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类产品“边角料”俗称“下脚料”、“垃圾肉”等,为防止肉类产品“边角料”流入食品生产经营环节,坦洲镇食品药品监督所聚焦经营主体这个“牛鼻子”,全面部署落实肉品“边角料”安全监管工作,全力筑牢肉品食品安全防线。
一、明确责任,强化主体落实
为明确销售环节经营主体责任,确保肉品“边角料”“来路清、去向明、处置当”,8月15日,坦洲镇食品药品监督所组织召开劣质肉类产品规范处置培训会,召集农贸市场管理方、生鲜店、超市负责人50多人参加,着重讲解肉品“边角料”规范处置的流程,以及边角料管理、处置的盲区与风险点,压实肉品经营者、肉品“边角料”收购者、农贸市场及超市开办方等三方责任。
二、加强执法,严查关键环节
坦洲镇食品药品监督所对镇内农贸市场、生鲜店及超市等开展了全覆盖专项整治行动,严查关键环节。一是严查肉品“边角料”处置,要求所有肉档建立规范台账、设置固定回收点,并对收购者进行资质审核与协议管理,详细掌握肉品“边角料”的处置情况、市场流向、用途等情况,确保边角料数量清晰、去向明确、全程可溯,严禁“边角料”流入食品生产经营环节。二是严查肉类检疫凭证,通过扫描“动检二维码”逐户核验证明真伪及货证一致性,杜绝未经检疫或不合格肉品流入市场,对发现证明不全的摊位,立即责令补充凭证并监督整改落实。本次共检查经营主体187家次,查处台账信息不完整、检疫证明缺失等违规行为6起,并要求整改到位,进一步规范了销售环节的边角料管理。
下一步,坦洲镇食品药品监督所将继续紧盯肉品流向消费者的关键环节,通过强化经营主体责任、聚焦风险严格执法,切实打通边角料肉制品安全治理的“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