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版 长者助手 登录
您当前的位置: > >

五桂山办事处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

信息来源:中山市人民政府五桂山办事处 发布日期:2016-02-05 分享:

“十二五”时期,是我区应对各种挑战,经济社会持续平稳健康发展,各项事业取得重要成就的五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区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进一步加快发展步伐,调整经济结构,优化生态环境,强化民生保障,完成2015年和“十二五”期间各项工作任务,全区上下呈现出生态持续优化、经济平稳发展、社会安定和谐、人民安居乐业的良好局面。
经济实力稳步提升。“十二五”期末,实现全区生产总值27.35亿元,年均增长7.1%;人均生产总值5.65万元,年均增长5.3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1.67亿元,五年累计58.66亿元,年均增长3.89%;服务业增加值13.11亿元,是2010年的2倍,年均增长12.25%;现代农业稳健增长,村均集体年收入933.5万元,是2010年的1.28倍。固定资产投资5.76亿元,五年累计45.43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43亿元,年均增速10.18%;外贸出口3.10亿美元,五年累计15.23亿美元;国地两税收入5.37亿元,年均增长6.07%。
转型升级步伐加快。一是产业结构继续优化。“十二五”期间,三次产业结构从3.5∶52.3∶44.2调整为3∶49.1∶47.9,轻重工业比从94.58∶5.42调整为92.45:7.55。二是龙头企业带动效益进一步增强。全区规模以上企业增加至35家,净增11家亿元产值企业增加至13家,净增2家发展总部企业1家,实现零的突破。思锐、读书郎、翔云科技等一批优质企业启动上市融资发展计划。成功引进全市首个获得国家“863计划”支持的新材料项目——卓原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植物绝缘油量产三是经济增长方式加快转变。成功创建思锐公司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新一代大画幅高清成像镜头研制”项目被列为市级重大科技项目。出台促进产业发展、创新驱动发展激励政策,按1:1配套省市专项扶持资金。2015年,区财政配套产业扶持专项资金1597万元,增长47倍。工业技术改造投资1.01亿,增长53.4%。高新技术企业净增4间,增长200%,全区专利申请量和专利授权量分别增长45.31%和58%,研发经费占生产总值3.03%以上,全面超额完成市下达的考核指标任务。四是绿色低碳水平不断提升。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均超额完成市下达的“十二五”约束性指标,连续获得全市总量减排先进集体称号。
城乡建设成效显著。“十二五”时期,统筹推进城乡规划,完成龙石片区、秀丽湖片区、城桂公路两侧区域等控规修编,加快推进桂南片区、市职教园区控规修编,完成秀美村庄规划、城市绿道规划、消防规划、旅游片区规划等专项规划编制工作,统筹推进“三规合一”。实施城桂公路干线全线升级改造。完成住房保障房建设任务。开展龙石工业园区道路改造工程,升级改造村级公路2.7公里,8.6公里主干农路实现硬底化,全力推进群众出行“最后一公里”畅通工程建设。建成五桂山垃圾压缩中转站。完成职教园区配套设施工程建设。红旗河整治工程全面推进,完成红旗河沿线二期绿化、土建工程。加快建设雨污分流工程,完成雨污分流主管铺设工程,支管到户有序推进。启动农村土地确权工作,统筹城乡土地集约利用,完成“三旧”改造10亩,清理闲置土地830.8亩。深入开展“两违”整治工作,整改违法用地35.2亩,清拆违法建筑104宗28478.47平方米。积极开展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开展各类整治行动150次,查处各类违法案件216宗。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每年安排500万专项经费,加强农业、农村基础建设。统筹村级干部工作报酬,减轻村级财政负担。全面实施秀美村庄建设,投入1448万元建设70个项目,5个村居创建为“中山市宜居示范村庄”、“市级生态示范村”,2个村居创建为省宜居示范村庄,被授予“中山市宜居示范城镇”称号。
生态建设成果丰硕。编制《中山市五桂山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 探索绿色发展规划纲要(2014-2020)》,列入全市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试点镇区,探索绿色发展新路径。试点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和绿色GDP考核评价机制。“十二五”时期,累计投入5551万元,开展林相改造、地质灾害整治、物种保护、水源涵养、森林病虫害防治、古树名木保护、森林防火等工作,完成林相改造6775.9亩,景观林抚育35696.6亩,种植土沉香、香樟、油茶等名贵树种3万多棵,营造生物防火林带38.2公里,森林覆盖率提高到75%,连续10年未发生重大森林火灾事故,进一步保护和改善了生态环境。加强整治河道14.7公里,开挖土方47480.3立方米,对马槽河、红旗河、沙爷河实施综合整治。加大核心保护区的生态补偿,2011年开始每年由区财政安排转移支付资金180万元,累计投入900万元。优化环境治理,清退禁养区规模以上禽畜养殖场10家,引导6家不符合要求的污染源企业迁出五桂山。加大环境执法力度,处罚违法排污整改不到位企业9家淘汰黄标车149辆,查处违法上路黄标车154辆。倡导企业积极开展清洁生产,改造重污锅炉4家。
民生福祉持续增进。财政民生支出逐年增长,平均占财政支出比重超过54%。预计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9.34%,城乡居民收入比降至1.53:1。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年均涨幅为2.4%。五年新增就业人口0.77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在3%以下。“十二五”时期,累计投入1.43亿元优先发展教育,实现学前三年行动计划目标,连续三年荣获市初中教育质量评价先进镇区和先进学校一等奖。累计投入社会保障和就业经费7544万元,实现城乡社会基本养老保险、住院和门诊基本医疗保险全覆盖,全区企业退休人员月平均养老金提高至2668.79元,居民门诊医疗待遇提高到1470元,享受比例达80%,保障水平居全市前列。累计投入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经费3551万元,全面提升医疗卫生、食品安全、计划生育服务水平。累计投入文化体育与传媒经费1675万元,实现农村(社区)文化室高标准全覆盖,建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示范广场、法治文化广场及桂南村、龙石村社区体育公园,修身公益广告连续两年被评为“特色修身项目”。推动档案管理规范化、制度化、标准化、信息化。实施妇女儿童发展规划,依法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深入开展“六五”普法和法治五桂山建设,落实“一村一法律顾问”,提供“一站式”法律服务,积极构建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强化安全生产监管责任,加强安全隐患源头治理,未发生较大以上安全生产事故。实施“平安五桂山”创建工程,累计投入1200多万元完成视频监控和出租屋门禁系统建设,投入2000多万开展消防火灾隐患综合治理。持续推进“全民治安”,群众参与社会治理的积极性增强,刑事案件发案率下降56.5%,破案率上升16.9%,连续3年实现命案“零发案”,连续4年未发生群体性事件,连续5年未发生非正常上省进京上访以及交通、消防安全重特大事故、暴力涉恐案事件等,“群众安全感”、“社会治安满意度”、“政法工作满意度”和“平安创建活动”等多项调查指标得分排在全市前3名,连续2年被评为“中山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暨平安创建优秀镇区”。
党的建设扎实推进。一是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深化“四风”突出问题整治。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率先开展干部普遍联系群众“大下访”活动,建立领导干部驻点普遍直接联系群众工作机制。从严整治不担当不作为问题。二是推进廉政建设制度化。严格落实“两个责任”,进一步严明党的纪律和规矩。认真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深入开展警示教育和党规党纪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坚持科学民主依法决策,健全和完善预算管理、财务管理制度和政府招投标制度。三是推进干部选拔规范化。制定了干部选拔任用“十步工作法”,从十个方面对干部选拔任用程序进行了全面规范。开展中层领导干部交流轮岗,先后启动了两批中层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大力提拔使用了一批勇于担当、成绩突出的干部,树立了积极向上的选人用人导向。四是推动基层治理长效化。选优配强村(社区)“两委”班子,顺利完成村(社区)“两委”班子换届选举工作,推进村(社区)“两委”班子调整优化,实现“一肩挑”和“交叉任职”比例达80%以上。深入开展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整治,整顿合格率达100%加强农村集体经济财务审计监督全面开展农村土地突出问题“三项治理”,妥善解决好征地历史遗留问题,切实维护好农民合法权益。

中山市部门镇街 > 五桂山街道网站 > 规划统计 > 政府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