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版 长者助手 登录
您当前的位置: > >

2009年坦洲镇经济社会发展回顾

信息来源:中山坦洲政府门户网 发布日期:2013-11-20 分享:

2009年,面对严峻的经济形势,面对日益激烈的区域竞争,面对亟需转型发展的局势,面对“三促进一保持”的重大任务,镇政府在市委、市政府和镇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镇人大的监督支持下,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凝心聚力促发展,抢抓机遇谋转型,全力以赴保稳定,扎扎实实惠民生,基本完成了镇第十四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实现了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

全镇实现生产总值63.98亿元,增长9.33%。实现农业总产值7.0089亿元,比增2.96%。工业总产值172.17亿元,比增11.28%。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2.5亿元,增长14.72%。实现税收收入11.3777亿元,增长11.79%。财政收入5.566亿元,增长10.5%。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2.85亿元,增长23.1%。出口创汇7.4986亿美元;全镇实际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总额3287万美元,完成市下达任务目标的106%。超额完成了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和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减排目标,节能降耗工作机制逐步完善,完成“十一五”节能规划目标的75%。

回顾过去一年,主要是做好了如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不断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把调结构作为危中求进的关键,产业结构水平进一步提升。以推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为重点,扶持奖励政策效果显著,500万元以上的规模企业增加12家共达200家,实现工业产值157.22亿元,比增6.89%。超亿元企业增加3家共达35家,实现工业产值121.63亿元。数码摄影产业长足发展,重点企业发展至21家,全年实现产值17.75亿元。加快编制和完善第三产业发展规划,加大第三产业及现代服务业扶持力度,成功举办了“活力坦洲镇,浪漫金斗湾”大型摄影比赛,积极推动伊泰莲娜首饰主题公园(DIY地带)成功参选“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大大提高,全年实现税收3.4343亿元。

二、鼓励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把创新作为提升经济核心竞争力的基础,鼓励企业技术改造、创名牌名标,增强自主发展能力。2009年我镇新增高新技术企业3家、省民营科技企业1家、市级企业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2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1家,10家企业设立了技术研发中心,获得市重点扶持的技术改造项目3个。专利申请165件,专利授权100件。新增省级以上名牌名标1个,累计6个。全镇高新技术产业产品总产值50.46亿元,占工业总产值的29%。

三、营造内外并重的发展格局。切实采取积极措施,加大帮扶力度,帮助企业增强信心,稳定企业经营,推动草根经济发展。盘活各种闲置资源,突破招商资源短板制约,投入改造资金2000万元,改造旧厂房、新建厂房1万平方米,在建厂房4000平方米。“3.28”项目个数履约率达88.9%,资金履约率达104.7%,全年新增外商投资企业7家,投资总额为535.87万美元。积极协助企业开拓国内市场,组织10家企业参加中博会、京博会等大型展会,推动产品“北上西进”。全镇外资企业内销总额27.21亿元,增长11.52%,缓解了出口订单减少的影响。内外源经济结构逐步优化,实现内资工业产值39.15亿元,外贸依存度调整为61.45%,比去年降低7个百分点。

四、继续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实现全镇规划建设用地控规编制和镇域村庄规划编制两个“100%全覆盖”,完成《中山市坦洲镇南部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等15项专项规划。投入1.45亿元完成包括坦洲中学新校区填土、坦神北路(城桂路二期)及坦神南路绿化亮化工程、坦群中心公路和裕洲路等路段路灯工程、沙坦路至神农路和界狮路污水输送管工程、沙坦路三叉路口改造工程及镇区候车亭建设等28项市政工程。全年投入资金129万元,完成“四旁”绿化31公里。积极理顺拆迁安置等历史遗留问题,收回已征土地2447亩,完成填土40万立方米,安置历史遗留拆迁户30户。

五、深入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加大“三农”工作投入,全年向村级投入农保、医保费用达1013.4万元,补助各类建设资金360.2万元,划拨困难村物业收入1000万元,设立200万元专项资金扶持村级建设物业。全面完成村、组两级财务收支审计工作,基本完成村级统一核算改革工作。村级集体净资产总额3.6742亿元,比增18.59%。抓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出台了《坦洲镇农村道路设施建设补助暂行办法》,增设300万元村道专项建设资金。全年投入资金1710万元,开展农路(村道)硬底化、沙石农路建设50多公里。完成了群联村、裕洲村和新合村有关片区的“村村通自来水”(一户一表)水改工程。扎实推进水利工程建设,投入近7000万元完成马角、灯笼水闸重建主体工程,以及大堤灌浆工程、龙塘水利枢纽防汛交通桥重建工程、大涌口水闸环境配套工程,先后完成了6座三类危桥的加固工程前期工作。全镇推行土地反承包经营面积近4000亩,柑桔橙、番石榴等坦洲特色小水果种植规模扩大至14000亩。

六、扎实有效开展平安建设。镇综治信访维稳中心如期建成投入使用,扎实开展镇领导大接访活动,大力加强劳资调解。化解了一批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全年信访案件办结率80.5%。做好流动人口和出租屋的服务、管理,全年出租屋登记办证率99.2%。加强社会治安,推进警力下沉。累计投入860万元,安装视频监控摄像头140个。做好禁毒、打私、扫黄工作,全年共立刑事案件702宗,破案率69.23%,同比上升7.7%,治安形势保持平稳。坚持安全生产日常监管与专项整治相结合,开展隐患治理年行动,深入推进“三小”场所、出租屋、无证照经营、校园周边环境、地质灾害、产品质量和食品药品安全等专项整治。全年共发生火灾4起,直接财产损失比去年下降38.1%,无发生较大以上安全事故。

七、重点落实民生实事。一是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出台了《坦洲镇城乡居民门诊基本医疗保险实施方案》,加大政府补贴,实现了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门诊基本医疗保险100%全覆盖。全镇农村养老保险、城乡居民门诊医疗保险、城乡居民住院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分别为23147人、36272人、50051人和63989人。二是完成内河支堤加固长度212公里,累计投入5500万元,有效改善了内河水环境,增强了“三防”能力。三是加强住房保障,市镇两级共投入151.97万元住房改造资金,解决了10户城镇低保户和13户优抚对象的住房困难问题。四是落实教育减负,对困难家庭学生提供资助,确保无适龄儿童因家庭困难而失学。五是帮扶困难群众,全年发放低保户保障金20.2366万元,发放弱势群体专项补助金121.32万元,发放年长复退军人补助72.48万元,发放各类临时救济(助)金、慰问金达86万元,投入91万元集中供养五保户71人。六是促进培训就业,全年开办各类职业技能培训班36期,培训2212人,推荐城乡劳动者成功就业2800人、城乡无业失业人员再就业154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102人、接收东西北地区农民转移就业3368人,全年新增就业人数14069人。筹建了3家“中山市青年(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创业见习基地”,新增“大嫂工作坊”1个,设立社区(村)劳动保障服务站13个。七是优化公交服务,投资190万元在全镇建设候车亭45个,实现了“村村有候车亭”。

八、全面发展社会事业。坚持经济社会同步建设,大力推动各项社会事业发展。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投入449.937万元专项资金开展教育信息化工程,实施理工学校扩建、群联小学东西校区合并等工程。狠抓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育教学质量,2009年中考重点上线率42%;高考本科上线率13%,专科上线率86%。促进文化事业繁荣发展,完成了农家(社区)文化室、农家书屋建设工程,深入开展各类群众性文体活动和文明创建活动。出色完成中山市第六届运动会的参赛任务,获团体总分第四名和金牌总数第四名。加强人口和计生管理,落实计划生育层级动态管理责任制,全镇户籍人口出生率10.42‰,自然增长率5.65‰,计划生育率95.28%,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率88.78%,4个村、社区创建为“两无”村。抓好国防教育和拥军爱属工作,圆满完成了27名新兵征集任务。外事侨务、科技卫生、民族宗教、统计、审计、档案、地方志、工青妇幼以及老龄等工作扎实推进。

九、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和解放思想学习讨论活动,形成应对危机、推动发展的强大动力。坚持依法治镇、依法行政,推进“五五”普法规划,完善招投标监督等各项管理制度,杜绝“乱摊派,乱收费”现象。自觉接受镇人大的监督,办理人大议案、建议共11件,答复率为100%。加大政务公开和政务信息化建设力度,审计和监察力度进一步强化,廉政建设不断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