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打好“民生牌”,让兜底保障有温度。一是落实各项困难群体帮扶政策。按时足额发放各项补救助金,2023年第一季度共发放各项补救助金400多万元,惠及群众约12700人次。加强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2023年第一季度“双低”、特困人员新增入保13户32人、减册退保20户45人。二是完善“322”工作法。建强镇、村、社会志愿力量3支队伍加强三级困难群众主动发现工作,优化动态监测机制及特殊困难群众救助工作联席会议2项机制,完善以政策性救助为主体的精准救助以及社会慈善力量参与的协同救助2个体系,健全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
二、打好“服务牌”,让公共服务有广度。一是完善养老服务体系。推进养老机构提质升级,打造星级敬老院。健全镇村两级养老服务网格化模式。开展“物业+居家养老”服务小区试点工作,落实特殊困难老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工作。组建“党建+助老护幼”互助服务队,群防群治、群策群力。二是优化公共服务体系。落实困境儿童定期摸排探访,加强未成年人关爱保护。持续规范殡葬管理,引导群众文明殡葬、安全治丧。开展移风易俗宣传,加强婚姻家庭辅导服务。三是做好残疾人服务保障。与镇人社分局、爱心企业衔接资源,在镇社区康园中心打造一个“共建车间”,进一步搭建残疾人辅助性就业平台。建立一支残疾人文娱活动队,举办一场“残健共融”趣味运动会。
三、打好“融合牌”,让社会治理有力度。一是加强基层政权建设。实现七村一社区事协商全覆盖。落实村(居)民委员会每年召开一次村(居)民会议和每季度召开一次村(居)民代表会议,深入推进“阳光村务”工作。二是加强专业社工队伍建设。创建省级标杆社工站,加强社工专业水平建设,打造具有三角特色民生兜底服务体系。开展联动化解、联手处置、联合整治,坚持线上线下互动、地区部门协作,有效推动问题的解决、矛盾的化解和隐患的消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