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山市司法局牢固树立抓党建促业务发展的工作理念,聚焦群众急难愁盼,不断优化公共法律服务,全市党建工作既有“量”,更显“亮”。2024年以来,4家单位、2名个人获司法部表彰。
突出党建引领,践行为民宗旨
“我曾在许多国家生活过,从未见过任何公务员,甚至任何私营企业能像梁女士这样履行职责,比我想象中的办理速度快很多!”。近日,一封来自澳大利亚的感谢信跨越重洋,送达中山市桂山公证处。原来是前不久,桂山公证处利用涉外公证“101”工作法,即一个案件由一个专业团队全程跟进,涉外案件采用预约制+容缺受理机制实现“零等待”,提供公证、认证、过户等一站式延伸法律服务,最大限度压缩办理周期、避免当事人来回奔波,最终帮助当事人解决了继承难题。
近期,市司法局结合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通过党组书记讲党课、举办“强素质·作表率·建新功”等一系列活动,进一步引导广大党员在本职岗位上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采用设立“党员示范岗”、组建“党员先锋队”等,深入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为人民群众提供高质量法律服务。2024年以来,全市三大平台共服务群众逾31万人次,承办法律援助案件3599件,收到锦旗20面,获得广泛认可和赞誉。
优化暖心服务,提升服务质效
“从小程序预约,到现场取号,再到完成资料提交,整个过程十分顺畅,流程指引也很清晰。”在中山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大厅,前来办理行政复议的王先生为便捷的服务称好点赞。
市民小王在某电商平台购买了一款高价电子产品,收到货后发现产品存在严重质量问题。他联系商家要求退款,商家却以各种理由拒绝,坚称产品没问题。小王想起购物时所有的聊天记录、订单详情等都是电子数据,于是他通过中山智慧存证平台,将这些信息进行存证。之后,小王向消协投诉并准备起诉商家。在处理过程中,公证机构出具的电子存证证明起到了关键作用。由于这些电子数据被公证机构妥善保管且能证明未被篡改,消协及法院均认可这些证据的有效性,最终小王成功维权,获得退款和赔偿。
一直以来,市司法局注重最大限度方便群众和企业办事,大力推进智慧司法建设,积极推广应用“区块链+公证”电子存证技术,引导企业及时运用“中山智慧存证”电子存证平台对侵权行为和事实进行保全。创新推出惠企利企公证“新十条”,持续探索公证利企惠企一专窗一通道、一领域一团队、一园区一清单“三双一”机制,建立企业跨境投资、对外贸易、涉外公证等专项服务清单。持续开展减证便民提速行动,81项公证事项实现五日内出证,69项公证事项实现十日内出证。2024年以来,全市公证机构已共办理涉企公证2800余件,服务企业超1200家。
坚持红色基调,彰显法治担当
“很感谢涉外法律服务团在场为我们企业提供咨询服务,让我们在参展期间、参与国际贸易时,多一重保障、多一分安心。”中山市川上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表示,市司法局服务很到位、有针对性,还贴心为企业准备参展指南。
近年来,市司法局深刻认识和把握坚持党对涉外法治工作的领导这一根本要求,确保正确政治方向,始终将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推进,通过组建涉外法律服务团、搭建涉外涉企法律服务平台,先后成立湾区西岸(中山)经贸法律服务中心、北部(涉外)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知识产权快速维权中心,积极推动涉外法律服务进驻灯博会、广交会、香港国际春季灯饰展、印尼系列展等。2024年以来,为2000余家企业提供跨境投资、贸易合规等专项服务。举办涉外法律服务周系列活动、湾区快车、“以法慧企,粤行越稳”涉外法律服务中山专场、国际商事仲裁系列实务培训、跨境电商等专题培训200余场次,推动涉外法律业务多层次、多领域、全方位融合创新发展,筑牢企业“走出去”风险屏障。
接下来,市司法局将站在新的起点,坚持党建引领,以民生需求为导向,紧盯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普法惠民、法律援助等方面,持续出实招、下实功,努力做实做细公共法律服务,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法治保障和稳定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