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村作为市级议事协商创新实验试点单位,围绕加快建设“党委领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社会治理格局的目标,着力为群众办实事,多措并举推行“村民议事制度”,极大带动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的积极性和凝聚力,焕发乡村振兴新气象。
一、党建引领,凝聚发展合力。三角村党委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引导群众主动参与基层治理。一是健全工作机制。成立村党委领导的工作小组,健全“四议两公开”工作机制。坚持公开透明原则,对村民反映的意见建议进行归纳整理,充分考虑事项性质、利益关系、复杂程度和影响范围。二是牵头解决民生事项。村党委联合村监委做好过程监督,能现场解决的现场解决,不能解决的逐级报告,提高村级民主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和规范化水平。如群众反映人民路某巷子地势低,河水雨水倒灌,经过村民议事,将“泥水路”变成“水泥路”,铺就了群众的幸福路。
二、健全配套,搭建议事平台。一是健全议事平台设施。三角村党群服务中心二楼和四楼均设立村民议事厅,三楼设立党员谈心室。村民议事协商不设主席台和发言席,大家围坐成一个“同心圆”,聚焦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各抒己见。村工作人员、党员代表、村民通过“拉家常”,探讨解决村里大小事,拉近邻里关系,激活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的积极性。二是畅通村民沟通渠道。村务公开栏设立回音壁,用于收集和回应群众关切。三角村党群服务中心微信公众号设“意见建议”专栏,并利用“村民小组长”、“妇女之家”、“退役军人”等村民微信群通报重要事项,保持信息联系畅通。
三、广泛参与,落实民主议事。一是广泛吸纳各类协商群体参与议事。拓展老党员、老干部、妇女代表、乡贤人士等参与渠道,为协商事项建言献策。成立三角村乡村振兴促进会,商讨三角村发展和乡村振兴的突破点。召开三角村妇女议事会,针对学生暑期居家安全问题进行讨论,集思广益,多方联动推动暑期防溺水工作。二是推进落实民主协商事项。通过村民议事制度,凝聚驻村部门等多方力量,将平安路闲置地打造成小公园;结合村道路实际和村集体经济情况,设置三角村南坑街收费停车场,缓解小学和市场周边交通压力。村民发挥主人翁意识,参与辖区共建共治共享,获得感更足,幸福感更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