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洲书院位于广东省中山市西区长洲社区石台街4号,清同治十二年(1873)由乡绅黄虞臣等创建,2004年重修。建筑坐西北向东南,平面呈长方形,三间三进,砖木结构,面阔13.07米,进深46.5米,面积约618平方米。硬山顶,灰塑博古脊,青砖外墙,人字封火山墙,麻石脚。头门前廊施雕花博古梁架,外檐板木雕人物、花鸟图案。檐下有四根石檐柱支撑,檐柱间架虾弓梁,托脚、雀替施花卉、人物图案石雕。大门外砌花岗岩石框,上部悬挂木匾,阴刻“烟洲书院”四字。一、二进均为穿斗与抬梁混合式木梁架,两进之间设有天井,中部设卷棚顶走廊,这在清代书院等古建筑中极为罕见。天井两边均设卷棚顶廊。该书院是香山县清代时期的21间书院之一,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曾改名为“烟洲高、初两等小学堂”,新中国成立后改名为“烟洲小学”。抗战时期,中共长洲支部成立,以该址为活动基地,组织发动群众抗日,现仍为烟洲小学。烟洲书院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2000年公布为中山市文物保护单位,2008年公布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