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畅通政企沟通渠道,精准解决企业发展难题,8 月 12 日,翠亨新区(南朗街道)举办政企沟通座谈会,以面对面交流形式共商发展之计,聚力优化营商环境,进一步推动“百千万工程” 落地落实。 翠亨新区党工委委员,南朗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刘登,办事处副主任冯湛坤,翠亨新区(南朗)工商联主席、商会会长卢齐荣,以及中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南朗分局负责人、企业代表等参加会议。 座谈会上,企业代表围绕政策扶持、产业园建设、对外贸易、用工难题、安全生产及社会公共事业等方面提出具体问题和建议。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南朗分局现场逐一回应,明确解决方案及跟进措施,未现场解决的问题将统一收集后协调相关部门研究解决,切实展现为企业排忧解难的诚意。冯湛坤表示:“企业的难点就是我们工作的重点,企业的需求就是我们服务的导向。” 刘登强调,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与商会建立常态化诉求反馈机制,确保企业诉求 “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市场监管部门也将创新监管与服务模式,学习深圳先进经验,为企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此次座谈会是南朗街道优化营商环境的生动实践,而这背后,是政府在市监领域持续发力的成果。“十四五” 期间,南朗街道在市监领域多措并举优化营商环境,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政策赋能 通过推行 “全国一张清单” 管理模式,落实 “一照通行”“一网通办” 智慧服务平台,实现企业开办 “零纸张、零跑动”,审批时限从 3 个工作日压缩至 0.5 个工作日。目前,辖区商事登记设立线上受理率达 97%,登记设立通过率达 95%,市场主体总量突破 1.5 万户,同比增长 123.55%,增速位居全市前三,且 “翠亨新区” 已可作为工商登记住所地址。创新 “信用 + 监管” 模式,提供全周期信用建设支持,企业年报公示率连续五年稳定在 95% 以上,实施差异化监管,依托 “双随机、一公开” 机制完成 1677 家企业检查,形成 “守信激励、失信纠偏” 良性循环。建成全市首个商业秘密保护示范园区,培育有效发明专利 1082 件,累计为 73 家企业提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 2.3 亿元,今年还重点推进翠亨新区知识产权展示平台建设。 服务升级 建立 “个转企” 专项服务机制,推动 56 户个体工商户转型为企业,辖区企业占经营主体比例提升至 43.26%,转型后企业平均注册资本增长 3.2 倍。开展 “质量问诊” 行动,为 200 余家企业建立质量管理制度,培训从业人员超 500 人次,构建计量全链条监管机制,累计检查计量器具 5000 台,2024 年破获中山市首例作弊电子秤销售案。建立特种设备数字化监管平台,对近千家使用单位、9000 余台设备实施动态监测,2024 年排查整改场车隐患 455 处,通过 “培训 + 演练” 提升企业安全管理能力。 监管创新 监管创新方面,借鉴深圳经验推行 “观察期” 制度,对 69 宗首次轻微违法案件不予处罚或减轻处罚,建立 “包容审慎” 监管清单,明确 70 项不予处罚事项。对接省市智慧监管平台,推广移动执法终端,通过 AI 智能体技术,使企业产品标准自我声明合格率提升至 95%,标准研制成本降低 60%。构建 “行政保护 + 司法衔接 + 商业秘密保护” 三位一体机制,2024 年查处商标侵权案件 25 宗,罚没金额 35.71 万元,帮助 18 家企业通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产品一次性过检合格率从 60% 提升至 95%。 接下来,翠亨新区(南朗街道)将以更优的营商环境、更实的帮扶举措,推动政府服务与企业需求精准对接,让企业在这片热土上安心经营、舒心发展,共同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