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24年财政收支决算情况
2024年是落实“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攻坚之年,也是坦洲镇乘势而上、砥砺前行的关键一年。财政部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澳门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贯彻省委十三届六次全会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紧扣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在镇党委、镇政府的正确领导和镇人大的监督支持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科学统筹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和财政运行安全,进一步深化财税体制改革,为推动坦洲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财力保障。
(一)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决算情况
1.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12月份,全镇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122,178.14万元。其中:
(1)税收返还收入53,297.63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106.60%;非税返还收入32,568.98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97.98%。一般性转移支付收入8,019.75万元,专项转移支付收入4,303.42万元。
(2)调入资金23,988.36万元。其中政府性基金调入9,357.32万元,财政专户调入14,631.04万元。
2. 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12月份,全镇一般公共预算总支出122,178.14万元。其中:
(1)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支出111,429.06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86.52%。
(2)上解上级支出10,749.08万元。
3. 一般公共预算结余。1-12月份,全镇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122,178.14万元,减去一般公共预算总支出122,178.14万元,2024年度无结余。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决算情况
1. 政府性基金收入:1-12月份,坦洲镇政府性基金总收入106,996.8万元,其中:
(1)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14,823.83万元,污水处理费收入3,738.54万元,政府性基金转移支付收入8,465.99万元。
(2)债务转贷收入79,968.44万元。
2. 政府性基金支出:1-12月份,坦洲镇政府性基金总支出106,996.8万元。其中:
(1)政府性基金本级支出92,323.43万元,其中专项债券资金79,263.57万元。
(2)上解上级支出5,316.05万元。
(3)调出资金9,357.32万元。
3.政府性基金结余:坦洲镇政府性基金总收入106,996.8万元,减去政府性基金总支出106,996.8万元,累计结余为零。
(三)经批准举借政府债务情况
1. 地方政府债券转贷情况。2024年坦洲镇申请的专项债券共获批79,968.44万元,其中:
(1)广东省中山市坦洲镇市级产业平台(坦洲园)及配套设施工程项目36,563.97万元;
(2)广东省中山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攻坚项目25,896.00万元;
(3)广东省中山市“珠海-中山”产业协同发展先导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一期)7,010万元;
(4)广东省中山市香山新城新四化深度融合基础设施建设项目6,358.79万元;
(5)广东省中山市城镇雨污分流管网改造项目4,000万元;
(6)广东省中山市老旧小区改造项目(三期)100万元;
(7)广东省中山市学前教育补短板工程39.68万元。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坦洲镇累计获批专项债券资金228,474.45万元。根据综合财力和存量债务情况,坦洲镇债务风险整体可控。
2. 地方政府债务还本付息情况。2024年按照偿债计划,将债务还本付息支出列入预算足额安排。主要支付专项债券利息5,260.70万元,暂无应还本金。
(四)“三公”经费情况
2024年坦洲镇一般公共预算“三公”经费支出合计169.57万元,较上年决算减少80.11万元,同比下降32.08% 。主要是落实“过紧日子”工作要求,从严控制和压缩“三公”经费。
二、预备费使用情况
2024年,坦洲镇安排预备费年初预算为1,500万元。当年未使用资金。
三、2024年重点领域支出政策落实情况
(一)大力支持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放大区位优势。一是持续优化交通路网更畅通。拨付27,225万元支持交通项目建设,逐步构建“内通外联”的立体交通网络,畅通经济发展动脉,其中环洲东北路上界涌桥、德溪路二期等累计9条中珠跨界路顺利通车,大力提升区域交通路网格局,进一步加快坦洲“南联”步伐;宝珠北路、宝珠南路(界狮南路至环洲东南路段)路面改造等4项镇内道路基本完工,另有18项镇内道路项目正在开展前期工作,不断提升镇内路网“微循环”,更好地满足人民出行需求。二是加快坦洲产业平台建设不停歇。拨付19,193万元用于产业平台道路及配套、填土工程,今年新增道路里程7.8公里,新增给水管3.4公里,其中产业平台二期道路建设工程完工,产业平台三期、四期道路建设工程正在进行前期工作,产业平台供水管、德溪路二期220kv凤吉甲乙线高压迁改等配套工程正在加紧施工中,推动产业平台园区环境全面升级,为坦洲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鲜活力。
(二)高质量推进“百千万工程”,促进城乡融合发展。一是助力打好污水治理攻坚战。拨付29,090万元用于支持水污染治理工作,加快补齐污水设施短板,持续改善水生态环境,其中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基本完成,累计建设管网260.99公里;未达标水体综合整治工程累计敷设污水管网超180公里,管道修复工程累计完成32.65公里,管道清淤与检测工程累计完成54.22公里;养殖池塘升级改造与尾水治理2024年已完成1,186.2亩,另有4,021.37亩正在施工中,尾水治理取得阶段性成效。二是扎实推进人居环境优化提升。拨付2,298万元用于建设坦洲镇产业平台垃圾中转站项目并已投入运营,有效解决老旧环卫设施“小而散”作业扰民和环保隐患等问题;拨付8,056万元用于环卫作业市场化发包项目、垃圾处理、河涌保洁、违法清拆等支出,深入实施绿美中山生态建设。三是推动农村产业提质升级。拨付1,125万元用于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农业保险、高标准农田建设等方面支出,打造水产产业发展平台,加快国家农业产业强镇建设,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三)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守护群众幸福底线。一是织密民生兜底保障网。拨付949万元用于残疾人、孤儿和精神病人帮扶等支出;拨付915万元用于困难群体生活保障、医保和救助等支出;拨付1,001万元用于优抚对象、退役军人补助和优待金等支出;拨付1,015万元用于养老保险“双轨制”并轨参保补贴、老年人福利等支出;拨付642万元用于就业创业补贴、计划生育家庭扶助等支出。建立健全各类救助长效机制,切实加大弱势群体保障力度。二是提高安全生产保障能力。拨付14,086万元用于公安队伍建设、警用装备购置、禁毒服务、综治维稳、网格化治理等支出,构建良好社会治安环境;拨付291万元用于中山市南部战勤保障基地及坦洲特勤站建设项目、消防设施设备等支出,持续提升消防救援能力;三是严守安全底线。拨付189万元用于灾害防治、安全生产、三防等工作,大力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拨付665万元用于中珠联围海堤(马角至大涌口水闸段)加固项目等水利工程及地质灾害治理、老旧小区改造等工程,切实守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四)聚焦社会民生热点,助力创造高品质生活。一是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拨付3,917万元用于加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全力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提质增效,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升全民健康水平;拨付426.26万元用于医疗机构建设,提升社区卫生服务站服务水平,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二是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拨付33,493万元用于教育体系建设和师资队伍经费保障工作,优化教学环境和教学队伍质量;拨付1,256万元支持民办教育、学前教育发展,新增公办学位近1600个,保障义务教育学位供给,强化学前教育普惠发展;拨付349万元用于学校升级改造、设施设备购置等工作,满足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
四、其他财政重点工作情况
一是全力以赴抓收入。2024年,坦洲镇财政总收入229,174.94万元,其中税收返还收入53,297.63万元,同比增长12.73%;政府性基金收入106,996.8万元,同比增长64.33%,全力保障财政平稳运行。
二是新增专项债券资金额度位居前列。2024年,坦洲镇新增专项债券资金71,009.65万元,资金量在全市各镇街中排名第三,另通过申请调整神湾、阜沙、小榄等镇街结余债券资金8,958.79万元,共计79,968.44万元,有效保障“百千万工程”、治水攻坚、基础设施建设等重要领域资金需求。
三是兜牢兜实“三保”支出底线。坚持“三保”在财政支出中的优先保障地位。2024年坦洲镇省定项目及标准的“三保”预算共安排67,482.18万元,1-12月支出完成65,429.92万元,执行率达96.95%。
四是严格财政支出有成效。树牢习惯“过紧日子”思想,严格执行各项经费开支标准,2024年坦洲镇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同比下降9.63%;充分考虑支出事项的必要和紧迫性,统筹调度,2024年二次压减部门预算共16,259.55万元,确保财政平稳运行;委托中介机构对相关项目结(决)算进行复审,共计核减金额756.69万元,有效提升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总体来看,2024年坦洲镇财政运行总体平稳。但随着内外部环境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财政收入增长乏力,但“百千万工程”、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教育、医疗等刚性支出均需要保持必要的支出强度,坦洲镇财政收支矛盾仍然突出,财政将长期处于“紧平衡”状态。对此,镇政府及财政部门将坚定做好经济工作的信心,沉着应对困难挑战,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强化财政资源和预算统筹,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坚持增收节支保运转,有效提升资金使用效益。一是继续深化组织收入工作机制。加强重点行业税收监管,提升税收征管质效。深入挖掘非税收入增收潜力,加强国有资源资产盘活力度,加快土地出让工作进度,积极推进公共停车泊位有偿使用权项目进展。大力争取上级补助资金和专项债券资金。二是持续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坚持“三保”支出在财政支出中的优先地位,坚持“过紧日子”不放松,进一步压缩一般性支出和非急需非刚性支出。
(二)聚焦“百千万工程”建设,持续增进民生福祉。一是推进重点项目落地见效。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高质量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持续推动乡村振兴,改善人居环境,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二是兜牢基本民生底线。推进教育医疗体系提质增效,建立健全养老服务、生育支持、普惠托育体系,加强对困难群体生活保障和救助,夯实社会保障服务基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