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版 长者助手 登录
您当前的位置: > >

从“国字荣誉”到“地区名片”:坦洲镇再夯实未成年人保护示范体系建设

信息来源:本网 发布日期:2025-05-06 分享:

  自成功创建全国未成年人保护示范区,成为全国唯一入选的镇街单位以来,坦洲镇持续深化“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群团助力、家庭尽责、社会参与”的未成年人关爱帮扶工作格局,扎实以系统化思维推动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从打造标杆向深耕服务模式升级。

  一、摸排建档:夯实精准保护“数据基座”

  整合公安、教体等部门有关数据,以困境儿童、留守儿童、流动儿童等特殊未成年人为重点对象,通过信息筛查、数据比对和入户核查等联查手段,系统采集家庭结构、监护能力、受教育状况及个性化需求等核心信息,形成“一人一档”精准画像数据库。累计摸排流动儿童12277人次,建立困境儿童服务档案206份,为精准化关爱服务提供数据支撑。同步指导村(社区)开展儿童福利业务专项培训,实现困境儿童、留守儿童及流动儿童信息实时归集至广东省儿童福利业务系统。

  二、关爱救助:织密权益保障“服务网络”

  针对监测摸排中发现的存在家庭生活困难、自身残疾、监护缺失、心理行为异常等情况的特殊未成年人群体,通过建立重点关爱服务对象台账,精准掌握特殊群体实际需求,并及时衔接社会救助政策与关爱服务措施,充分发挥“双百”社工、儿童主任等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队伍的专业优势,为困境儿童及其家长提供定期巡访、心理疏导、监护指导、资源联动等服务,推动阶段性摸排成果向常态化监测和长效化服务转化。今年以来,我镇为辖区困境儿童共372人次发放补贴累计202584元,推动儿童福利政策落到实处。针对中山市重点关爱标识名单,摸排建立第一批流动儿童重点关爱服务对象28人,提供家庭监护的督促指导、心理健康关爱等服务,促进流动儿童社区融入。

  三、协同共进:打造综合帮扶“保护同盟”

  坚持以未成年人群体为重点,联动团委、妇联、关工委等部门,围绕未成年人“六大保护”,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开展宣传教育。通过“政策宣讲进社区”、入户宣讲等活动形式,今年以来,累计服务未成年人近100人次,派发宣传单张(手册)73份。依托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阵地,组织开展心理健康、劳动实践、兴趣培养、爱国主义教育、手工制作、志愿服务等各类主题活动30场次,惠及近1100名未成年人。

  四、创新实践:创建多向赋能“特色品牌”

  围绕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主线,线上线下推动社会广泛关注的“儿童防性侵”未成年人保护特色品牌创建。线下分阶段开展防性侵校园巡讲课堂16场次,覆盖我镇9所学校26个班级共1320名学生,绘制“未成年人保护”“预防未成年人性侵害”主题绘画征集特色活动,共征集作品176幅。线上通过“坦洲发布”“坦洲镇全民公益园”等微信公众号开展未成年人保护知识问答活动,推出未成年人保护小课堂,制作“防骗防拐”“防校园欺凌”“防溺水”等主题视频,累计浏览人次超10000人次,持续完善覆盖全镇的未成年人保护网络。

  五、融合增扩:联动多方参与“长效合力”

  着力构建未成年人多方帮扶机制,通过坦洲镇慈善超市载体,累计筹措食品、衣物、学习用品等五类物资2058件,整合慈善资金5000元,完成10名重点儿童微心愿“一对一”结对帮扶。特别策划“爱心传递·温暖童心”慈善嘉年华活动,吸引1300余名青少年参与公益实践。深化社会协同联动,引入专业心理干预力量,联动中山青少儿成长训练中心专家团队对遭遇抢劫致心理创伤、存在行为偏差等类型4名儿童开展心理疗程15次。创新打造“需求导向式”社区服务供给机制,在坦南社区推行“居民点单、社区派单、合伙人接单”服务体系,与4家专业机构达成战略合作,开发舞蹈、美术、音乐等九大类素质教育优质课程,首期课程服务覆盖20人次。

  接下来,坦洲镇将持续深化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巩固“全国未成年人保护示范区”创建成果,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更优的服务质量,着力打造可复制、可推广的基层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模式,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共同关注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良好氛围。

2025-05-06_11-26-31.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