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版 长者助手 登录
您当前的位置: > >

从农田到文旅,从田间到市场:中山市农业农村局调研沙溪,为乡村振兴按下“加速键”

信息来源:本网 发布日期:2025-10-24 分享:


  10月21日下午,中山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李有林率队到沙溪镇专题调研农文旅融合及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工作。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刘威良,党委委员、副镇长彭泳勇及农业部门负责人等陪同调研。


图片


  调研组首先到中山市好手指农产品有限公司,了解企业生产经营、产品研发、市场销售等情况,勉励该企业抢抓发展机遇,聚焦市场需求,强化标准引领,打造更多爆品爆款,满足群众多元化消费需求,做好线上线下推广,让优质产品走向广阔市场,增强自身市场竞争力。


图片


图片


  据了解,在镇政府的牵线搭桥下,中山市好手指农产品有限公司与圣狮村达成战略合作,总投资超2000万元,打造占地150亩,集种苗培育、种植展示、包装仓储及观光休闲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项目,年产果蔬类农产品2万吨,年产值不低于3亿元。


图片


图片


图片


  随后调研组深入到龙头环村农地,实地考察千亩稻田观光园区发展情况。龙头环村千亩稻田观光园是沙溪镇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项目之一,位于狮滘河北岸,项目核心区已完成土地连片整合、拆除180多个田间看护房等土地综合治理措施,并建成了观景台、稻田步道、休憩凉亭、灯光标识等特色设施。今年“十一”期间首次亮相,8天纳客超10万人次。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随后召开的座谈会上,调研组听取了我镇千亩稻田观光园区规划思路、业态布局、运营模式等情况汇报。与会市农业农村局、市文广旅局相关负责人就政策精准支持、基础设施提升、产业发展资金等方面进行交流和答疑,为完善项目发展规划提供了多元思路与有力支撑。


图片


图片


图片


  李有林指出,要坚持高标准规划、整体性打造,大力发展农文旅融合新业态、新模式,加快把农村生态优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效能。沙溪镇具有清晰的产业规划,浓厚的历史底蕴,要推陈出新,抓住机遇。

  一要坚持以“市场化、品牌化、规模化”策略壮大农企发展。突出沙溪特色农业资源优势,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科学制定农业品牌发展规划,推动沙溪“土特产”“梳妆打扮”进市场。鼓励通过链入“中山香农”平台,开展绿色食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参加国家、省市农产品网上展销等途径,扩大特色农产品销路,实现做“大”品牌,做“大”市场。突出“稀缺是卖点”“独有的才贵”,赋予农产品更好的溢价空间、溢价能力。

  二要坚持以“差异化、品质化、可持续”思维加快农旅融合。沙溪镇毗邻城区,位于珠三角经济核心地带、大湾区几何中心,历史底蕴浓厚、交通区位优越,发展农文旅融合项目有潜力有条件。要做强特色以“田园综合体”为载体,通过各产业的相互渗透和融合,把农业生产、观光体验、乡村体育、文化传承、农耕活动等有机结合起来,发挥乘法效应。要效益可期积极推动专项债券资金、点状供地等政策支持产业项目及其配套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打通要素流动堵点。提高项目运营能力,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商业模式,推动项目实现从“网红”到“长红”跨越。

  最后,刘威良对调研组的指导表示衷心感谢,将以此次调研为契机,认真落实意见建议,锚定“三区协调、南山北水”高质量发展框架,积极打造农文旅融合发展项目,进一步促进消费拉动、业态催化、民生提质,探索出乡村文旅特色发展新路径。

  一是着力提升产业融合“深度”。探索“景田一体”“产村联动”等运营理念,聚焦特色美食、休闲农业、研学旅行等产业业态,打造特色鲜明的农文旅项目。

  二是着力彰显文化内涵“广度”。用好十里狮河、万亩良田、凤凰山下等生态禀赋和人文隆都、沙溪美食等特色资源,提升千亩稻田观光项目的文化内涵与独特“记忆点”,让隆都文化成为农文旅融合发展的亮丽名片。

  三是着力强化风险管控“力度”。用“风险论证、运营前置、分阶实施”的思维贯穿农文旅项目的策划规划,招商和分期开发,找准差异化方向,以稳妥原则做好项目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