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 中山市部门镇街 > 坦洲镇网站 > 政府信息公开目录 > 规划计划 > 政府工作报告

2007年坦洲镇政府工作报告

信息来源:本网 发布日期:2008年03月06日

  一、2007年主要工作回顾
  (一)按计划完成各项经济指标,经济工作保持稳定增长。
  1~10月完成工业总产值117.29亿元,比增17.53%,完成全年任务的87%;企业出口创汇6.4486亿美元,比增21.8%,完成全年任务的88%;完成税收7.7957亿元,比增31.87%,完成全年任务的93%;其中,国税完成4.5572亿元,比增18.92%,完成全年任务的94%;地税3.2385亿元,比增55.74%,完成全年任务的104%。合同利用外资2410万美元,完成全年任务的86%。“3.28”的17个项目中(投资总额1.3945亿美元),14个项目已办理立项手续,项目履约率为82%,资金履约率为40%。经济工作中呈现如下亮点:
  一是克服了原材料价格高企、电力紧张以及国家外贸新政的影响,工业规模总量进一步扩大。具体体现在大中型企业生产经营良好,规模企业达到166家,比去年同期增加18家。到10月止,规模工业总产值为109.91亿元,比去年同期净增17.83亿元,增幅19.36%;23家产值超亿元的企业共完成产值70.01亿元,占规模工业总产值67.34%。
  二是创名技改工作进一步突破。联邦公司产品(阿莫西林颗粒)列入2007年广东省名牌产品初选名单,该公司“阿莫仙”商标申报省著名商标称号,已通过评审委员会的现场答辩。在技改方面,有5家企业申报了市重点技改项目,投资总额达9400万元。
  三是第三产业发展态势趋好。前三季度全镇第三产业共实现增加值119382万元,比增32.65%;服务业税收是23276万元,比增49.44%。其中,房地产企业经营状况较好,一定程度上为我镇增加非税收入打下了基础,使前三季度非税收入占全镇财政总收入的50%以上。伊泰莲娜首饰主题公园(DIY地带)今年初被评为“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
  (二)加快民生工程建设。目前已完成的民生工程10项,有怡康泵房补强工程、三合涌泵房工程、坦洲镇南溪路口渠化岛绿化改造工程、沙坦公路道路指示牌设置工程、坦洲中小学周边道路交通标志及标线工程、新中心区主要路段交通标志及交通设施工程、坦洲镇主干道路口水马交通路障设施工程,以及“村村通自来水工程”。其中,改水工程是市委、市政府今年十项民生工程之一,我镇从年初开始实施,工程总投资4123.47万元,铺设主、支供水管网110.306公里。第一阶段为主干管网工程,到国庆前已完成供水(主)管道铺设工程27.718公里,投资1833.86万元,按时实现全镇范围村村通水。
  正在施工中的有15项,涉及工程资金近亿元。包括坦洲镇污水处理厂建设工程(工艺调试和综合楼二次装修工程)、安阜涌截污管连接输送工程、德溪路路灯改造工程、安阜涌改造(填土)工程、城桂路(龙塘段)中央花基绿化改造工程、城桂路二期(坦神北路)绿化、亮化工程、坦群中心公路(联一段)路灯安装工程、坦群中心公路交通标志设施工程、垃圾填埋场Ⅱ阶段一期工程、同益围临时泵房、配电安装工程和1号桥周边排水工程(原安阜涌改造配套取水工程变更方案)、沙坦公路三叉路口改造工程、工业大道行道树改造工程、新中心区配套绿化景观工程后续完善工程、坦洲山公园改造工程等。
  持续加大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力度。全镇全部征地村农民均参加了农保,全镇参保单位15个,参保人数21756人,参保率为61.4%。在推动农保的基础上,我镇开展了城乡居民住院基本医疗保险工作。据统计,目前我镇已有6个社区共17292名农民以及649户城镇居民,合共18926人参加了医保。
  (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加强对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指导、扶持力度。积极帮助征地村解决土地历史遗留问题,优先解决农村发展用地办证问题,涉及10个村(社区),62宗1116.9981亩用地;督促农村加强资产管理,严格财务管理,加大应收款追收力度,全镇13个村(社区)截至9月底资产总额同期上升21%。探索农村土地集体经济发展新的模式,推行二丰承包管理新的模式(简称“二丰模式”)。由二丰队集体将300多亩土地集中起来,实行统一规划,按照种植的不同品种进行不同的基础设施建设。然后将规划好的土地以10亩为一单元,由本队农户自己承包,每户10—20亩,连片种植番石榴等小水果。为鼓励农民积极承包,农业部门对承包的农户每亩补助500元,用于开沟整地、基础设施建设和购买种苗等费用支出。通过该模式,既可解决当地农民的就业问题,又可促进专业化、集约化的规模经营,直接增加农民收益;更可减少外来承包人员进入,降低社会管理的压力。
  保持粮食生产稳定,水稻种植面积4100亩,预计全年平均单产375公斤,比去年略有增长。重点发展高效、高值农业,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以定发、良胜两个菜场为示范基地,蔬菜种植面积达22000亩;以裕洲小水果生产基地为龙头,小水果种植面积达6000多亩;水产品养殖引进了鲃鱼等新品种达5000亩,建立无公害水产品养殖示范基地两个。
  继续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抓好围内支堤加固工程,改善围内支堤偏低的问题,维护农业生产安全。涉及9个村(居)委会、136个村民小组合共118.80公里堤段,估计全部完成需投入资金近2000万元。目前,约12.40公里堤段已完工验收,涉及23个村民小组,投入资金148.79万元,完成土方2.54万立方米,石方0.32万立方米。
  抓好“放心肉”、“放心菜”工程。加强动植物疫病防治,全镇养殖场(户)免疫情况实现造册登记,禽畜免疫率达100%。加强农产品检验检测工作,1~10月抽检蔬菜样品2237份,抽取猪尿样1580份,对检出超标蔬菜和生猪100%无害化销毁处理。
  (四)社会大局保持稳定。安全生产和维稳工作常抓不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积极落实各项具体防范措施,有效地预防了安全事故的发生,1—10月份无发生重大安全生产事故,死亡0人。加强食品安全管理,开展食品专项整治行动,餐具抽检监测覆盖率达95%以上,合格率达90%,食品送检合格率达85%。投入660万元建设二期社会治安视频监控系统,新建100个视频监控点的选点勘查、前端安装、机房建设等工作已完成,将于近期投入使用。坚持党政领导信访接待日、领导下访、阅批来信,以及主要领导亲自包案处理重大疑难信访问题等工作制度,建立完善信访事项沟通协调机制,做到信访问题早发现、早处理、早稳定。至10月底,我镇无发生30人以上集体上访,有力地维护了社会稳定。
  (五)成功举办省首届水上民歌大赛。继去年咸水歌成功申报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后,今年我镇成功承办广东省首届水上民歌大赛。进一步激发了群众参与咸水歌保护、传承的参与热情,自发组织多场民歌竞赛,成为群众文化生活中的重要内容。
  二、存在问题及分析
  (一)外贸新政等宏观政策的后续影响。我镇是典型的外向带动工业经济,今年以来企业出口退税、加工贸易新政和人民币升值等宏观政策调整对我镇未造成冲击,企业特别是规模企业经营状况普遍较好。相信后续影响将在明年进一步显现,并将主要集中在中小企业。我镇将通过引导企业出口转内销,扩大国内市场;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品牌开发能力等,促进企业转型,但部分中小企业面临一定困难是肯定的。
  (二)基础设施建设受立项、招投标、工程施工进度等影响较大。由于历史原因,部分市政工程、政府工程用地未办理土地使用证,在立项、招投标问题上遇到困难。此外,中标施工单位管理参差的问题也造成部分工程严重滞后,如我镇在上级有关部门监督下进行的招投标工程安阜涌改造、新中学建设以及现在的安阜涌截污管连接输送工程等,中标施工单位都存在施工组织混乱、技术力量不足等问题,造成工程停工,需再次招标的情况。
  (三)社会稳定仍存在隐忧。群众信访仍处于高位,代耕农维权、争利,征地拆迁遗留问题,高速公路征地遗留问题,涉法、涉诉问题等,是影响当前稳定大局的主要因素。特别是围绕已征用土地的收地问题成为直接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的因素。
  三、2008年工作设想
  2008年我镇总的工作思路是:坚持以党的十七大重要精神为引领,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兼顾,推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全面发展;努力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使发展成果更多体现到改善民生上,促进社会和谐,维护社会稳定;全面推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公务员队伍建设,提高执政能力和社会管理水平。
  具体做好如下几方面工作:
  (一)继续以招商引资为抓手,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抓好招商引资工作,始终是我镇经济工作的中心。要进一步创新招商思维,拓宽引资渠道,坚持走服务招商、产业招商、环境招商的道路。主动走出去,依托本地特色产业精心组织各类招商引资活动。把招商引资与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培育主导产业有机结合起来。加大对企业技改创名的支持和服务,引导企业通过技术改造、健全管理、打造名牌做强做大。加快第三产业发展规划,充分发挥坦洲地理优势,力争在物流业、休闲旅游业方面有所作为。
  (二)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高“三农”工作水平。
  实施富民强村战略,抓好社会主义新农村试点建设。结合农村两委换届时机,配强配好农村发展领头人,改革、完善农村管理体制,推动村级统一核算工作。做好农村土地第二轮承包各项工作,推广“二丰”模式,实现经济和社会效益双丰收。重点解决农村发展后劲问题,继续加大力度解决历史遗留用地问题,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提供政策指导、资金扶持。
  (三)提高城镇公共建设、管理水平,建设和谐有序新城镇。
  抓好一批涉及经济民生的重点工程建设,包括污水处理厂管网建设,危桥改造,联石湾、马角、灯笼等三个险闸重建工程,坦洲中学重建工程,第三工业区第四期和金斗湾开发区南区配套建设等。更加注重社会管理,建立健全违章建筑查处整治、无牌无照整治、食品安全整治等一系列城镇管理长效机制。切实管好、服务好出租屋和流动人口,加快十四村综治中心建设,切实发挥作用。达到集中治理一个点,威慑带动一片的效果。
  (四)更加关注民生。加快公共服务由城镇向农村延伸,按时按质完成社区医疗服务站的建设,加快新颐老院第二期建设。分批铺开第二阶段的改水工程,根据各村村内管网状况,有计划、有步骤地由镇财政投入资金,进行村内分支管网改造,提高供水质量,使群众喝上干净水、放心水、健康水。继续推开农村基本养老保险扩面,完成裕洲村参保工作。结合咸水歌保护传承工作,推动文化、文艺下乡,活跃群众文化生活。
  (五)全力维护社会安定大局。安全生产常抓不懈,落实安全生产综合监管、行业监管和属地监管责任,加大事故隐患查处和治理力度。完善主干道路交通设施配套,力压交通事故发生率。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树立法律权威,引导群众依法维护自身权益。做好信访工作,积极化解社会不稳定因素,妥善解决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加强干部队伍建设,进一步完善干部管理、教育和考核、激励机制,强化干部的发展意识、效率意识和依法行政的能力,打造廉洁、高效政府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