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者助手
您当前的位置: > >决策公开

古镇镇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

信息来源:中山市古镇镇人民政府 发布日期:2024-02-28 分享:

各位代表、同志们:

  现在,我代表古镇镇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3年工作回顾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是极富挑战、极不容易的一年。一年来,镇政府在市委、市政府和镇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镇人大的监督与支持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省委“1310”具体部署和市委工作要求,凝心聚力谋发展,真抓实干强担当,交出了一份稳中求进、难中求成的古镇答卷。古镇镇文明程度指数测评全市各镇第1,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专项考核全市第1,中山市灯饰知识产权维权中心全国考核蝉联第1。先后获评省依法治省工作先进单位、省信访工作示范乡镇、省级乡村治理示范镇、市村镇低效工业园改造升级先进单位、市水污染治理工作先进单位。古镇海洲队荣膺中山“村BA”篮球赛总冠军,海洲村、曹一村获市村镇低效工业园改造升级先进村 (社区)集体,海洲村获市水污染治理工作先进村(社区)集体。古镇镇以“百千万工程”作为头号工程,统领全镇高质量发展,锚定“强、美、治”全面铺开工作,成功入选广东省“百千万工程”首批典型选树培育镇,顺利通过省“百千万工程”典型选树培育镇首次考核。古一村入选广东省“百千万工程”首批典型选树培育村,海洲村、冈南村、曹一村入选“百千万工程”镇街级典型选树培育村。

  我们致力拼经济、调结构,综合实力实现新突破。全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50亿元大关,达到151亿元,增长5.4%,三次产业结构优化至3:38:59。实体经济基本盘进一步夯实,新增达到规模以上的生产企业69家。规上工业增加值保持两位数增长,增速10.1%,全市排名第3。工业投资增速扭负为正,增速31.4%。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工业技改投资和税收等增速排名全市前列。市场主体活力迸发,经营主体净增长1.1万户,增长率全市第2,个转企户数全市第1。坚持制造业当家,高规格举办全球招商推介大会,签约鸿雁智能等22个重点项目,投资额超110亿元。推动雷士家居照明基地落地,松伟灯饰等5个重点项目动工建设,左向照明等14个重点项目竣工投产。低效工业园改造高效推进,推进“工改”项目19个,拆除整理502亩,曹一天宏、冈南兆普、海洲嘉隆等一批项目加快建设。建立企业服务中心、招商办、“落地办”和“马上办”联动机制,营商环境持续优化。以盘活镇村用地、腾挪物业等方式,为34家企业解决约73万平方米厂房需求。打好外贸组合拳,全力推动展会贸易、产品对接、技术扶持、金融服务等。全国光电产品技术性贸易措施研究评议基地落户古镇,为企业提供技术性贸易措施支撑服务。第28、29届灯博会吸引超55万人次采购参观,超6800家次灯饰照明企业参展,主会场专业观众比2019年增长7.6%。出口备案主体近3000家,组织600家次企业组团参加迪拜、俄罗斯、香港、宁波和广交会等国内外展会。推动多家金融机构提供外贸信贷、外贸结算、出口信用保险等金融服务,出口信用保险服务增长超3倍。市场贸易采购方式出口增长55.2%,外贸出口增速38.8%,全市排名第1,有力拉动制造业发展

  我们致力固根本、抓更新,城乡建设呈现新颜值。“百千万工程”开局良好,编制《古镇镇典型镇建设规划(2023—2025)》。全力推动创文工作走在前列,抓好工作例会、巡查调度和督导机制,持续优化提升人居环境。大力开展“三清三拆三整治”百日攻坚,清理垃圾1.5万处,完成东兴东路等8条街道30公里的亮化提升,常态化开展“千企万民齐种树”“万棵榕树进乡村”活动,种植各类树木超1300棵。新建“四小园”108个,获评市级精美“四小园”18个,全部村达到美丽宜居村标准。建成污水管网90公里,污水处理量有效提升。深入开展“六污同治”,6条A级任务河涌截污管铺设累计12.9公里,成功打造一条美丽示范河,完成12个小区雨污分流改造。建设海洲村、古三村一般工业固体废物村级示范点。完成同兴路下穿隧道、西环高速建设和海洲高速口改造、古镇东高速口提升、灯饰产业智造基地周边等一批道路工程,推动古神公路与古镇快线互通工程动工建设。

  我们致力抓改革、促创新,深化改革激发新动能。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技改增速达91.9%。新增数字化转型企业15家、高新企业9家。优化专利快速预审、快速维权服务质量,外观设计专利预审受理量同比增长42.9%,专利申请持续保持7000件高位量,专利授权量排全市第2。深化部门联审机制,创新“材料预审+导办”模式,推动高频跨部门业务一窗受理,有效实现“进一扇门、到一扇窗、办多件事”,“灯都帮办”服务群众16.3万人次。现场导办、热线答疑、“政务客服”线上咨询和上门服务等多途径、多方式,为群众答疑解困,有效回复率达100%,获得群众和企业好评。87条政务服务事项与江门江海区实现“跨城通办”,有效落实市委“西接”工作。农业农村发展稳中向好,村集体平均年收入突破1亿元。出台农村财务管理实施办法,创新“三资”管理“六个一”改革。推广“党建积分制”,推动基层善治“一张网”,获得市委高度肯定和群众广泛认同。大力整治“二房东”“二手电”,清退“二房东”656户,清退面积36万平方米,有力净化市场环境,实现商户租金下降10%,村集体同批物业收入增加20%以上。

  我们致力惠民生、增福祉,社会事业取得新进步。聚焦一老一小,完成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升级改造,建成14个香山长者饭堂,实现村(居)全覆盖。建立“1+N”老年助餐服务供应网络,已为1.5万人次提供就餐服务,全年居家上门服务近3万小时。新增优质公办学位2000多个,扩建曹一、曹三小学,改造升级古一小学等5所学生饭堂,实现全镇中小学生午托服务全覆盖。推动学前教育城乡一体化管理及资源库建设,实施三大片区集团化办学,推进教风、学风、校风“三风”建设。慈善博爱暖人心,创新“双百社工”服务模式,服务群众超1万人次,困境儿童关爱服务质量提升项目排名全市第1,镇公服办获2020—2021年度全国无偿献血促进奖,镇红十字会获省红十字会系统先进集体。镇青年志愿者协会获中山市优秀青年志愿者协会(服务总队)。新古镇人民医院完成主体工程,与市人民医院共建紧密型医联体,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古一、古三卫生站完成改造,古三、民乐卫生站中医阁完成标准化建设,提升健康服务水平。公立医疗机构使用国家基本药物占比近70%,减轻群众药费负担。坚持“月月有赛事、周周有活动”,成功举办第四届老年人体育健身大会健身球操交流活动、第八届岭南民俗文化节、灯都文化嘉年华等各类群众文化活动380场次,惠及群众215.8万人次。开展文创集市、“灯都十大手信”宣传及销售、街头艺人表演等活动,培育消费新热点,共吸引游客超410万人次。

  我们致力保平安、强法治,统筹安全护航新发展。全镇刑事治安警情连续第7年下降,刑事侦查大队荣获第25届广东青年五四奖章。古镇镇入选市法治建设规范化镇街,古镇镇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被评为省“工作突出基层劳动争议调解组织”。落实安全生产分级管控制度,开展“6个方面+12个重点”专项整治工作,持续开展安监“1710”专项行动,开展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工作,全年检查企业5.4万家次,生产安全事故宗数和亡人数实现双下降80%以上,火灾警情同比减少20%以上,安全生产基础持续夯实。落实意识形态和网络安全两个工作责任制,加强意识形态阵地建设和管理,全年未发生涉意识形态安全事件和重大舆情事件。超额完成全年征兵任务,实现“零退兵”。成功应对“苏拉”“海葵”等超强台风及强降水天气,有效根治同福南路水浸黑点。

  民政、双拥、退役军人、民族宗教、外事、审计、青年、妇女儿童、老龄、残疾人、结对帮扶和东西部合作、档案、地方志等各项工作也取得了新成绩。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古镇有爬坡之艰、有闯关之难,也有凝聚之力、有攻坚之成。成绩的取得,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结果,是市委、市政府和镇党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镇广大干部群众企业家齐心协力、奋勇攻坚、顺势而为的结果。在此,我代表镇政府,向全镇人民,向各位人大代表,向奋斗在各条战线的干部群众,向奋战在一线的公安干警、消防救援队伍指战员、医护人员、村(居)工作人员、志愿者,向扎根古镇、实业贡献的广大企业家,致以崇高的敬意!向参与、支持和关心古镇各项事业发展的社会各界,表示衷心的感谢!

  各位代表,奋进之路无坦途。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更应清醒地看到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主要体现为干部思想、转型升级、交通畅通、城乡宜居和基层治理“五个之困”。一是少数干部自我斗争精神不强,执行决策部署不坚决,存在议而不决、决而不行、行而不实等现象,主动担当、改革创新、服务群众的意识和能力有待提升。二是高质量发展基础还不牢固,区域经济总量不大,产业结构有待优化调整,现代农业品牌不强,制造业基础不厚实,生产性服务业支撑力不足。科技创新能力有差距,产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不快,技术中心建设仍任重道远。三是外联不畅、内联不通的局面尚未从根本上改变,交通拥堵、道路破旧、停车难等问题仍然制约着我镇高质量发展的进程。四是生态文明建设任务艰巨,水污染治理工程仍需提速推进,城市管理“六乱”问题比较普遍,公共基础设施和服务与经济发展有差距。五是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体系仍需进一步健全,防风险、化纠纷、保安全、护稳定有待加强。对此,我们将坚持问题导向,认真分析研判,采取有效措施,在今后的工作中着力加以解决。

  二、2024年工作安排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也是古镇争先争优争一流的奋进之年。随着深中通道即将开通,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加快建设,古镇区位、产业、发展优势更加明显,在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创新链等方面持续融合发展,中国灯饰之都将迎来新的发展、新的腾飞。我们要坚定信心,抢抓战略机遇,唱响古镇经济光明论,抓住一切有利时机,利用一切有利条件,看准了就抓紧干,能多干就多干一些,努力以自身工作的确定性应对形势变化的不确定性,在新发展格局中赢得高质量发展新优势。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贯彻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和省委十三届四次全会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工作部署,按照市委十五次党代会、市委十五届七次全会、市十六届人大四次会议、全市高质量发展大会、镇委十四届三次会议要求,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以头号力度推进“百千万工程”这一头号工程,抢抓深中通道通车、中山建设省级改革创新实验区的两大机遇,聚焦“强、美、治”三大方面,坚定不移推进“四个年”,大力实施“五大会战”,坚定“工业强镇、商贸强镇”“一专多能”战略,苦干实干加油干,奋力打造全球一流的灯饰之都。

  今年我镇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坚持“进一、强二、优三”战略目标,三次产业结构持续优化,二产占比明显提升。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工业投资增长3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进出口总额增长10%,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

  为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将以最大努力争取最好结果,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以实体兴实业,全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1. 高质量推动制造业当家。以新型工业化为引擎,聚焦灯饰照明产业集群,围绕“安家”“回家”“建新家”,深入实施制造业倍增计划,培育新质生产力,净增规上工业企业50家,规上企业达300家,新增亿元企业5家。加快工业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与灯饰照明产业融合发展,推动产业智能化、规模化、国际化发展。进一步规范市场经营秩序,营造公平的税务环境。深化质量强镇建设,用铁的手腕狠抓产品质量,大力打击假冒伪劣行为。对规模企业推行首席质量官制度,认定一批“古镇精造”优质产品,推动企业争创标准“领跑者”,壮大古镇质量品牌矩阵,做大做强灯饰照明品牌,推动向中国照明灯饰之都升级。

  2. 高站位攻坚“工改”。按照市工作部署,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坚定不移打好“工改”大会战。全年拆除整理低效用地600亩,完成村集体改造项目工业用地办证162亩。深入推进主题园区建设,整合灯饰照明产业集群优势资源,打造千亿级智慧光源产业集群。聚焦连片改造,集中推动11个“工改”项目,曹一天宏光电产业园、冈南兆普智慧产业园等4个项目建成投产,海洲螺沙、曹二智慧产业园等5个项目动工建设,七坊文兴大道项目、曹三智兴产业园项目完成改造方案批复。坚持“谈、移、拆、建、引”同步,探索“企业组团共建”“镇村共建”等村企合作、村镇合作新模式,落实“一园一策”,以亩均效益为核心,招大招强优质制造企业,扩大提升灯饰照明产业虹吸效应。坚持规划引领、示范带动,以曹一天宏光电产业园作为示范园区,布局和发展一批特色鲜明、集聚度高、带动性强的现代产业园区。支持“商改工”“住改工”和个人自改,推动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工改”,做好土地整备、“九通一平”、公共设施配套等保障,推动资源要素向重点产业项目、优质企业倾斜。

  3. 高效率推进项目建设。坚定不移打好项目大会战,坚持“项目为王”,做好项目谋划、落地、建设、见效、服务五大环节,对重点企业实施个性化腾挪安置。坚持“一把手抓招商”,镇领导带队、靶向对接大湾区、长三角、京津冀等重点区域,以灯饰照明产业链为主线,以共性产业园、光电产业园、灯都产业新城3个超千亩产业园为平台,综合运用挂榜招商、以商引商、产业链招商等方式,招引头部企业和关键配套企业。力争引入亿元以上项目超5个,10亿元以上项目有突破,工业投资增长30%以上,签约投资额达40亿元。全力推动雷士光电、中宝新能源等18个重点项目建设,加快蓝晨科技、松伟灯饰、云蝶科技园等项目竣工。建立增资扩产项目快速落地机制,推进冈东地块、曹三“工改”项目地块租地自建,通过零地招商、盘活闲置土地和物业等多种方式,支持本土企业增资扩产、提质发展。

  4. 高水平发展壮大服务业。大力发展现代会展、电子商务、金融、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促进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立足古镇国际灯博会25周年,高质量、高水平、高标准办好第30届春季展和31届秋季展。创新灯博会期间系列特色配套活动,邀请更多的海外客商参与供需对接、贸易匹配、洽谈签约等,加强与直销基地、直播基地联动,全面提升灯博会国际化、权威性、专业化。支持企业参与“粤贸全球”“粤贸全国”计划,组团参加德国、越南和广交会等境内外重点展会,深入拓展俄罗斯、拉美、中东等“一带一路”新兴市场。深入对接内贸外贸平台,大力推进跨境电商、直播电商等外贸新业态发展,开拓更广阔市场,带动制造业发展,巩固贸易中心地位。推动消费提质升级,以灯都湿地公园为主阵地打造主题公园,升级古一村等一批特色街区、地标商圈、香山新街市,大力发展数字消费、健康消费、文旅夜游等新型消费。促进新能源汽车、智能家居等大宗消费,坚持“月月有赛事、周周有活动”,支持托育养老、文娱休闲等服务消费,以展会经济、赛事经济促进商业餐饮等行业加速发展。

  5. 高效能优化营商环境。在全社会营造重商、爱商、护商的浓厚氛围,构建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公开透明的政策环境,打造市场化、法治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领导干部全覆盖挂点联系规上企业,以企业服务中心为主阵地,健全正面、负面和倡导清单,完善联系企业机制。加快构建招商引资新格局,围绕市场准入、资质认定、信用监管、知识产权执法保护等领域,推进深中营商环境一体化。深入推动与江门、深圳等地跨城通办、联合执法,深化工程建设、公共服务等领域合作。加强招商办、落地办、马上办靠前服务,为重点企业提供“一企一策”服务包,对重点项目实行“容缺受理+承诺制”办理模式。坚持数字赋能,优化业务流程,推动项目审批加速、交地即拿证、拿地即动工。持续开展“二房东”“二手电”整治,重点加强灯饰配件市场专项整治,以村属土地物业为主战场,做好数据摸排,规范行业经营管理,推动实现税收共治。

  (二)以创新促改革,全力建设科教强镇

  1. 以科技创新做强产业支撑。依托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充分发挥“数字贷”、技改补贴政策引导作用,开展数字化工厂学习交流等活动,推动未徕照明等3家企业达到3级数字化水平,60家工业企业开展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25家企业实施技术改造,全年技改投资增速30%以上。培育左向、狮盾等一批数字化工厂、数字化车间。健全科技企业梯度培育体系,着力培育创新能力强的国家“小巨人”,申报“专精特新”企业15家,高新技术企业4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30家。支持企业加大研发费用投入,企业研发投入增长20%以上,鼓励大中型企业建设技术创新中心和重点实验室。加强企业实用新型、发明等高价值专利研发,用好广东(灯饰照明)知识产权运营中心,拓宽企业专利技术供应渠道。

  2. 以深化改革做强动力支撑。推进商事登记改革。推广网上办事,提高电子证照、电子印章等新型政务手段的使用率,推进企业开办商事登记与银行开户一站式办理。强化效能攻坚,审批工作提速增效,梳理环保、宣传、工信等部门业务事项下放综合窗口,对相关事项进行无差别受理。优化升级“中易办”企业综合服务平台,为重点企业、项目提供全生命周期政务服务。推行水电气网业务联办,涉税医社保业务实现关联业务“一窗通办”,社保业务镇村通,实现审批服务便民化。推进镇属企业改革发展,建立公司法人治理体系,支持镇属企业与各类大型企业深度合作,提升镇属企业资产规模和收益水平。

  3. 以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做强人才支撑。优化教育资源供给,新增公办学位1500个。实施三大片区集团化办学,开展学前教育城乡一体化管理及资源库建设研究,高标准推动建设镇机关二幼。实施《古镇镇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五年行动方案》,大力推进市镇“三名”工程,逐步推行“合同聘用制”教师制度。坚持“五育”并举,落实学校“减负”要求。全面改善办学条件,完成古镇学校功能室和2间初中实验室升级,推动有条件的学校饭堂全部转自营。开展“情系教育,与爱同行”慈善捐款活动,将筹得的善款用于学校建设和资助贫困学生。完善高技能人才等级评价体系建设,持续发动符合条件的企业开展新型学徒制培训备案和技能等级认定培训工作。以灯都职业技能学校为阵地,多元化开展技能培训。升级中山国际人才港古镇服务中心,强化人才住房、医疗、社保、子女教育等服务保障,提升引才育才水平。承接深圳等城市的高端资源,落实“中山人才二十三条”,围绕灯饰照明行业,引入一流领军人才、科技人才和创新科研团队,推动科技成果在古镇转化落地,实现“深圳研发、古镇制造”。

  (三)以品质提品味,全力推动城乡融合发展

  1. 抓好城市基础建设。坚持以中心镇建设为抓手,坚定不移打好交通大会战,以深中通道通车为节点,更大格局推进区域融通,加快推进古神公路与古镇快线互通立交工程、古神公路立体交通改造工程,推动建设古镇快线改造工程(外海大桥至同兴路)。持续完善镇内交通路网,推动曹盛路、迎丰东路等5个交通路网项目完工并通车。提升、优化和加强道路交通建设,推动东兴中路、螺沙工业大道等9条道路施工及提升改造。打造东兴东路、东岸北路等6条镇严管示范路、各村2条以上示范路,完善全镇交通设施100处。加强水电路气信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开展古镇镇智慧停车项目(二期),新增停车位约4000个,推动超充等汽车充电设备入物业、园区、商圈。

  2.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坚定不移打好治水大会战,持续推进“六污同治”,建设未达标水体综合整治工程截污管118.9公里且全部通水,完成12个村农村污水治理提升改造,完成小区雨污分流改造38个、厂区雨污分流改造1100宗、城市面源点排水整治310个。结合岸线整治工程打造1条示范河,优先推动劣Ⅴ类河涌全面纳污入管,实现全镇劣Ⅴ类河涌控制量17条、黑臭河涌控制量2条以下的总目标。推进古镇镇排水设施厂网一体化建设,加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生态保护。全力抓好大气防治,落实VOCs重点单位、工地扬尘、移动源污染防治等工作。加强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推进“无废城市”建设,示范推广村级工业固体废物中转站点。推动绿色低碳发展,谋划推动共性产业园建设。加强光伏发电、新型储能等开发建设,加快古镇北天然气调压站项目建设,推动电投独立储能电站项目投产运行。

  3. 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以精品理念、绣花功夫擦亮灯都底色,推动文明城市建设增质创优。推进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家庭创建,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建设,探索打造古镇特色志愿服务新模式。强化网格化服务管理,依托综合网格服务管理系统,以古一村网格分中心为试点,加强对道路交通、市容市貌、城市事件等精细化社会管理。以“灯都智慧管家”推动城市管家系统化、全覆盖,完成镇级、村级各6个子项目接入,一体化统筹管理园林、环卫、保洁等,提升城市环境品质。

  (四)以振兴强乡村,推动“百千万工程”走深走实

  1. 高位推进“百千万工程”。全面推进美丽圩镇“十六个一”建设,扎实做好典型镇建设规划项目库,围绕人居环境整治、风貌品质提升、公共基础设施提升、镇域经济发展和社会治理增效等方面,推动126个项目落地见效。加快印象灯都灯光秀文旅项目落地,打造集研学、展演、休闲娱乐为一体的乡村文旅休闲项目。推动绿博园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建设,积极申报省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大力打造中山市盆景苗木现代农业产业园,推动观赏龟综合交易中心项目落地,推进安南龟申报国家地理标志认定和预制菜生产销售。牢牢扛住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完善高标准农田建设养护,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

  2. 聚力提升美丽乡村建设。坚定不移打好绿美大会战,做绿“一核一带”,全面提升灯都生态湿地公园,高品质打造连片超万亩印象灯都乡村振兴示范带。广泛开展绿美古镇行动,开展“四旁”“五边”绿化美化,建好农村“四小园”,持续开展“千企万民齐种树”“万棵榕树进乡村”活动。全年新建或改扩建公园5个,新建“四小园”100个、“绿美庭院”100个、示范路段32条,推动建设“绿美园区”“绿美企业”。持续开展“三清三拆三整治”,推进美丽田园整治提升专项行动,加快三线2.0新基建工程建设。推动农房建设试点工作,加强农房风貌管控和提升,以“一花一灯”元素打造古镇特色农房风貌带。

  3. 全面提高乡村治理水平。推进村(居)规范化建设,依托市统一申办受理平台,推进村级证明事项综合受理、数字化办理。健全基层议事协商制度,实现村(居)议事厅100%覆盖。推动积分制全面融入网格治理、环境整治、治安巡查等方面。实施数字乡村建设发展工程,争当全市首个实现数字乡村和“积分银行”全覆盖镇街。盘活村集体物业,培育壮大一批“强村公司”。加强农村“三资”管理,完善农村财务管理制度,推广“资产一张图”,全面提高村集体收入。

  (五)以共建促共享,满足群众美好生活期盼

  1. 民生保障更有温度。保障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优化全方位公共就业培训服务。以“零工市场+就业驿站”为载体,深入搭建“妈妈岗”等就业服务平台,提供精准就业帮扶。坚持“一企一策”为重点企业招工用工解难题。深化推进“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三项工程。依托省民政厅底线民生信息化核对管理系统,做好困难救助对象动态监测预警和常态化帮扶工作。深化“四位一体”养老服务融合发展,优化“点菜式”上门居家养老服务,打造1个示范性长者饭堂。完善未成年人保障体系,持续搭建镇村两级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开设中小学特殊教育资源中心。创新社区家长学校模式,深化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效能。

  2. 健康保障更有力度。推进紧密型医联体建设,新古镇人民医院建成并投入使用,坚持医院发展新定位,用三年时间全力创建三级综合医院。围绕解决群众看病就医“急难愁盼”问题,纵深推进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三年行动计划,不断强化卫生服务站服务能级。深化“医院+社区”医共体建设,医疗技术同质化培训,医疗服务同质化管理。完成创建卫生服务站市级示范点1个,标准化建设卫生服务站2个,标准化创建中医阁3个。建立健全“防治康”一体构建医疗体系,巩固省级慢性病防控示范区建设成果,打造冈南康养中心医养结合示范项目,推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深化国家级“向日葵亲子小屋”项目建设。持续营造创卫爱卫巩卫氛围,织密登革热等传染病的防控网,擦亮“国家卫生镇”金字招牌。

  3. 城市文化更有厚度。高标准谋划古镇文化旅游中心建设,全面提升图书馆、博物馆等现代化公共文化设施。建成古一飞人馆香山书房,向群众免费开放5家香山书房。持续擦亮灯都文化嘉年华、非遗文化巡演、“走读灯都”研学等文化品牌,构建高品质均等化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大力打造六坊云龙舞、古镇龙舟赛、“广东曲艺之乡”等文化IP,优化一批3A级以上旅游景区,开发精品旅游路线,持续塑造古镇特色文旅和优质旅游手信。组织“村BA”“厂BA”等系列群众体育赛事,以更多体育赛事丰富群众精神文明。健全“1个青年志愿者协会+8支特色青年志愿服务队伍”网格志愿服务体系,弘扬践行文明新风尚,引领群众参与灯都高质量发展建设。

  (六)以平安护发展,全力打造平安古镇新样本

  1. 抓好基层社会治理。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加快构建“1+6+N”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体系,推进镇村综治中心建设规范化、发展融合化,以海洲村一体化综治中心建设为试点,打造“一站式”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平台。推动全镇社会刑事治安警情高质量下降,向管理要警力,进一步深化警务机制改革,加强路面见警力、见警车、见警灯。以打开路,持续开展治安重点区域整治,严厉打击八类严暴、盗抢骗、黄赌毒、涉未成年人等违法犯罪,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电诈犯罪治理工作。加大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排查整治,稳控不发生重特大交通事故、事故亡人数同比下降。

  2. 守住安全发展底线。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部署要求,立足抓早抓小抓日常,进一步强化危险化学品、工矿商贸、燃气、粉尘涉爆等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和监管执法力度。深入开展安监“1710”、“三合一”、经营性自建房、分租式厂房等专项整治行动,强化安全生产分级管控制度,坚决守住不发生较大以上安全生产事故底线。加大消防基础设施投入,实现消防执勤点全覆盖,提升消防救援应急处置能力。

  3. 防范化解重大风险。防范化解金融、房地产等重点领域风险。健全防灾减灾救灾体系,加强应急物资储备供应和应急救援队伍建设,不断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完成大梗涌泵站大修项目,推进古镇镇东闸水闸重建等工程。健全应急物资储备保障,加强战略和应急物资安全管理,强化供水、供电保障。落实食品药品安全责任制,加强学校、托管机构等各领域食品相关产品监督抽查和风险监测,保障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落实好民政、双拥、退役军人、民族宗教、外事、审计、红十字、青年、妇女儿童、老龄、残疾人、档案、地方志等各项工作。

  全力办好十大民生实事,请各位代表从13项候选项目中选出10项。一是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二是提升交通畅通水平;三是实现教育提质扩优;四是持续推进水环境治理;五是护航校园食堂食品安全;六是强化养老服务保障;七是绿化美化城镇空间;八是促进更高质量更充分就业;九是提升农贸市场环境;十是打造消防安全示范村(居);十一是强化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十二是强化燃气安全供给;十三是实施水利减灾工程。

  各位代表!奋进新征程,我们一定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勤政为民,全面开创政府工作崭新局面。始终坚守忠诚为政。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始终坚持把党的领导贯穿政府工作全过程各领域,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学习制度,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全面对标对表镇党委确定的目标任务,以实际行动诠释对党绝对忠诚,确保古镇现代化建设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始终坚持依法行政。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强化法治政府建设。健全科学、民主、依法决策机制,高质量办好人大代表议案提案。深化政府信息公开,推进跨领域跨部门联合执法。加强依法统计,做好第五次经济普查。始终坚持廉洁政府建设。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驰而不息纠“四风”树新风,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落实减轻基层负担工作。坚持过“紧日子”“苦日子”,加强预算管理、开支管理,大力压减非急需非刚性支出。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为干事者撑腰,激励干部担当作为。

  各位代表!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市政府和镇党委的坚强领导下,风雨兼程、不负韶华,为中山高质量发展作出古镇应有的贡献,以新担当新作为新成绩向新中国成立75周年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