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版 长者助手 登录
您当前的位置: > >

小榄以新增住宅用地反哺“工改工”,推动联丰聚新“工改”收储项目落地

信息来源:本网 发布日期:2025-09-24 分享:


9月22日上午,小榄镇联丰社区聚新“工改”收储项目正式启动。作为全市首创以新增住宅用地反哺“工改工”的实践案例,该项目将激活311亩低效用地价值,为全市“工改”工作打造可复制、可推广的标杆,标志着小榄“工改”工作进入更深层次的创新探索阶段。


7.jpg


10.jpg



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副局长陈光卫,市自然资源局副局长邓宇文,镇党委书记赵锡雄,镇党委副书记、镇长赖文盛等领导出席活动,并共同主持 “中国共产党小榄镇联丰社区聚新片‘工改’项目临时支部委员会” 和“小榄镇联丰社区聚新片‘工改’项目前线指挥部办公室”揭牌仪式;陈光卫为 “中山市小榄镇低效工业园改造联合执法队”授旗。两个机构和执法队的成立,将为项目构建起“党建引领、指挥靠前、执法护航”的立体化推进体系。


01

创新模式促“工改”

低效用地焕新生


“此次收储的149亩工业地块,正是‘小散乱污’低效厂房的典型代表。”

联丰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关顺景表示,项目所在的土地曾承载社区产业发展记忆,为社区和股民带来过收益,但时至今日,旧锌铁棚厂房与分散租赁模式已无法适配高质量发展需求,制约了社区进一步发展的空间和潜力。

1.jpg


据悉,该项目总占地约311亩,涵盖206亩工业地与105亩农业地。在推进模式上,项目创新采用“政府主导、村集体配合、收储相结合”的方式,以新增住宅用地反哺“工改工”的改造路径,通过“整备-征收-出让-开发”的模式,引入优质项目,真正把社区的土地资源激活、用好。

为确保项目依法合规推进,过去一个月,联丰社区累计召开7次宣讲会,严格落实“四议两公开”程序,党员审议、居民代表决议到会人员同意率均达100%。9月21日,联丰股份合作经济联合社(股民)成员大会表决同意率94%。这一系列数据充分证明,该项目既响应了盘活低效用地、推动产业升级的号召,也是社区寻求突破、谋求长远发展的必然选择。

关顺景坚信,项目落地后将为社区注入更强产业动能,有效解决社区无高档住宅小区的痛点,同步推进人居环境优化与综合实力提升,最终实现社区、政府、企业多方共赢,为子孙后代筑牢发展根基。


02

“小榄样板”再升级

勇当“工改”排头兵


小榄素有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闯将”精神,这一点在“工改”攻坚战中体现得尤为明显。

自2022年全市吹响“工改”号角以来,小榄坚定扛起“工改”先锋大旗,全镇累计拆除整理低效工业用地超6300亩,建成高标准厂房超400万平方米,“工改”任务完成总量稳居全市第一,打造了7个“全市第一”的“工改”模式,连续三年获评中山市村镇低效工业园改造升级工作一等奖单位,一举扭转了“工改”前10年年均新增工业用地不到60亩、“10亿级”项目为零的被动局面,以空间破局撬动镇村经济、产业转型、城乡形态、安全水平多个维度全面升级,为中山“工改”树立了“小榄样板”,彰显了排头兵的责任担当。

此次联丰聚新“工改”收储项目,是小榄“工改”模式的又一次创新。在市委、市政府与市直相关职能部门的支持下,小榄在全市率先探索以新增住宅用地反哺“工改工”的新模式,市工改指挥部与市财政局还优先安排周转性扶持资金作为启动资金,为项目保驾护航。目前,项目已明确保障149亩工业用地用于引入优质制造业项目,同时通过84亩居住用地出让实现资金平衡。值得关注的是,项目不仅是发展工程,更是民生工程,将同步推进海威路、乐丰路、聚新路等主干道升级改造,解决小榄南部生态公园重建、批而未供用地出让等历史遗留问题,让改革成果切实惠及百姓群众。

DJI_0493.jpg


“要把握难得的发展机遇,推动‘工改’项目提质增效,用心用情做好群众工作,把‘工改’的好事办实、实事办好,让群众在改革中获得更多幸福感。”

镇党委书记赵锡雄表示,接下来,小榄镇将继续围绕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以改革“闯将”、发展“干将”、攻坚“猛将”的姿态,推进“古镇—横栏—小榄”跨镇街万亩连片“工改”,加快完成联丰、九洲基等社区不少于400亩用地连片收储任务,全力打造“工改”省级标志性样板,为全市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小榄力量。

镇党委副书记李湘洲、吴铸辉,副镇长杨志凌,平安法治办(司法所)、宣传和教体文旅办、发统局、工科商局、生态环境保护局、农业农村局、城建局、应急管理局、公服办、综合行政执法局、城更中心、投资促进中心、市自然资源局第二分局、消防大队、供电分局负责人,各村(社区)书记参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