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版 长者助手 登录
您当前的位置: > >镇街民政

把“食”事做实,努力打造香山长者饭堂“东区样板”

信息来源:东区街道公共服务办 发布日期:2024-03-04 分享:

  东区街道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原则,着力提升街道“香山长者饭堂”服务质量和水平,推动建立“1+N”老年助餐服务供应网络,形成规范化、多元化、品牌化的长者用餐供应体系,奋力打造“香山长者饭堂”的“东区样板”。


  一、坚持高位推动,强化老年助餐保障

  一是高度重视,压实各方责任。街道党工委办事处专门召开会议,研究制定《东区街道香山长者饭堂建设工作方案》、《东区街道香山长者饭堂陪餐制度》等多项政策文件,指导各部门、各社区有序开展老年助餐配餐服务。将“香山长者饭堂”建设融入主题教育,通过细化工作清单、通报督办等措施狠抓落实,认真做好老年人切身有感的“关键小事”。

  二是系统谋划,加强顶层设计。建立“1+N”老年助餐服务供应网络,根据街道长者居住分布、年龄层次、经济能力等方面因素,科学布局“香山长者饭堂”服务点和助餐点。目前全街道已建成“香山长者饭堂”服务点2个和“香山长者饭堂”助餐点10个,覆盖范围100%。东区街道“香山长者饭堂”自启动以来,累计为3.3万人次提供助餐服务。

  三是加强监督,保障用餐安全。强化日常巡查、执法检查,开展对食品从业人员培训和膳食安全质量抽样检测,建立助餐配餐服务准入退出机制。积极引导助餐配餐企业(机构)加强行业自律,建立安全可靠的餐食供应和配送服务链,完善餐食溯源机制,从原料供应、制作加工到物流配送全程把好质量关。


  二、坚持因地制宜,探索老年助餐模式

  一是探索“政府引导+社会运营”。以公有物业为服务阵地,引进社会力量运营,建有高规格自建厨房的“香山长者饭堂”。通过“政府扶持一点、企业让利一点、社会资助一点、老人拿出一点”四个一模式,对不同类型人员实施阶梯定价,尽力降低经营者运营成本、减轻困难长者经济负担。

  二是全市首推“无烟烹饪+称重收费”。东裕社区“香山长者饭堂”引进新型烹饪设备,打造节能环保、减排低碳的全电智慧型厨房,结合全净菜供应链和智慧订餐系统,为辖区长者提供少油健康、美味可口的“暖心暖胃”饭。推出营养套餐和自助餐两种模式,通过智能售餐设备绑定餐盘称重计费,满足长者多元化和个性化需求,让长者吃出幸福晚年。

  三是立足“市场化+公益化”。鼓励“香山长者饭堂”创新发展思路,将“输血”变成“造血”。东区街道“香山长者饭堂”除了向老年人提供助餐服务外,同时也对其他群体开放,年轻人可以在长者饭堂体验到方便美味的饭菜,解决城市上班族的午餐问题。长者饭堂承接其他营利性服务,如理疗、复健、助浴等,以增进可持续运营能力,夯实饭堂运营资金基础,保障其长久运营。


  三、坚持多元服务,深化老年助餐内涵

  一是做好“长者饭堂+”文章。着眼于食、立足于养,持续丰富养老服务内涵。东区街道“香山长者饭堂”每月定期为老人家举行“生日会”,利用非就餐时间开展健康、防诈骗、康复等各类讲座,丰富老人家的精神生活以及防诈骗知识,用贴心、细致的服务营造尊老、护老、惠老的良好社会氛围,全力打造辖区长者的“第二个家”。

  二是开展低龄长者就业培训。联动专业机构对低龄长者进行助餐、助洁、助医、助浴、助急、助行及适老化服务等专项培训,提供包括厨师、餐厅服务员、保洁员、护工、兴趣班讲师、有机蔬菜种植员等就业工作岗位,促进低龄老年人在“长者饭堂”就业,实现“银发红利”。

  三是激活“五社联动”。街道“双百”社工依托“香山长者饭堂”搭建邻里交流平台,将助餐配餐服务与独居、空巢等特殊老年人群体探访、关爱、精神慰藉等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有机结合,以助餐配餐服务网络为支撑,融入医疗护理、心理调适等服务内涵,保护长者的身心健康,打开为老服务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