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安社区位于珠江出海口、横门水道旁,东与广州南沙区隔海相望、西邻中山火炬开发区海滨社区茂生小区,北邻民众街道裕安村;处于中山翠亨新区起步区北部。辖区面积6.8平方千米,距离中山翠亨新区管理委员会约1.5千米。
马安社区原名称为“马鞍”,因所处的岛内有座山体中间凹陷形似马鞍的“马鞍山”而得名。该岛也因山名而称“马鞍岛”。1988年,一些村民认为“马鞍”的“鞍”字寓意被人骑,不吉利,建议删去“鞍”字的“革”字部首,用“安”代替“鞍”字,寓意安居乐业,遂改名为“马安”,并沿用至今。
马安岛上原居民为一个零散的渔民部落,自1949年成立人民公社,马鞍改称为“张家边公社马鞍大队”,下辖3个生产队。1976年,马鞍与茂生两村合并,称“东升大队”。2年后,执行政策将马鞍与茂生两村分设独立运作。1984年再与茂生、东利、珊洲、黎村合并为“珊洲乡”,1986年撤销珊洲乡,马鞍大队改称“张家边区马鞍村”。1990年改称“马安管理区”。1998年更名为“马安村民委员会”,实行村民自治的管理制度。2002年,中山火炬开发区党工委根据区划调整,将马安、茂生、珊洲、东利和黎村5个村合并为1个行政村,称“海滨行政村”,“马安村民委员会”改称为“马安自然村”。2003年,政府对农村集体资产进行分配调整,量化到个人,实行股份固化及分配管理制度,“马安自然村”又称为“马安股份合作经济联合社”(简称“马安经联社”)。2007年,实行“村改居”要义(注:在新时期新形势下继续深化农村政策改革推进城市化进程的一项重大决策,理顺社区管理体系,加大社区建设力度,优化社区管理资源配置,加快农村经济社会转型问题,提高群众质量,对促进社会和谐具有重要意义)“马安自然村”改称为“马安小区”,隶属海滨社区居民委员会管辖。2021年7月,中山市行政区划调整,将原中山港街道海滨社区马安村划归南朗街道管辖,马安村从地理区域到行政管理统一归口中山翠亨新区。11月,经十五届146次中山市政府常务会议议定批复同意设立马安社区居民委员会,辖马安经联社。2022年7月选举产生新一届社区居民委员会成员共5人,新当选的班子成员全部实现由党支部委员和居委会委员交叉任职。截至2024年社区户籍人口1020人,外来人口约16000人。
马安社区设立党支部一个,党支部委员5名,截至2024年,党员人数44人。社区居委会委员5名,“两委”交叉率100%,居民代表51名,居务监督委员会成员5人。
马安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成立于2022年4月,每月开展各类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宣传时代新风,丰富居民业余生活。
马安社区有村集体经济组织一个——马安股份合作经济联合社,成立于2003年。截至2024年,股联社现有厂房面积约11万平方米,可待开发商业住宅用地47亩,工业用地60亩,农用地250亩。股联社股东792人,2024年集体收入约1400多万元。
马安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占地约300平方米,共2层,建设有集民政、计生、医保、社保等服务窗口为一体的便民办事服务大厅,以及警务室、党群共建室、图书室、法律服务室、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等各类功能区,为广大居民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
社区设马安社区志愿服务队,围绕群众需求,日常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疫情防控、义医义诊等各类志愿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