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版 长者助手 登录
您当前的位置: > >

三角镇实打实清除蚊虫孳生地,心连心共筑健康宜居家园

信息来源:三角发布 发布日期:2025-10-14 分享:

        10月13日,三角镇汇聚多方力量,持续掀起人居环境整治与灭蚊防蚊行动的热潮。各村(社区)干部职工、党员志愿者与热心群众聚焦卫生死角清理、遏制蚊虫滋生等关键环节,以 “清源头、除隐患、阻传播” 为目标,全面投入人力物力构建立体式“防蚊网”,多管齐下筑牢卫生健康防线。

沙栏村

        沙栏村联合市工人文化宫、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三角分局、市场监督管理局三角分局等驻村部门共118人次开展“两热”防控专项行动。入户排查、宣教动员约58户,清理各类积水容器70处;出动钩机、垃圾清运车对辖区内重点路段进行环境整治,清除卫生黑点169处,清理各类垃圾约14.6吨;出动专业灭蚊队伍,使用高效氯氰菊酯5升、热烟雾剂70升,利用热烟雾枪、超低容量喷雾器等对辖区内重点区域进行灭蚊作业。

整治前后对比

整治前整治后


高平村

        高平村联合市财政局、三角公安分局、镇农业农村局、平安法治办公室、网格和大数据事务中心等驻村部门,组织志愿者、工作人员、村民小组长、群众等90余人,对路段开展全面消杀、集中清拆、清除积水,安排入户派发蚊香、播放防疫音频。共整治卫生黑点23处,出动清运车辆10车次,清理枯枝、杂物等垃圾8吨,拆除废旧窝棚2间,拆除面积共50平方米,派发蚊香200盒,清理积水容器50余处。同时,组织消杀力量15人次,利用热烟雾、超低容量喷雾、常量喷雾进行消杀。

整治前后对比

整治前整治后


福泽社区

        福泽社区联合市财政局、驻点部门、市政环卫等50多人开展疫情防控工作。开展灭蚊消杀,到辖区重点企业、住宅小区、主干道路等人流密集区域开展灭蚊消杀;网格化进小区、企业宣传及倒积水,指导小区及企业开展防蚊灭蚊工作,共派发宣传单张和蚊片约110份,清倒积水约45处,投放灭蚊颗粒29处。


东南村

        东南村联合市财政局、镇党建办、卫健分局组织党员志愿者、村民小组长、群众等50余人,聚焦重点区域持续开展“两热”防控行动,重点对无人居住老旧房屋、空置草地、房前屋后等蚊虫孳生地开展全方位整治。出动挖掘机和垃圾清运车辆,清理卫生黑点13处、垃圾约10吨;累计入户排查111户,消除积水隐患150余处。同时,出动手推式常量喷雾车和热雾枪开展消杀工作。


结民村

        结民村联合市总工会机关党支部、综合执法、水务中心及外聘人员,共计90余人次,聚焦重点区域开展“两热”防控工作。出动24台次热烟机、12台次超低容、5台次手推常量、13台次背负式常量,深入各网格进行无死角消杀;投入钩机、拖拉机、三轮车等作业设备对区域环境进行深度清理,清理卫生黑点63处,清运垃圾约15吨;仔细落户无死角清理积水容器,确保积水清理全覆盖,共入户排查511户,清理积水容器约285处。


整治前后对比

整治前整治后


三角村

        三角村联合市财政局、镇党政办、公服办、人大及工会、教体中心,动员党员志愿者114人次,全面筑牢防蚊灭蚊防线。组织消杀队员20人次出动热雾枪进行全村全覆盖消杀,用常量喷雾机对重点区域进行重点消杀;全面清理卫生黑点,共清理杂物、杂草等环境卫生黑点10个,出动3车次清理垃圾1吨;按照网格分工开展全面落户排查,全覆盖清倒积水,共走访排查745户,清理积水容器400余处。


光明村

        光明村联合“双联双助”单位中山市保税物流有限公司、经济发展和科技统计局、应急管理局,组织党员干部、志愿者、村民小组长等80余人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暨“两热”防控统一行动。本次行动共整治卫生黑点23处,垃圾清运车12车次,清理各类垃圾约8吨;入户排查410余户,清除积水及蚊虫孳生地450余处;出动热雾机4台、超低容喷雾机4台对重点区域进行消杀。


蟠龙村

        蟠龙村联合市财政局、三角镇城市更新和建设服务中心,组织镇村干部、党员志愿者、村工作人员等50余人次,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暨防控“两热”统一行动。清理卫生黑点15处,出动垃圾清运车辆8车次,清除各类树枝杂物约3吨。同时,组织消杀队伍8人次,利用热烟雾、超低容量喷雾、常量喷雾等方式对重点区域进行灭蚊消杀作业。

整治前后对比

整治前整治后


中心社区

        中心社区联合市职工服务中心、镇财政分局、公资办、综合执法局,组织60余名志愿者、群众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暨防控“两热”专项行动。组织网格员到重点区域开展入户宣传宣教,增强居民群众防控意识,同步对周边的卫生黑点进行全面整治;组织消杀队对重点区域进行消杀作业,并动员物业对社区商住小区网格进行消杀。本次行动共入户排查200余户、清除卫生死角20处,清运垃圾3车次,清倒各类积水容器80余处。


整治前后对比

整治前整治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