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版 长者助手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粤港澳大湾区 > 大湾区资讯

粤港恢复通关一月有余,多项新政为何率先聚焦在“人”身上?

信息来源:央视新闻 发布日期:2023-02-24 分享:

从本月20日起,往来港澳人才签注在广州首发,内地六类人才今后在签注有效期内,就能实现往返港澳“说走就走”;同天,第一届粤港澳大湾区人才服务高质量发展大会也在广州召开,广东宣布将推动多领域试点跨境执业、放宽港澳人才内地执业门槛。就在21日,澳门青年实习计划签约启动,年内将推出六个专项实习,打造澳门青年专属的实习就业服务平台。

自粤港恢复通关已一月有余,粤港澳三地抢抓机遇密集出台多项新政,为何纷纷率先聚焦在“人”身上?

从“先行一步”到“更进一步”

其实,粤港澳三地对于人才的渴求,早有迹可循。

自2019年2月18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颁布时就提出:要建设人才高地,创造更具吸引力的引进人才环境,实行更积极、更开放、更有效的人才引进政策,加快建设粤港澳人才合作示范区。

既要建设“高地”,又要走在前列作出“示范”。四年来,粤港澳三地一直在探索推动人才流动方面实现“相向而行”:湾区“就业通”“人才通”“社保通”“治理通”一步步深入推进;一批高质量建设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也在此期间建成。

不拘一格方有所得。要更进一步,还得打破常规,继续寻求最有利于三地人才流动的“最大公约数”。

△2月20日 广州市6名科研类人才首批获发往来港澳人才签注

比如这次来港澳人才签注政策的优化,看似只是延长了时间,增加了次数。实际上破解了长期以来内地与港澳人才流通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停留时间长了,高水平人才交流的深度和效果才能大幅提升。而多次往返,则大大增加了人才跨境交流、流通的意愿,在无形中进一步增强人才自己作为“湾区人”的共识。

从“流动”到“留人”

2月6日,内地与香港恢复全面通关的第一天,从香港西九龙站出发G6582列车当日车票全部售空,粤港两地往来需求之强劲可见一斑。

当此“一票难求”的时刻,全国政协副主席梁振英率领80多人高规格访问团踏上这趟列车前往广州南沙。走访内容大多着眼在南沙的港澳人士民生工程进展,关注创享湾等港澳人士创业平台的最新建设。

考察重点不言自明:人才在湾区内流动已经有了的政策基础,如何进一步激发人才留在湾区的意愿甚至“冲动”至关重要。

△广州市南沙区

过去四年,粤港澳三地在交通基础设施、产业合作的“硬联通”着墨不少:港珠澳大桥、青茂口岸开通,越来越多的产业合作平台陆续建成。

在“硬联通”之外,粤港澳三地也越发意识到:汇聚人才就是汇聚发展的人气。

搭平台,留人才是真正实现湾区一体化的关键因素,平台的建设也一直是四年来湾区建设的题中之义。作为粤港澳大湾区最新成果的《南沙方案》就鲜明提出要“实施面向港澳人才的特殊支持措施”“支持南沙实行更大力度的国际高端人才引进政策”,对在南沙工作的港澳居民,免征其个人所得税税负超过港澳税负的部分。南沙作为粤港澳合作最新平台,是最新探索成果,也是方向。

放眼整个大湾区,作为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粤港澳大湾区先行先试。横琴、前海、南沙三大平台充分发挥政策优势,协同港澳着力打造更具吸引力的人才引进环境。从“流动”到“留人”,大湾区建设经过四年的探索,实行更积极、更开放、更有效的人才引进政策,正当其时。

“引人”到“育人” 共享人才红利

“粤港澳三地对精英人才特别是青年人才的合作要从教育开始,联合培养人才十分关键。”中国工程院院士何镜堂在第一届粤港澳大湾区人才服务高质量发展大会的发言,很快得到同样在场的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校长汤涛的响应:“我见证了广东人才政策的不断完善和创新,所以我们学校也把引进人才、留住人才、培养人才看作重要的发展举措。”

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对于湾区而言,则是要以“湾区之名”,向全球揽才,在湾区育才,实现共享“人才红利”。

△香港科技大学(广州)

何以引才?港澳具有世界最优越的营商环境,广东则具有广阔的腹地和大批优势产业。粤港澳在各具特色的引才条件下,发挥整体优势,让有利于人才要素在湾区里顺畅流通,就是人才最大的吸引力。

何以育才?这几年,粤港澳大湾区通过高校间和校地间合作,共建人才平台,推动育才资源共享。不少港澳院校在大湾区内地城市设立分校,通过合作办学实现粤港澳三地在软硬件方面的优势互补,这是初步探索。

此处安心是吾乡。今天,已经有20多万名港澳居民在粤工作。值得注意的是,其中有3000名专业人士取得内地执业资格,超30万人次在粤参加养老、失业、工伤保险、吸纳港澳居民就业近5500人。以湾区之名,汇聚人才,要让人才在湾区“安心”发展,最终共享人才红利。

对于粤港澳三地政府来说,认识到人才的重要性只是第一步,谋求更高层次的“人才开放”是通关后粤港澳三地仍需久久为功的新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