法规部门锻炼;出台公职律师管理制度,组织5人申请公职律师,为我局专业法治队伍注入新活力。

  四、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举措和成效

  坚决落实市委、市政府和省局决策部署,锚定“一个大市场、两个强市、三个监管、四个安全”目标,扎实推进全市市场监管工作。2023年,全市经营主体保持活跃势头,截至12月底全市实有经营主体645117户,居全省第七,同比增长11.56%;中山连续4年在全省质量工作考核、连续7次在全省食品安全工作评议考核、连续3年在全省药品安全责任考核中获评A级,连续3年在全省“双打”考核中位列“第一档次”;中山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中山市深中标准质量研究中心、中山市“工业产品医院”6个服务站点揭牌运行;推进“个转企”、推行首席质量官制度、打造“香山新街市”、智慧监管信息化工作走在全省前列,获省市场监管局主要负责人充分肯定。我局被百威(中山)实业有限公司诉企业名称争议处理决定一案,入选广东法院2022年度行政诉讼十大典型案例,成为我市唯一入选案例。

  (一)“一个大市场”建设加快推进

  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推行新登记注册企业首套印章免费刻制服务。持续推进“一网通办”便利化服务,企业设立登记网办率及核准通过率分别达95.65%、90.32%。新增“个转企”2157户,“个转企”率为8.48%,居全省第一。编制中山市地方标准《企业开办服务规范》《第一类医疗器械备案服务规范》,实现市镇两级同标准办理业务。推进深中营商环境一体化,两地中央厨房和餐饮管理企业实现跨区域许可资质互认。

  重点领域执法力度不断加大。加强反垄断及反不正当竞争执法,清理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存量政策措施1277件,修订废止文件13件。推进扫黑除恶常态化,加强市场流通领域乱象线上线下一体化治理。扎实开展涉疫药品和医疗用品稳价保质专项行动、互联网销售危险化学品专项治理、互联网广告领域治理、加油机计量专项治理、食品领域“铁拳”治理等,严厉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违法违规行为。全年全市系统查处各类案件7157宗,移送司法机关106宗,有力维护市场秩序。

  消费环境持续改善。打造新消费场景,首批31家“香山云街市”线上买菜平台上线,建成42家“香山新街市”。省内率先启动“放心消费粤行动”,新增“放心消费承诺单位”2585家、“线下无理由退货承诺店”301家。珠中江横琴澳门消费者组织联合发布《消费投诉处理工作规范》《消费投诉跨域视频调解工作规范》团体标准,实现大湾区内跨区域消费纠纷处理“一网转办”。处理投诉、举报及咨询97814宗,涉及争议金额4613.68万元,挽回经济损失2174.55万元。

  (二)“两个强市”建设持续突破

  质量强市建设持续加力。推行首席质量官制度,中山榄菊日化实业有限公司入选国家总局、省局首席质量官质量变革创新典型案例。推进“中山制造高质量在行动”,省内率先建成广东省质量服务平台中山专区,建成“工业产品医院”6个服务站点。推进“中山精造”优质评价工作。积极培育政府质量奖,1家企业入选第五届中国质量奖受理名单。

  知识产权强市建设步伐加快。激发知识产权创造活力,全市专利授权量36694件,全省排名第5。加快构建“1+1+N”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服务体系,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正式挂牌运行,累计建成4个市级知识产权快维中心和15个镇街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工作站;新建1个商标品牌培育指导站,实现23个镇街全覆盖;累计建成73家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流动工作室。推进“黄金内湾商业秘密保护创新工程”建设,先后成立翠亨新区(南朗街道)商业秘密保护示范园区、火炬开发区商业秘密保护示范基地。

  标准引领作用进一步发挥。强化先进标准引领,累计推动82个企业产品标准获评企业标准“领跑者”。推进标准化试点示范项目建设,5个省级项目通过终期考核。推动企事业单位参与制定国家标准169项、行业标准28项,发布团体标准460项、地方标准20项。推进省地方标准《村镇工业集聚区升级改造工作指南》及现代产业园建设标准制定工作。

  (三)“三个监管”稳步推进

  法治监管不断强化。与市司法局签订《法治建设合作框架协议》,开创“市监蓝+司法蓝”新局面。坚持包容审慎监管,累计对1410宗轻微违法案件不予行政处罚,对227宗案件不实施行政强制措施,为市场主体成长提供更为宽松的空间。2023年办理行政复议458宗、行政诉讼48宗,其中,复议机关经审查决定确认违法6宗、撤销行政行为3宗、责令依法履行职责2宗,审判机关判决败诉3宗,错案败诉率2.8%,低于全省平均水平。落实行政负责人出庭应诉4宗。

  信用监管提质升级。将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管理运用于“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实施差异化监管,抽查16521户。推动2个项目入选广东省信用应用创新“揭榜挂帅”行动计划项目。企业年报公示率97.19%,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智慧监管加快完善。智慧市场监管运营中心建设顺利竣工,获省局主要领导高度肯定,被指定为建设“全省市场监管信息化试点单位”。

  (四)“四个安全”总体形势稳定向好

  食品安全监管全程发力。积极推进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工作。推动成立预制菜产业联盟,打通从产地到餐桌全产业链。推动食品安全“两个责任”落实落细,全市5265名包保干部共包保企业8.9万家。完成食品抽检20283批次、农产品快检55万批次,合格率分别为97.6%、98.58%。推进食品生产、销售、餐饮风险分级管理。推动学校食堂、养老机构、中央厨房等1380家重点餐饮单位建成“互联网+明厨亮灶”。制订《餐饮服务单位节约经营服务规范》《餐饮服务单位节约良好行为评价指南》2项团体标准,制止餐饮浪费。

  药品安全监管与服务并进。省内率先开展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改革,推动国内首宗“港澳企业跨境委托生产”备案落地中山。药品进口口岸成效初显,累计进口药品23个品种(覆盖国务院批准允许进口的所有品种)共1504批次,报关货值超3.8亿元。首次承办全国化妆品监管大会,举办首届中山美妆产业大会,推进注册“中山美妆”集体商标。圆满完成年初防疫抗疫药械应急保供任务。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持续加强。深入推进锅炉、燃气气瓶、叉车安全专项整治,各类违法违规问题得到进一步遏制。推进气瓶质量安全追溯信息平台运用和共享,推进建设全市配送信息管理系统。与中山职业技术学院共建的“广东省特种设备学院”正式挂牌。

  工业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制逐步完善。以燃气灶具等重点产品,以东凤、黄圃、南头等产业集聚重点镇街为试点,建立燃气灶具企业产品质量总监、质量员协助主要负责人落实产品质量的长效机制,在三镇实行“工业产品质量安全”党政干部包保制度。开展强制性产品认证专项整治,建立强制性认证产品认证活动和产品质量监管协同机制,及时将经抽查不合格的CCC认证产品名单通报至认证机构,32家企业CCC认证证书被认证机构暂停或撤销。

  五、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存在的不足和原因

  在2023年工作中存在以下不足:执法队伍的法治监管意识不够强、对法治理念把握不够精准,如部分执法人员对不予处罚的适用情形、减轻处罚的幅度等缺乏系统性认知,个别案件存在符合法定减免罚情形的不敢减免;行政执法的实际覆盖面不够全,对市场主体“一次性体检”的综合行政执法能力较为缺乏;执法的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之间不够均衡等。

  存在以上不足的主要原因是:市场监管行政执法面广度深、专业性强,机构改革后职能拓宽,原有市镇两级执法人员法治素质和综合业务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镇街业务骨干流失明显,镇街实行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后,内部沟通协调机制尚待理顺,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执法办案效能,市场监管质效难以高效延伸到基层一线;市局整体业务统筹能力尚待进一步提高。

  六、下一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安排

  下一年度将从以下四方面推进法治政府建设:

  (一)坚持党建引领,扛起管党治党首要责任,带好班子、管好队伍,班子成员主动履行“一岗双责”,推进党建与业务融合发展。

  (二)聚焦主责主业,厚植产业发展土壤,组织开展好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中山制造高质量在行动”、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示范城市建设等重点工作。

  (三)强队伍优素质,打造监管强军。持续抓好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创新培训方式,分级分类开展培训,提升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四)借力借势借脑,推动社会共治。充分利用消委会、个私总会、行业协会商会、检测技术机构等方面的资源和力量,加强企业培训,开展行业交流,督促行业自律,提升共治质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