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推动“东承、西接、南联、北融”一体化融合发展中,坦洲镇是中山市“南联”的桥头堡,镇党委积极加强与珠海市毗邻镇街沟通交流,加强两地文化走亲、文体联办、党建联建等,推动区域联动发展。今年以来,坦洲镇党委与珠海市凤山街道党委积极协作,推动中山市坦洲镇坦南社区党总支与珠海市凤山街道新溪社区党委以党建为纽带共建“毗邻党建圈”,聚焦两地工作重点,聚力落实“三张清单”,坚持直面基层社会治理难点,积极探索“南联”的新路径,为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打造区域党建共建提供新样本。
一、深挖共建需求,推动“需求清单”落地
一是坚持问题导向。坦南社区党总支与新溪社区党委围绕社区治理、商住小区党建、环境整治等问题,通过入户走访、联席会议、党员进社区、微心愿、微信群等方式,广泛收集党员、居民需求,有效扩大需求清单覆盖面。
二是深挖共建需求。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及时梳理社区分别提出的服务需求,按照需求类型,逐一分类、比对、研判,经综合梳理汇编,累计形成“需求清单”56项。
三是加大协调力度。以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为依托,社区党组织之间积极对接,及时认领问题,共同商议,切实解决社区党组织之间当前所急、当前所需的党群工作。
二、整合各方资源,推动“资源清单”落细
一是加强信息共享。设立党建联络员,社区“两委”干部与新溪社区党委成员全方位对接,聚焦小区改造、小区微治理、公共空间打造、物业管理、自组织运行等议题开展互动交流,共同推进社区党组织共建工作,全面实现资源信息互联互通。创新“双委员制”,定期各派社区两委干部开展交流实地走访工作,今年先后召开各类交流座谈会14次,实地走访21次。
二是促进阵地共享。依托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充分发挥港澳同胞服务中心、家庭教育指导中心、舒心驿站等功能阵地作用,建立毗邻党建基地,推动两地亲子家庭、独居长者、港澳同胞融入共建圈,以阵地共谋共建共享合力提升基层党建工作水平。
三是创新服务共享。整合在职党员、社区工作人员、网格员、志愿者等力量,在城际间的环境整治、综合治理、公共空间营造、“民生微实事”等方面加强合作,实现资源集约化、利用最大化、服务高效化。共同探索设点“红色代办”服务。设置便民事项的统一代办,方便居民群众生活。
三、加强党建联建,推动“项目清单”落实
一是强化项目管理。根据需求清单目录,针对坦南社区居民多为珠海户籍的特点,结合文明城市创建、基层社会治理等工作,在文体娱乐、党员教育等方面建立合作共建项目,包括政策宣传、环境整治、志愿服务等长(短)期共建项目共计28项,动态掌握项目进展,确保项目按期推进完成。设立就业服务站,推进“民生微实事”“家庭微就业”等惠民举措,解决10多名社区居民就业问题。
二是加强互动联建。健全完善党员教育联管、社区环境联治、和谐社区联建等工作机制,通过双向沟通、会议协商,积极主动认领、解决问题,举办红色召集令、公益快闪、便民服务等主题活动,实现毗邻社区党组织之间项目共建、活动共办。今年5月以来,先后开展亲子家庭国学文化公益活动、美德报母恩等党建共建主题活动2场。
三是提升联建成效。在引导社区党组织主动服务的基础上,通过镇街、社区、小区楼栋三级网格体系,带动周边社区群众参与协商民主、垃圾分类、睦邻互助等社区治理活动,切实把党组织的服务与居民的自觉行动有机结合,让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的过程成为社区党组织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的过程,着力引领群众共商共建共治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