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过后,企业陆续复工复产,为确保节后特种设备复工复产安全生产工作,消除各类风险隐患,强化企业履行特种设备主体责任安全意识,筑牢我镇特种设备使用安全防线,镇市场监管分局对辖区各特种设备重点使用单位开展安全专项检查,为高质量发展营造安全稳定的发展环境。
此次专项检查重点检查各使用单位的关键岗位人员是否存在无证上岗、违章操作等行为,确保特种设备管理作业人员持证上岗、依规操作。
此外,检查制度建立和有效实施情况,重点检查各使用单位是否严格落实“安全总监”“安全员”“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相关要求,督促企业重视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强化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落实,提升应急处置能力。检查特种设备安全隐患和治理情况,督促各使用单位在全面安全检查和维护保养的基础上,根据特种设备的类别和使用状况,开展针对性隐患排查治理,特别是压力容器等承压类特种设备的安全阀、安全联锁装置以及机电类特种设备保护装置等是否可靠。
此次专项检查共出动执法人员194人次,检查特种设备使用单位97家,发现隐患16处,下达《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指令》4份。镇市场监管分局将结合节后特种设备使用特点,突出重点,深入现场,继续对全镇重点特种设备使用单位组织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事故隐患责令有关单位采取有效措施,确保特种设备安全运行。
节后安全风险提示
(一)锅炉
1.假期期间连续使用的锅炉
存在风险:假期期间仍保持连续使用,个别锅炉存在超期未检。
安全提示:复工复产后使用单位主动申请外检或内检,检验合格后方可运行。
2.假期期间停止使用的锅炉
存在风险:
假期期间部分锅炉存在超期未检,安全附件超期未校验,水质不符合标准、内部锈蚀、结垢,维保工作未正常开展。
安全提示:
(1)复工复产后,使用单位主动申请外检或内检,检验合格后方可运行,杜绝超期使用。
(2)锅炉启用前应对燃料系统、给水系统、电器控制、燃烧系统、烟风系统、本体安全、安全保护装置、安全附件功能等进行全面检查。
(3)对上岗人员开展岗前培训,进一步熟悉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开展一次模拟应急演练,锅炉启动后负荷要逐步提高,同时做好巡查工作,一旦有异常情况要启动应急预案和措施,彻底查清原因,消除安全隐患后再启用。
(二)压力容器
1.固定式压力容器
(1)洗涤、制衣、漂染、纺织、造纸等行业(熨平机、内烘筒等压力容器)
存在风险:设备未办理使用登记,未经检验。
安全提示:设备本体按要求办理使用登记并进行检验,压力表、安全阀按要求校验检定。
(2)小型化工行业(反应容器)
存在风险:复工后人员变动频繁、参数改变导致风险。
安全提示:加强培训,严格操作工艺。
(3)医疗机构(液氧储罐、氧舱、灭菌锅)
存在风险:因假期原因,部分设备超期未检,未能按时维保;作业人员还没到岗。
安全提示:按要求完成维保、定期检验,杜绝无证上岗。
(4)冷库行业(涉氨企业)
存在风险:因假期原因,存在超期未检。
安全提示:难以停机的设备,建议申请延期检验,同时加大巡查频次,在2个月内停机实施定期检验。
(5)建材行业(快开门容器)
存在风险:忽略安全联锁装置检查,人员流动频繁。
安全提示:保证安全联锁装置有效,作业人员持证上岗。
2.移动式压力容器
存在风险:停用的移动式压力容器,可能存在罐内压力过低,引起空气倒灌。
安全提示:启用前置换罐体内介质,符合要求后,方可投用。
3.气瓶、移动式压力容器充装单位
存在风险:部分气瓶、容器超期未检,安全附件、仪表超期未校,作业人员到岗率低,安全检查不及时情况。
安全提示:超期气瓶、容器及安全附件、仪表及时安排检验校验,加强充装检查及设备检查保养,重点关注阀门长期未动作,密封情况、阴极保护装置等安全设施未系统检查的情况,杜绝作业人员无证上岗。
(三)压力管道
存在风险:长输管道、燃气管道疫情期间人员缺岗严重,管段巡查工作基本停滞,存在故障并未及时消除。
安全提示:假期后大批量投用前,使用单位要组织人力恢复巡查,对容易发生老化,以前发生过故障的管段要重点排查,及时消除发现的设备本体隐患或故障。关注全面复工复产后,用气量激增对设备本体造成的潜在隐患,做好应急预案。
(四)电梯
存在风险:部分电梯存在长期脱保和超期未检情况;维保人员不足和零部件缺少,导致故障维修未闭环率高。
安全提示:及时安排定期检验,加强维保。重点加强交通枢纽和城市地铁、大型商场超市电梯检查和维保,做好应对复工复产后可能出现大客流的应急预案。住宅小区、医院、宾馆和办公楼宇等场所的电梯,要重点关注老旧电梯制动器失效、因消毒不当引发故障等问题。
(五)起重机械及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
存在风险:因假期原因部分起重机械和场车超期未检,未进行规范维保;作业人员长期离岗,安全意识下降,违规违章作业;企业可能存在赶生产进度而忽视安全管理等情况。
安全提示:认真执行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杜绝设备超期使用、人员无证上岗;加强作业现场的安全管理,开展包括作业人员在内相关人员的安全教育;做好突发事件应急救援准备,有条件的应开展应急演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