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版 长者助手 登录
您当前的位置: > >公告公示

中山市民政局公布2起公益慈善领域非法社会组织典型案例

信息来源:中山市民政局 发布日期:2025-07-11 分享:

  公益慈善事业对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推动实现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我国公益慈善事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慈善文化日益浓厚,慈善方式持续创新,慈善规模逐步扩大,在助力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灾害救助、民生保障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与此同时,一些不法分子利用公益慈善领域社会关注度高的特点,以从事公益慈善活动为幌子,或自我包装成“合法社会组织”,或冒充合法社会组织下属机构,有的甚至从事非法传销等违法犯罪活动,不仅破坏了社会组织登记管理秩序,更污染了公益慈善事业发展环境。现将我局依法查处的2起公益慈善领域非法社会组织典型案例予以公布。同时,提醒有关机构和社会公众,在与社会组织开展合作或参与公益慈善活动时,可通过“中国社会组织政务服务平台”(https://chinanpo.mca.gov.cn)、“慈善中国”(https://cszg.mca.gov.cn)等平台核实相关信息的真伪;发现涉嫌违法违规线索的,请及时向当地民政部门举报。

  一、“东望志愿者协会”“东望集团志愿者协会”案

  “东望志愿者协会”“东望集团志愿者协会”未经登记,擅自以社会团体名义开展活动。“东望志愿者协会”以义讲、义教、义演、义工等“公益慈善活动”为幌子,举办多场“东望志愿者广东中山善德课堂”,向参与群众收取费用,重点吸纳中老年人群体,为其从事非法传销活动提供便利。2021年,中山市民政局依法对其进行处置,责令解散。2024年3月,中山市民政局接报“东望集团志愿者协会”非法社会组织线索,经核查,其与“东望志愿者协会”负责人为同一人,中山市民政局迅速联合公安部门依法处置。

  二、“中国国际救援中心应急管理学院组织部驻中山办事处”案

  “中国国际救援中心应急管理学院组织部驻中山办事处”未经登记,擅自以社会团体名义开展活动。该组织冒用“中国国际救援中心集团有限公司”名义,以分支机构、代表机构命名,使用“应急管理学院”“组织部”等具迷惑性字眼,打着“公益慈善”旗号对外招纳志愿者,开展救灾技能培训、应急救援等活动,并伪造身份证件,骗取公众信任。2021年7月,中山市民政局联合公安部门依法对其进行处置,责令解散,该组织负责人涉嫌伪造证件等违法问题,由公安部门依法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