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版 长者助手 登录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政务公开 > 政务动态

这抹“蓝焰”太燃!中山蓝天救援队用专业筑牢应急防线

信息来源:本网 发布日期:2025-09-15 分享:

近日,中山市公安局港口分局工作人员专程前往中山蓝天救援队驻地,将一封满载认可的感谢信交到队员手中。这份特殊的“致谢”,源于8月27日港口镇辖区突发的一起水上紧急事件。当天,中山蓝天救援队接到公安部门求援指令后,在中山市应急管理局的统一调派下,救援队员第一时间携专业救援装备火速奔赴现场,凭借高效协作与过硬技能圆满完成救援任务,用专业与速度为群众生命安全筑起坚实屏障。此次救援的高效响应,正是政府救援力量与民间救援力量快速联动、协同配合的生动实践。

这封感谢信的字里行间,不仅是对一次救援行动的肯定,更是中山蓝天救援队深耕公益应急救援领域的生动缩影。自成立以来,在中山市应急管理局的指导下,这支志愿队伍已累计执行各类应急救援任务696次,仅2025年前8个月就出动66次。无论是波涛汹涌的水域、崎岖险峻的山地,还是烈日下的白昼、漆黑中的夜晚,身着蓝色救援服的志愿者始终以专业素养、无畏勇气和无私奉献,践行“人道、博爱、奉献”的公益初心,成为中山市应急救援体系中不可或缺的“民间力量”。

image.png

水上救援:浪尖竞速!蓝色身影筑起生命“防护网”

中山江河湖网密布,水上险情时有发生。为提升救援能力,中山市应急管理局为救援队配备了适配本地水域的冲锋舟、潜水设备等专业装备,并定期组织实战演练,指导队员优化搜救路线、提升复杂水域研判能力,逐步形成标准化、专业化的水上救援体系。

每当任务来临,队员们驾驶冲锋舟在开阔水域疾驰,精准定位遇险者、快速展开施救,动作行云流水。从潜水装备的细致检查,到水流、地形的专业分析,每一项技能都经过严格培训与考核。2025年以来,救援队已成功执行水上救援任务50余次,无论是突发溺水事件,还是暴雨内涝中的群众转移,队员们总能在接到调度指令后迅速响应,身着厚重潜水服、背负气瓶向险情出发,用行动诠释“与时间赛跑、与死神较量”。

image.png

image.png

山地救援:密林寻踪!徒步丈量出的生命“绿色通道”

针对中山部分区域山地地形复杂、户外遇险易发的特点,救援队制定了专项能力提升计划:邀请省级救援专家开展山地绳索技术、野外生存、伤员转运等培训,建立“无人机侦察+地面搜索”的立体化搜救模式,并划定重点山区救援责任区域,确保快速精准响应。

在植被茂密、视线受阻的山林,在陡峭湿滑的崖壁旁,队员们手持专业定位设备,一步一步丈量救援路线,不放过任何线索。此前,一名驴友在长江水库附近山区迷路,市应急管理局立即启动联动机制,调度救援队与消防部门协同救援,最终快速找到受困者并安全转移;板芙镇山地救援中,面对突发降雨与复杂地形,队员们按标准化流程冒雨前行,连夜设立锚点、搭建绳索横渡系统,历经数小时完成救援。近三年来,救援队已成功完成山地救援80余起,用坚韧与细致筑牢户外安全防线。

image.png

image.png

综合应急:灾害逆行!“多面手”们冲锋在应急最前线

作为中山市社会应急救援力量的中坚,救援队已深度融入全市综合应急救援体系:台风、暴雨等灾害预警发布后,市应急管理局第一时间通报灾情、划定救援重点;灾害发生时,统筹协调救援队与公安、消防、医护等力量联动作战;灾后,指导救援队参与灾情评估与善后。

2024年5月4日,中山遭遇强降雨,部分镇区严重内涝。市应急管理局启动防汛应急响应,调度救援队分赴神湾镇、三乡镇等受强降雨影响重点区域。队员们连续奋战16小时,累计转移被困群众130余人,其中包括9名急需就医的特殊群众,一次次驾驶救援艇冲进深水区,始终冲锋在最前线。此外,在岐江河边的地下管道救援任务中,救援队与多部门紧密协作,在狭窄昏暗的环境中连续作战,争分夺秒排查险情、救助受困人员。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从一封感谢信的认可,到数百次救援的坚守,中山蓝天救援队以“志愿红”点燃“救援蓝”,用凡人之力扛起应急重任——没有惊天动地的誓言,却有危难时刻的挺身而出;没有耀眼的光环,却有日复一日的专业打磨,成为城市应急体系中可靠的“补充力量”。

未来,中山市应急管理局将持续完善对民间救援力量的指导机制,优化培训体系、强化装备保障、健全联动流程,推动救援队更专业、高效地前行。而“人道、博爱、奉献”的“蓝焰精神”,也将不断传递,吸引更多人加入应急守护行列,共同为中山筑牢更坚实、更温暖的应急安全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