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7日晚,2025年全国和美乡村篮球大赛(村BA)南部赛区在湖南怀化辰溪县落下帷幕。作为本届赛事18支队伍中唯一的镇级参赛队,中山沙溪队最终以第六名、大赛三等奖收官,虽未能跻身全国总决赛,但这支承载着30万乡亲期待的“草根之师”,在赛制调整、核心缺席等多重挑战下,用四战全胜的小组赛突围、0.3秒绝杀的热血瞬间、全场拼至最后一秒的坚守,将“以小打大”的韧性、“永不言弃”的沙溪精神,刻在了湖南辰溪的赛场之上,也刻进了全国球迷的记忆里。
从全胜突围到逆境抗争,每一步都写满拼搏
沙溪队的南部赛区之旅,始终与“挑战”相伴,却也因“拼搏”而闪耀。从初登赛场到最终落幕,每一场比赛都折射出这支小镇球队的硬核实力与精神底色。
小组赛四战全胜,“镇级劲旅”惊艳亮相
面对“以县级行政区为单位组队”的新规则制约(中山因不设县区,仅能以镇为单位参赛),沙溪队未被“以小打大”的劣势困住。8月20日首战江西东乡队,以94:52的悬殊比分打响“开门红”;21日对阵贵州凯里队,以82:66拿下两连胜;22日迎战背水一战的广西宾阳队,从首节落后到次节反超,最终80:64锁定胜局;23日与老对手福建石狮队(去年全国总决赛亚军)的巅峰对决中,更是在首节落后5分的情况下连追12分,最终88:78获胜,以小组赛全胜的完美战绩晋级八强。
八强赛鏖战显韧性,排位赛0.3秒绝杀写传奇
八强赛遭遇同省区一级队伍、老对手佛山南海队(此前广东省赛中,佛山南海队以72:70击败中山沙溪队),沙溪队全程与对手胶着:首节16:19紧咬比分,次节连得5分反超,半场45:39领先,末节更是在80:80平的关键时刻险些绝杀,最终仅以80:85的5分分差惜败——这场“广东德比”,没有输家,只有“小镇之师”向强者发起挑战的勇气。
进入五至八名排位赛,核心球员李衍均(前两届全国“村BA”MVP,小组赛场均20+得分、10+助攻)因备战全运会临时缺席,沙溪队陷入“无核困境”。但正是这样一支“残阵”,在8月26日对阵福建石狮队的比赛中,上演了本届赛事最动人的一幕:末节6分落后的绝境下,刘炜祺连追4分、刘宏宙命中关键3分,最后0.3秒高柏辉接发球转身跳投,以85:84完成读秒绝杀——这记绝杀,不仅延续了对石狮队的不败纪录,更诠释了“永不言弃”的沙溪精神。
收官战虽败犹荣守初心
8月27日的五六名争夺战,是沙溪队冲击全国总决赛的最后机会,对手是湖南省“村BA”冠军湖南浏阳队。首节沙溪队凭借全场紧逼与快攻,以22:18领先,第二节一度扩大至27:18,但浏阳队随后开启3分爆发,凭借身高优势掌控篮板,逐步拉开分差,最终沙溪队未能逆转,无缘全国总决赛,以南部赛区第六名、大赛三等奖收官,李衍均则凭借赛场表现与人气获评“人气球员”。
规则制约下的“独苗”,沙溪精神闪耀球场
本届征程,沙溪队的意义早已超越其“以小打大”的“战绩”本身——这支球队是规则变化的“挑战者”,是镇级球队的“孤勇者”,更是沙溪人敢闯敢拼、永不言弃的精神缩影。
以“镇”战“区”,先天差距下的突围
2025年“村BA”赛制迎来重大调整:参赛单位从乡镇升级为县级行政区,且要求球员需满足两年户籍限制、不设外援。这一规则对中山、东莞等不设县区的城市极为不利——沙溪队只能以“镇级”身份,对抗人口基数、人才储备、资源支撑均为“县级”的对手(如佛山南海300万人口vs沙溪30万人口)。但正是这样的“不对等”,让沙溪队的每一场胜利都更具分量,每一次坚持都更显珍贵。
“无核仍能战”,团队韧性破局
排位赛阶段,李衍均的缺席堪称“致命打击”——他是球队的得分核心、组织大脑,也是关键时刻的“定海神针”。但沙溪队没有垮,刘炜祺、刘宏宙、高柏辉、胡俊鸿等球员挺身而出,替补球员也在防守端拼尽全力“肉身开路”,如刘宏宙赛后所说:“用自己的身体顶住别人的冲击,篮板球都是一球一球抢下来的”。这种“全员皆兵”的团队韧性,比任何胜利都更能体现沙溪篮球的底蕴。
从赛场到城镇,“永不言弃”的双向赋能
沙溪队的拼搏,从来不是“孤军奋战”——背后是沙溪镇“百千万工程”的实干支撑:镇政府提前一个多月组织集训,提供教练与体能保障,解决球员生活后顾之忧;镇党委书记黄景辉,党委副书记、镇长刘威良为球队壮行,嘱托队员“以推进‘百千万工程’的实干劲头,打出沙溪风采”。而球队的表现,也反向成为城镇精神的“催化剂”:将赛场上的“永不言弃”,与沙溪镇经济“V型反转”、重回“全国镇域经济500强”的奋斗故事相连,让“篮球精神”成为推动镇域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
同时,沙溪队赛前为对手准备的“特色礼品包”(含沙溪凉茶、三稔包、“冠军牛”玩偶等非遗与文创产品),也借“村BA”平台让沙溪文化走向全国,为“体育+文旅”“体育+产业”融合发展提供了鲜活样本。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尽管未能踏上贵州全国总决赛的赛场,但沙溪队的2025“村BA”之旅,让全国看到了小镇篮球的力量,让“沙溪精神”走向了更广阔的舞台。赛后,队员们相互搀扶走下赛场,虽有失落却眼神坚毅:“每一场都拼到了最后,没有遗憾”“把沙溪的篮球精神带到全国,这就够了”。
这份“够了”,是对过往的坦然,更是对未来的笃定。2025年“村BA”的征程落幕,但沙溪篮球的故事不会结束——他们将带着本届赛事的经验与教训,回到“村村有球场、月月有赛事”的沙溪,继续打磨战术、培养新人;他们将把赛场上的韧性,融入城镇发展的浪潮,让“永不言弃”成为更多沙溪人的生活态度。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下一届“村BA”,这支小镇球队必将带着更成熟的姿态、更坚定的信念,再度出发,加油!沙溪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