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版 长者助手 登录
您当前的位置: > >

坦洲镇“广东中山河豚科技小院”揭牌,为乡村振兴注入科技“智撑”

信息来源:本网 发布日期:2025-08-19 分享:

  2025年8月8日,由广东省科协、广东海洋大学、广东省农技协、中山市坦洲镇农业林业服务中心联合共建,以中山渔泽原养殖有限公司为依托的“广东中山河豚科技小院”,在坦洲镇中山渔泽原养殖有限公司正式揭牌。这一政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创新平台,标志着坦洲镇河鲀养殖产业迈入科技化发展的新阶段。今年5月,坦洲镇“广东中山河豚科技小院”由中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授牌,成为我镇首家国家级的科技小院。

  揭牌仪式上,坦洲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张才合,中山市科技局副局长钟国强,广东海洋大学教授叶宁、副教授朱国萍,坦洲镇副镇长刘娟,中山市科协二级主任科员杨祖睿,中山渔泽原养殖有限公司董事长唐锦同,以及坦洲镇农业部门负责人共同为科技小院揭幕,来自政校企三方的几十位代表见证了这一重要时刻。

  张才合同志在致辞中指出,科技小院打造了“政府引导+科研支撑+企业主体+农户参与”的协同创新体系,如果说乡村振兴是一盘大棋,那么科技小院就是串联起资源、人才与产业的关键节点。科技小院的成立是坦洲镇实施科技兴农战略和“百千万工程”的重要布局之一,依托广东海洋大学的科研优势、省市科技部门的科技资源和渔泽原公司的产业资源,小院将重点破解河鲀养殖技术瓶颈,构建"科研攻关+技术推广+人才孵化"三位一体的服务体系,为打造坦洲特色水产产业平台和省级现代农业科技园提供核心支撑,让乡村发展有“质”更有“智”。

  近年来,坦洲镇依托丰富的水产资源禀赋,积极培育打造扎根农业生产一线的科技小院,将农业科研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起来,通过整合高校科研资源与企业市场优势,加速河豚生态养殖技术优化、绿色高效模式推广及高附加值产品开发,推动传统水产养殖向数字化、标准化、品牌化升级。   

  科技小院一头连着高等学府,一头连着田间塘头,将专家学者与企业及农民紧紧联系在一起,更好引导广大科研人员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目前,中山渔泽原养殖有限公司已获11项实用新型专利,其生态养殖技术通过国家级标准认证,带动全镇水产养殖效益提升。

  中山渔泽原养殖有限公司唐锦同董事长表示,“我们提供培养人才的基地,他们给我们提供技术的保障,让我们企业发展的更有动力性,科技小院将成为企业技术升级的‘智慧引擎’,未来三年计划研发3-5项专利技术,推动坦洲河鲀养殖标准化水平提升30%以上。”

  “科技小院的核心价值在于打通科技与产业之间的‘最后一公里’,通过建立一家小院,服务一方百姓,带动一个产业,辐射一片乡村。”

  吴庆昉表示,接下来将从三个方面打造科技小院助力共同富裕的“坦洲样板”。一是成为技术转化的快车道,依托科研团队,推广“无公害循环水养殖”“河鲀疫苗免疫”等新技术,降低养殖风险,提升产品品质。二是成为人才培育的孵化器,开设“田间课堂”,每年培养20名以上本土技术骨干,吸引高校研究生驻点实践,解决产业人才短缺问题。三是成为品牌建设的助推器,打造“坦洲河鲀”地方特色水产标志品牌,提升产业附加值,加速坦洲河豚“产量优势”向“质量优势”、“品牌优势”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