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版 长者助手 登录
您当前的位置: > >镇街民政

织密救助网,共筑幸福圈——小榄镇“五社联动”撬动基层“大治理”

信息来源:小榄镇公共服务办 发布日期:2025-10-29 分享:

  近年来,小榄镇公共服务办公室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充分发挥“五社联动”机制作用,聚焦弱势群体帮扶、公益创投赋能、社会资源汇聚三大关键领域,构建起“专业服务为核心、公益创投为纽带、专项管理为支撑”的社区治理新格局。

  一、专业社工筑基,构建弱势群体精准帮扶体系

  小榄镇以社工服务为切入点,打造“政策精准、服务暖心、资源多元”的帮扶模式,让民生保障既有力度更有温度。一是在救助响应上突出“快”与“准”。上线“菊城政务通”小程序,整合政策咨询、救助申领、进度追踪、救助公示等功能,覆盖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供养、临时救助、未成年人保护等多项服务内容,真正实现民生服务 “一键直达”。2025年以来,小榄镇累计为3778名低保人员发放救助金927.6542万元,为714人次特困人员落实供养待遇,通过临时救助帮扶164人次,救助效率与精准度显著提升。二是在重点群体关爱上彰显“情”与“细”。建立镇儿童督导员与村(社区)儿童主任联动机制,构建“物质+服务”儿童关爱体系。2025年上半年发放孤儿及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生活保障金97万元;开展“儿童生日会”“微心愿”等活动,惠及93个亲子家庭,为109名困境儿童圆梦“微心愿”;依托“香山红社”党建品牌,社工联动党员干部开展惠民行动,为新市社区单亲家庭女孩小玲完成住房改造心愿;全年开展心理健康服务20余场次,服务群众超600人次。三是在服务网络搭建上注重“合”与“实”。组建由“双百社工”、党员干部、民政专干、志愿者组成的关爱队伍,2025年以来完成161个申请救助家庭的需求评估,收集生活、医疗等各类需求167条,为其提供相应的救助服务,并建立“评估-服务-反馈-调整”闭环机制。同步开展政策宣传活动19场,服务群众3110人次。

  二、创投品牌赋能,激活社区治理内生动力

  持续开展“博爱 100・创益菊城”公益创投活动,打造社区治理力量培育平台,形成“政府引导、社会运作、公众参与”的良性生态。一是在项目培育上聚焦需求导向。2024年“博爱 100・创益菊城”公益创投活动共资助30个项目,开展活动350余场次,直接服务21万人次,项目优良率超70%。2025年,“博爱 100・创益菊城”公益创投活动吸引41个项目申报,涵盖乡村振兴、特殊群体关怀等关键领域,涌现出“邻里学苑”“护童有法”等优质项目。如永宁社区“雏雁法堡”项目创新普法模式,通过模拟法庭、情景剧本杀等形式开展活动23场,服务4500人次,青少年满意度达98%,成为区域法治教育标杆。二是在实施管理上强化专业规范。制定《小榄镇公益项目运营手册》,组建专家评审组,通过项目汇报、资料审核、互动交流等方式开展末期评估,确保资金使用规范、服务成效扎实。埒西一社区“邻里学苑”等20个项目通过创投活动成功被企业认领,形成可持续的服务模式。三是在成效延伸上推动多元融合。创投项目不仅解决具体民生问题,更成为文化传承与社区凝聚的纽带。如新市社区通过创投项目开展“中秋花灯会”,吸引近18万人次参与,让非遗文化成为连接居民情感的桥梁。

  三、长效机制护航,汇聚社会治理多元合力

  小榄镇慈善会、红十字会通过健全慈善资金使用管理制度,构建“资金+项目+服务”的慈善资源转化机制,为社区治理注入持久动力。一是在捐赠管理上完善制度设计。小榄镇通过设立乡村振兴基金和社区慈善基金,探索定向捐赠项目管理新模式,并制定社区慈善基金管理制度,进一步规范定向社区的慈善资金募集、使用与监管流程,确保每笔善款精准落地,2025年以来已筹集资金600万元,凝聚政企社力量助力“百千万工程”。二是在资源链接上创新协同模式。小榄镇通过“慈善+创投”双轮驱动,推动企业资源与社区需求精准对接。办公家具行业协会党支部依托定向捐赠支持,组织150余人次参与村(社区)人居环境整治,累计开展3场植树活动。投入2.2万元帮扶困难群体,并慰问困难群体4000人次,实现“党建+产业+社区”深度融合。三是在效能发挥上凸显长效价值。由慈善资源支持的应急救护技能培训已连续开展5年,有效提升企业员工应急能力;乡村绿化、住房改造等项目持续推进,已累计投入慈善资金20万元,让群众在环境改善、生活提质中感受治理温度,构建起共建共治共享的生动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