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版 长者助手 登录
您当前的位置: > >

三角镇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十次会议胜利召开

信息来源:三角发布 发布日期:2025-10-23 分享:

        10月22日,三角镇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十次会议召开,全体镇人大代表出席会议,市人大代表,非代表领导班子成员,镇机关部门、双管单位等负责人列席会议。

镇党委副书记、镇长李家浩作《三角镇“百千万工程”工作专题报告》。


副镇长梁泽基作《三角镇2024年镇属企业国有资产管理情况报告》。

镇财政分局局长冼文恩作《三角镇2025年度财政预算调整方案(草案)报告》。

镇党委副书记宋宇辉作《三角镇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九次会议及闭会期间代表议案、建议办理情况报告》。

        会议听取审议并表决通过《三角镇“百千万工程”工作专题报告》《三角镇2024年镇属企业国有资产管理情况报告》《三角镇2025年度财政预算调整方案(草案)报告》《三角镇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九次会议及闭会期间代表议案、建议办理情况报告》;审查并通过了《三角镇2024年财政决算报告》《三角镇2025年上半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报告》《三角镇2025年上半年政府性债务和地方政府债券情况报告》《三角镇2024年度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综合报告》。

        会上,全体人员共同观看短片《三角镇全力以赴打好疫情防控主动仗》,短片全面展现了市镇村同心、干群政企携手,全民参与建设、全力整治环境、全面提升风貌的火热实践,生动展示了全体党员干部汗流浃背、日夜兼程,用皮肤的黑度换来镇村的干净度,用干部“辛苦指数”换取群众“幸福指数”。

        镇党委书记李凯航指出,近年来,三角镇以“百千万工程”为引领,扛牢“打造成为中山先进制造业重要一极和高质量发展示范镇”的使命任务,全镇坚持向上图强、向新图强、向善图强、向强图强,推动GDP增速、规上工业增加值总量、工业投资量等主要经济指标位居全市前列,推动儿童公园改造、农房风貌提升等项目实施,三角镇成功入选“百千万工程”第二批省级典型镇、按照小城市标准规划建设的中心镇试点,并围绕更好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强调三方面意见:

        一、以人民心为心,把准干的方向,在深学细悟中强化政治自觉

        心之所系、情之所归、效之所成,要深刻把握“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要强化思想淬炼,保持战略定力。必须把“学思想”作为理论武装的首要任务,深刻把握精髓要义,一张蓝图绘到底,更好推动产业发展、水量等改革创新、农田保护等各项发展实践。要强化党建引领,焕发干事活力。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当好“领头羊”做好“领路人”,敢于“拓荒山”“攀险峰”,形成党群齐心、政企同心劲往一处使的良好局面。要强化导向定位,增强攻坚动力。要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坚定信心决心、聚力攻坚克难,加快推动新沙栏市场、三角医院出入口、乌沙涌新种绿植、基础工程配套等建设进展,持续推动人居环境整治提质增效。

        二、集人民智为智,提振干的状态,在狠抓落实中彰显责任担当

        要紧扣高质量发展,突出交通、产业、生活三大枢纽定位,主动融入发展大局增强新动能。要以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为目标,推动特色产业提档升级。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速构建新材料产业园、三角产业园区、高平化工园区产业平台矩阵。打造三角生鱼产业超级IP,深化“产业+文化”融合以延伸产业链,持续擦亮“中国生鱼之乡”品牌。要以建设美丽三角为目标,推动城镇建设提标扩面。依托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规划打造“一带一廊四片区”,统筹抓好人居环境整治、农房风貌改造提升、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更高质量推进绿化美化,打造“一湖两山三江”生态旅游格局,推动城镇容貌提质升级、城乡形态协调发展。要以和谐幸福为目标,推动社会治理提质增效。广泛凝聚社会力量赋能“百千万工程”,办好教育、医疗、养老、交通、停车等民生实事。加快三角医院新门诊大楼投用,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强化数智赋能,优化公共服务供给。

        三、聚人民力为力,凝聚干的合力,在为民造福中站稳人民立场

        要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更好保证人民当家作主。要让人民认可。加快推进南三公路(三角段)、儿童公园改造等民心项目实施,多出一些群众真正认可的真招实招,把群众工作做得更深更细更实,持续擦亮群众“幸福底色”。要让人民参与。践行群众路线,汲取人民智慧,尊重人民首创精神,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倡导群众“自己家园自己建自己管自己美”,全民总动员积极参与灭蚊、拆违、窝棚整治等爱国卫生运动。要让人民珍惜。要形成党员干部带头干、广大群众跟着干的良好局面,落实好“门前三包”责任,提高公众文明素养,尊重劳动人民、珍惜劳动成果,不断增强公共环境保护意识,共同营造干净整洁、安全有序、文明和谐的城镇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