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版 长者助手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政务公开 > 全市民政

城乡社区协商③ | 推广“红心”议事,中山黄圃实现16个村(社区)全覆盖

信息来源:南方+ 发布日期:2024-01-05 分享:

  城乡社区协商是基层群众自治的生动实践,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有效实现形式。2023年中山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全面推进城乡社区协商工作、实现50%以上城市社区和70%以上农村社区建成议事厅。中山市民政局扎实推进村级议事协商工作,2022年选取24个村(社区)作为村级议事协商创新实验点,2023年印发《中山市全面推进城乡社区协商工作实施方案》,组织召开全市推进会,及时总结试点经验,不断推进基层民主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全市各城乡社区积极探索,聚焦群众关切,广泛开展社区协商,努力推动形成协商主体广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成效明显的城乡社区协商新局面。

  “三清三拆”很重要。要和我们村民解释清楚,避免不必要的麻烦。”

  “拆是我们自己拆,还是村里来拆?有没有补偿?”

  “大家的意见我们都收到了,接下来会做好相关介绍。有效建议我们会采纳,不合适的我们也会做好回访和解释。群众关切的问题, 我们会转化为有效可行的方案,以实际行动、用心用情推动落实。”

  小桥旁,绿荫下,40多名干部、群众围坐在中山市黄圃镇石军村七宅“红心”议事园,参加一场别开生面的“红心”议事会。这是2023年度“圃江·书记学堂”黄圃镇新时代好班长“书记论坛”(第四期)的现场。



2023年度“圃江·书记学堂”黄圃镇新时代好班长“书记论坛”(第四期)。 



  今年以来,黄圃镇党委强化问题导向,聚焦党建引领协商议事,在横档村建立“红心”议事机制工作试点,积极探索、大胆尝试,总结成功经验,逐步完善“红心”议事协商制度、“红心”议事阵地、“红心”议事清单、“红心”服务阵营等一系列举措,并在全镇16个村(社区)推广。

  黄圃镇党委副书记曾颖君表示,制度推广以来,黄圃共发动党员近500人次,收集意见建议380多条,解决群众关心的停车难、通道堵、飞线乱、河道塞、看病难等“揪心事”“烦心事”320多个,促进道路基础设施建设、村庄环境美化、“四小园”建设、医疗卫生服务供给等一批议事协商成果落地转化,凝聚党员群众力量,着力破解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红色密码”,探索基层治理新格局。


  横档村:10场“红心”议事已解决17个民生问题

  “红心”议事,是对“议什么”“谁来议”“怎么议”“谁落实”四个方面的生动解读。今年黄圃镇党委率先在横档村试行“红心”议事协商制度。

  “要议事,首先要有议题,议题怎么定,收集群众意见建议确定。如此一来,干部们免不了‘头疼’。”中山市委组织部四级调研员、驻横档村第一书记谭荣伟说,收集到的群众意见各种各样,要求五花八门,有合理的,有不合理的;有村能解决的,也有村不能解决的;有需要大量财力才能解决的,甚至有些可能会牵涉到历史问题。

  “合理的必须解决,不合理的主动做好解析工作;村能解决的一起议事解决,村不能解决的及时向镇有关部门甚至镇党委反馈;涉及要大量资金才能解决的,尽量争取各方支持,分步分批解决;涉及历史问题的,及时报告,共同制定有关应对化解方案。”谭荣伟说,正因为有敢于面对面做好群众工作的勇气,横档村在开展“红心”议事协商工作过程中经常会有“意外收获”。

  如在对创业路周边环境整治的议事过程中,群众反映创业路和振兴路十字路口存在交通隐患,建议将电信闲置用地建设成为停车场以解决群众停车难问题,才有了后续停车场建设以及电线塔迁移工作;如对渔业街“红心”驿站建设进行议事时,台风刚过,群众又提出壳塘水闸外河道淤泥过多,对船只造成安全隐患,干部们当场回应,马上解决,得到群众现场赞扬等。

  谭荣伟说:“我们发现,每次议事,群众都会提出与当天议题不同的其他问题。这是因为群众见到我们的‘红心’议事不是走形式,不是走过场,是实实在在回应他们的关切,所以他们信任我们,敞开心扉与我们交流,这是多么难能可贵。”

  目前,横档村累计召开了10场“红心”议事,参与人数300多人次,收集问题26个,协商实际解决问题17个,9个问题正在开展或协商解决中,得到群众的充分肯定和赞扬。横档村还会在此基础上,深化“红心”议事协商、“红心”志愿者、“红心”驿站和“红心”议事园(亭)和“红心”议事联络员建设,不断构建“红心”体系,推动横档村提质争先“示范引领”工程走深走实。

  谭荣伟笑着说:“自从开展‘红心’议事,群众的信任多了,反对少了;理解多了,指责少了;问候多了,冷语少了。”


  石军村:残旧公园摇身一变成“红心”议事新阵地

  今年7月起,石军村党委研讨推行“红心”议事协商事宜,至今累计开展“红心”议事协商4场,收集意见13条,解决群众关心的问题4个,参加人数100余人次。

  石军村党委书记郭宋华介绍,通过前期走街串巷,宣传“红心”议事制度,广泛收集民情民意,该村确定了第一个“红心”议事议题——新建七宅“红心”议事园。

  原本残旧的二队小公园被盘活,摇身一变成为“红心”议事新阵地,于今年8月上旬完成建设并投入使用。

  “议事园附近两座小桥要拓宽加固。”

  “要安排灭蚁,还要注意大榕树的生长状况。”

  村民代表们对新建七宅“红心”议事园周边环境整治还提出了两点建议,石军村党委立即回应,确定行动方案。下一步,石军村将继续推动“红心”议事协商阵地建设,计划在上沙、长围、怡隆片建设3个“红心”议事园。

  结合当前中心工作,石军村确定了第二次“红心”议事会议题:红色基地增加党建元素和廉洁文化长廊建设方案,以及“三清三拆三整治”百日攻坚行动。

  “我们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乡村振兴促进会成员、村民代表、党员、团员、巾帼、五老等代表监督作用,吸收关心村集体、有一定影响力的群众和附近村民参与议事,群策群力,协商共治。”郭宋华介绍,为提升乡村风貌,切实提升人居环境,石军村于今年8月至11月期间全面开展 “三清三拆三整治”百日攻坚集中专项整治。自行动以来,在全体村民的密切配合下,累计清理卫生黑点98处,清拆田间窝棚和临水违建8间,面积达300多平方米。


石军村开展 “三清三拆三整治”百日攻坚集中专项整治,部分场地改造前后对比。



  “这个制度好呀!我们有什么意见直接说出来,村里能解决就解决,这是能办事,做好事。”今年67岁的梁姨是黄圃镇石军村的村民。作为本村人,她对今年石军村开展“红心”议事以来取得的成果体会颇深。“经过‘三清三拆’,村里的环境变好了。村里的绿化、公共卫生、污水处理等问题经过商议现在已经有了落实。”梁姨说,对于部分村民不理解的解决办法,村里也会去多做沟通,基本都能协商解决。

  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结合红色文化教育基地提升,推动乡村振兴,石军村因地制宜,将七宅片“一河两岸”原有的手绘墙重新规划绘图,结合本村红色文化、移风易俗、农耕文化等主题场景,让原本不起眼的墙面变成了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并充分利用房前屋后的闲置零散土地,打造成各具特色的“四小园”,让村民在茶余饭后多了一个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石军红色文化教育基地。 



  谈及此,梁姨笑着说:“我的屋前屋后都种上了花草,变美了。”

  目前,黄圃镇打造“红心”议事阵地,针对群众喜欢在榕树下、公园里、街头巷尾憩息聚集的特点,深入摸排,着眼“固定+移动”模式打造阵地,在横档公园、婆仔山公园、振兴党建主题公园、石军七宅、文明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公共场所建设5个固定的“红心”议事园(亭)、6个“红心”驿站,同步设立16个移动的“红心”议事亭。

  曾颖君表示,黄圃镇在组织协商议事活动时,结合议题和参与对象,灵活选择场地、形式和规模。对需要广泛听取意见的议题,协商场地可以安排在公园街巷、田间地头、农户庭院、项目现场、企业厂房等。

  为打造“红心”服务阵营,黄圃镇还成立了三支服务队伍,整合了“一张治理网”,实现从村“独角戏”到全员“大合唱”的转变。包括“红心”议事联络员队伍,负责民情民意收集;“红心”网格队伍,定期落户走访群众家中,加强联系服务群众,实打实做好排忧解难工作;“红心”志愿服务队,结合驻点联系服务群众工作,设立理论宣讲、学生关怀、医疗卫生、平安守护、扶贫帮困、环境整治等6支志愿服务分队常态化下沉村(社区),配合“红心”议事确定事项的办理。

  黄圃镇党委扎实推进村(社区)“红心”议事协商体系建设,目前已实现“红心”议事协商制度在全镇16个村(社区)党组织全覆盖。下一步,黄圃镇将深入群众了解所需所盼,共商共建基层民生实事,以“小板凳”推动基层“大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