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持续营造全社会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团结凝聚教育工作者投身教育强国建设实践,奋力推动教育事业迈上新台阶,9月9日下午,三角镇召开庆祝2025年教师节座谈会,围绕“以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谱写教育强国建设华章”的主题,与广大教师共话教育发展,擘画教育高质量发展新蓝图。
镇党委副书记、镇长李家浩,副镇长杨丽芬,镇宣传和教体文旅办公室负责人,全镇各中小学书记、正副校长,幼儿园正副园长,教师代表等100人参加。
会上,杨丽芬总结了2024年度三角镇教育工作。去年,全镇公办中小学累计增加学位近600个,公办幼儿园增加优质公办幼教学位270个,群众入学难的问题得到良好解决,中考、高考上线率和录取率均超历史,普通高中上线率实现六年连续增长,在市的大力支持下,全镇新增空调512台,实现各公办中小学空调全覆盖,为广大师生创造更舒适的教学环境,高平小学家长接送区投入使用,各中小学均已实现“人车分流”,有效解决上下学交通拥堵的难题,沙栏中学宿舍楼、饭堂等建设项目稳步推进,更好满足学生寄宿和食宿需求。下一步,将从党建引领、教育体制、队伍建设、资源优化、校园安全五个方面着手,以更加坚定的信心、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有力的举措,努力推动全镇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在第41个教师节来临之际,李家浩代表镇党委、政府向全镇广大教师、教育工作者和离退休老师致以节日祝贺和诚挚问候。“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过去的一年,是三角镇教育补短板、促均衡的一年,是抓改革、提质量的一年,是聚合力、优生态的一年。”李家浩指出,全镇教育系统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教育发展根基、育人模式改革、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新进展、新成效。展望未来,要锚定“奋力谱写三角教育现代化新篇章”的目标,不断推动教育事业再上新台阶:
一、坚持党建引领,全面筑牢教育事业的政治根基
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必须旗帜鲜明地坚持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一方面,要强化思想铸魂,始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将党的教育方针不折不扣地贯彻到教育教学全过程、各方面,确保教育领域始终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另一方面,要建强组织堡垒,加强各学校、幼儿园党的建设,健全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学校工作中去,充分发挥党员教师的先锋模范作用,着力提升学校党组织的组织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以高质量的党建引领和保障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二、聚焦核心任务,全力培育担当大任的时代新人
紧紧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一是要在“德”字上立根固本。积极探索“中小幼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教育教学各环节,引导青少年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让思政课真正成为学生成长的“指南针”。二是要在“能”字上提质增效。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扭转“唯分数、唯升学”的功利化倾向,着力发展素质教育,加强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实践能力、创新精神的培养,构建“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育人体系,让学生在丰富的学习体验中增长才干、健全人格。三是要在“全”字上协同发力。健全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引导家长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念,履行好家庭教育主体责任。充分挖掘和利用社会各类教育资源,让学生在参与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劳动锻炼中实现全面发展。四是要在“特”字上锚定方向。坚持“以文化人”根本导向,以文化浸润、课程创新、环境育人为抓手,将本土教育资源、非遗文化等植入学校课程体系,构建具有校本特色的文化育人新生态,形成“一校一品、百花齐放、各美其美”的办学格局。
三、坚守人民立场,倾力办好优质均衡的满意教育
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持续推动教育朝着更公平、更高质量的方向迈进。一要持续扩大优质资源供给。坚持教育布局优先规划、教育设施优先建设,确保学位供给充足。发挥龙头学校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校际间均衡发展,让更多孩子能在家门口“上好学”。二要着力促进教育公平公正。高度关注并切实保障特殊群体的受教育权利,完善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留守儿童、残疾儿童等的关爱帮扶体系,规范民办学校管理,不断提升办学成效,坚决维护教育公平的底线。三是要积极回应社会民生关切。聚焦校园餐、校服订购、教辅材料征订、心理健康等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持续深化“双减”工作,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体质健康管理,构建和谐健康的教育生态。加快沙栏中学宿舍楼及饭堂等项目建设进度,切实改善学生就读环境,优化镇域教育资源配置。
最后,李家浩用“三个希望”勉励全体教育工作者立足岗位,争取在教学工作中再创佳绩:要涵养高尚师德,争当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大先生”。自觉加强师德修养,以人格魅力、学识风范感染学生、引导学生,真正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要锤炼精湛业务,练就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真本领”。勇于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和育人方法,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不断提升教书育人的能力水平。要常怀仁爱之心,成为严管厚爱、春风化雨的“筑梦人”。善于发现每个孩子的闪光点,用欣赏增强学生的信心,用信任树立学生的自尊,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爱的阳光下健康成长,勇敢追逐自己的人生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