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版 长者助手 登录
您当前的位置: > >

沙溪镇:坚持开门教育,绘好民生画卷

信息来源:本网 发布日期:2025-08-26 分享:

  “这段时间,镇上工作人员经常来搞人居环境整治、清运垃圾,环境好了,生意也就好了。”看着干净整洁的街道,经营餐馆的小李难掩笑意。类似这样的场景,最近在沙溪频频上演。从“坐等上门”到“主动服务”的转变,正是沙溪镇坚持开门教育、为民办实事的生动缩影。


图片


  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沙溪镇坚持开门教育,组织广大党员干部下沉基层一线,用实践谱写听民意、纾民困、惠民生“三部曲”,推动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在基层实践中焕发新活力,确保学习教育有效、作风建设有变、群众受益有感。


深入基层一线,躬身力行解难题

图片


  沙溪一家公司的生产车间里,一派繁忙的景象:一旁的机械臂不断地上下移动,对一件件产品进行精雕细琢;工人戴着口罩与手套,操作屏幕,查看机器的生产情况。

  我们公司出口占比高、海外订单稳定但容易受到国际贸易环境的影响。”该公司说。在了解到企业的难处后,镇党委积极联系银行机构创新服务模式,指导企业收集出口关单,通过分析企业出口关单和海外市场潜力,以贸易融资的方式为企业注入流动资金。经过多方努力,银行最终为企业发放贸易融资贷款,有效缓解企业扩建厂房、研发投入等燃眉之急。

  “干部将问题发现在一线、解决在一线”,这一思路为沙溪推进高质量发展打开了一扇窗。

  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沙溪镇大力开展“千企万厂大调研”,走访企业170家召开座谈会23场收集企业反映问题、意见建议超63条,聚焦企业反映强烈的订单减少、资金困难、减税降费等问题,逐一梳理形成问题清单、责任清单、任务清单等,通过利用“粤贸全球”计划等活动帮助企业争取更多参加国外展会的机会、鼓励企业积极开拓内销市场、加快出口退税速度等措施,精准帮助企业疏堵解难。组织18个村(社区)党组织抓住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开展需求摸排,确定联建共建项目118个。各基层党组织依托万名党员“入镇下村”行动和“双报到”机制,面对面解决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统筹解决增设停车位充电桩、垃圾分类、老旧小区改造、环境整治、道路修补等民生问题724件


畅通信息渠道,广纳民声寻良策

图片

溪角社区“学校放假、社区开学”公益暑期活动


“高书记,这个人民建议征集二维码是怎么扫的?现在孩子们都放暑假了,想提议多开展一些公益暑期活动,比如组织开展共读绘本、思政教育课堂、非遗文化体验等活动,让孩子们度过一个安全、快乐且有意义的假期。”近日,溪角社区居民张大叔向正在组织活动的溪角社区党委书记高北源咨询。“您先打开手机微信,扫一下上面的二维码直接登录,在上面填写您的个人信息、建议和需求,相关部门很快就能在后台看到。”高北源告知张大叔。

为实现“渠道随处可见,信箱触手可及,问题随时可提”的目标,沙溪镇建立健全群众意见收集、整理、反馈机制,多举措畅通人民建议征集渠道,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打造“永不关闭”的民意通道。线上,通过“12345政务服务热线”等平台,累计收集涉及人居环境、噪音扰民、流动摊贩占道经营等问题94条;线下,运用实体“信箱诉求”“人民建议征集二维码标牌”“香山号人大代表直通车联络站”等载体,打造“线下意见收集站”,累计收集群众对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民生服务等方面的意见建议66条。同时结合实际通过电话沟通、上门走访等方式开展群众满意度回访,确保群众反映的问题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


承诺践诺当先锋,立足岗位作贡献

图片

修复后的龙山村白坑大街沙井盖


  近日,市民在“12345政务服务热线”平台留言,反映龙山村白坑大街68号餐饮店门前马路边沙井盖漏出污水,影响出行,存在安全隐患。在收到举报后,镇党委高度重视,第一时间派出党员网格员巡查了解具体情况,安排专业人员对存在问题的沙井盖下水道进行疏通,并对周边沙井盖进行“地毯式”检查,堵住安全漏洞,切实保障群众“脚下安全”。

  开门教育的成效好不好,关键要看群众满意不满意,而群众的满意度,源自为民办事的效率提升、民生保障的持续加强。

  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全镇各级党员、干部围绕“三区协调、南山北水”建设、“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工改”、治水、绿美沙溪生态建设、农房风貌管控提升等重点工作,常态化下沉至村(社区),设立党员先锋岗303个,积极开展“立足岗位作贡献”活动229场次。聚焦群众需求,深化党建共建工作,积极开展“公益观影”“便民集市”“法治宣传”“健康义诊”等志愿服务活动1185场,以“民需我在”的务实作风,服务群众日常。

  下一步,沙溪镇将持续推动全镇作风建设走深走实,以群众满意为导向,深化开门教育成果,不断激发党员干部干事创业活力,用心用情书写为民服务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