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故居纪念馆成立于1956年,增挂“中山市民俗博物馆”、“中山市孙中山研究所”牌子,管理范围20万平方米,从业人员225人,国家一级博物馆、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全国文化先进集体、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长期以来,本馆把创新理念付诸实践,在改革开放、珠江三角洲迅速城市化、商品化、工业化的社会大潮中,在保护管理好孙中山故居的同时,坚持保护文物环境,以真实性、完整性、原生态的原则,排除干扰,整体保护了一座以伟人为背景、具有很高文化价值的村庄,并对其实施有效管理和合理利用,在近20万平方米的空间,形成以“孙中山及其成长的社会环境”为主题,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结合、兼具历史纪念性、民俗性的展示体系。坚持不懈地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发掘、整理、研究,成功申报翠亨村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又依托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孙中山故居和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翠亨村拓展业务。
本馆在全国博物馆系统率先导入ISO9001质量管理和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持续近14年以国际公认的标准体系、以现代系统理论和新技术手段实施对博物馆业务、文物环境、自然生态的科学规范的管理。
国家文物局2013年公布的国家一级博物馆运行评估结果,孙中山故居纪念馆综合总分排名全国第19位,在“纪念馆”类别总分排名全国第1位,并由此获“全国最具创新力博物馆”荣誉。
孙中山故居纪念馆正门
孙中山故居
孙中山纪念馆
目前本馆的主要设施与公众服务内容有:
1、孙中山纪念展示区 包括孙中山故居、孙中山生平史迹陈列、孙中山的亲属与后裔陈列和其他与主题相关的临时展览以及该区域的文物遗迹和纪念雕塑等。
2、翠亨民居展示区 以翠亨村旧民居展示童年孙中山的生活环境,包括复原的孙中山祖家以及翠亨村的民俗展示。
3、翠亨农耕展示区 在孙中山曾经劳作过的地方开辟的包括水稻等作物种植区、禽畜饲养区、传统生态农业的桑基鱼塘区、现代农业试验区等,展示孙中山家乡的农耕文化。
4、杨殷、陆皓东纪念展示区 包括孙中山革命追随者杨殷(中共六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和陆皓东的故居,以及杨殷和陆皓东的纪念展览等;在以杨殷故居为核心的“广东省党员教育基地”、“广东省党史教育基地”,设置了《党群同心创和美展览》配合当前“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5、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区 以翠亨村旧民居展示本地列入国家和广东省保护名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以物质文化保护的成果展示非物质文化。
6、中山故居公园 孙中山故居周边环境形成的公共空间,1959年,孙中山夫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宋庆龄题辞“中山故居公园”。
7、辛亥革命纪念公园 中山市政府为改造拓展“中山故居”环境范围,2011年辛亥革命百年纪念之际,紧邻“中山故居公园”西南侧投资逾3500万元建设的另一主题公园,占地约20000平方米。
8、中山市民俗博物馆 开展对翠亨村以及珠江三角洲地区民俗文化研究、民俗文物收藏、民居与民俗风情展示。
9、中山市孙中山研究所 主要业务包括:1、孙中山出生成长的社会环境(含珠江三角洲民俗)研究;2、孙中山思想研究;3、相关科研组织工作等。近年科研不断取得新成果,包括:协助编纂逾千万字的《孙文全集》;出版“孙中山与翠亨历史文化丛书”、“孙中山著作丛书”;开展科研课题研究;组织和派员参加各种学术会议;组织策划各种展览,经常组织展览到港澳台地区及日本、美国等国家展出。
10、逸仙图书馆 2005年本馆组建“逸仙图书馆”,充分利用馆藏文物、档案、图书等传统文献,收集孙中山研究信息,建立相关的数据库,目前收藏纸质图书、期刊逾10万册(件),电子图书逾100万册;数字文献、图片、音像等电子数据约15T(15000 GB)。
11、孙中山研究信息中心 “孙中山研究信息中心”是中山市委、市政府为加强孙中山文化建设,依托本馆“逸仙图书馆”和“电脑网络中心”设立的重点项目。本馆在进行信息资源建设的同时,不断完善数据运行所需要的高技术含量的设备,完善支持数据运行的主干千兆,百兆到桌面的高速局域网络系统;目前信息中心数据存储总容量达到75TB(75000GB)、专用服务器6台,具有较高的数据储存、处理能力和安全可靠性;建设了覆盖全馆的公众服务和内部管理两个高速光纤网络,拓展了通过中国电信和中国移动两个网络出口的带宽。信息中心免费为海内外专家学者和社会各界提供文献检索、查阅服务。
12、孙中山研究基地 本馆在建立“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孙中山研究基地”和“中山大学中国近现代史教学实践基地”后,广东省委宣传部和广东社会科学院严格考核评定本馆为全省首批9个广东省特色文化研究基地之“孙中山文化研究基地”;2013年“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孙中山研究基地”在本馆挂牌,全国政协副主席齐续春,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厉无畏出席挂牌仪式,民革中央在下发全国各省民革组织和民革中央各部门的命名决定中指出,本馆“拥有国内一流的研究条件与设施,是海内外孙中山研究的重镇,在学习、研究、宣传孙中山方面成果卓著,影响广泛,得到社会各界的一致认可”。
13、全国廉政教育基地 本馆是2010年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部联合命名的50家“全国廉政教育基地”之一,本馆与中山市纪委合作完成《孙中山廉政思想及实践》图册和展览,在本馆及在中山市各镇区巡展,并应邀到上海、台北等地展出,目前正在加紧建设廉政教育展厅。
14、旅游信息服务示范基地 2008年本馆与中国移动共建全国首个旅游信息化服务示范基地,包括:“中山故居”景区的无线网络覆盖、手机门票、微信导览、参观预约、手机查询本馆服务项目、交通信息、反馈意见建 议等,向公众提供广泛而层次多样信息服务和灵活方便的无线上网服务。目前正在筹划建设本馆4G网络。
15、其他展示 包括翠亨村内的孙中山活动遗迹;具有文化价值的建筑;杨鹤龄纪念展览;杨心如、杨日章、杨日韶、陈兴汉等人的故居;杨兼善祠遗址等。
本馆坚持正确的原则与有效的工作,形成了“中山故居”这一海内外具有一定知名度与影响力的文化品牌,为我市文化建设、旅游建设、为我市建设“全国生态示范市”和“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作出了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