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版 长者助手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粤港澳大湾区 > 大湾区资讯

我市推行“一窗通办” 全面提升服务质效

信息来源:中山日报 发布日期:2019-10-18 分享:


在市行政服务中心办事大厅,原各个部门已挂上“综合”字眼,群众可在区域内的全部“一窗通办”窗口办理相关业务。


“一窗通办”改革后,窗口减少的同时,服务效率和水平却反而有效提升。


市行政服务中心基于省网上办事大厅中山分厅倾力打造“一窗改革”支撑系统,降低群众办事成本。

今年以来,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大力推行“一窗通办、集成服务”改革,9月起,工程建设、经营许可、民生三类综合窗口全面投入服务。经过一个多月的运营磨合,群众已开始习惯并欣然接受这种新模式所带来的一系列便利。据了解,“一窗通办”通过实现政务服务供给模式转变升级,把办事效率提高和办事成本压缩落到了实处,极大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与幸福感。

“一窗通办” 全面推开

在市行政服务中心大厅,“一窗通办”窗口已全面投入到各个区的使用,为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便利。

在市行政服务中心各区的办事大厅,原本按各个部门设立的窗口早已改为挂了“综合”字眼,现场叫号机取号后,即可在区域内的全部“一窗通办”窗口办理业务。根据改革方案,市应急管理局、文广旅局、卫健局、商务局、市场监管局、教体局、税务局、海关、公积金等部门设置在A区。自然资源局、人社局、气象局、交通局、水务局、环保局、消防局、住建局、发改局等部门设置在B区。把司法局、民政局、公安局、经信局、科技局、农业农村局、档案局等部门设置在C区,各区将逐步实施业务的“一窗通办”。

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党组书记陈符英介绍,所谓“一窗通办”,最直观感受是将原各审批部门分设的办事窗口进行有机整合,转变成为按工程建设、经营许可、民生事项等分类的综合收件、发件窗口,实行“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的模式。“一窗通办”是国家、省布置的一项改革攻坚任务,是自上而下、覆盖全国的“规定动作”,其主要目的是强调打造高效整体型政府。

据了解,目前市行政服务中心共设置了220个办事窗口,日均人流量7000人次。在首批设立的33个窗口中,主要涉及的是当前群众办理的热门事项。据业务统计分析,大部分来中心办事的群众都是来办二手房交易、人社、公积金、税务等事项,工程建设类以自然资源业务、住建业务居多。其他窗口闲岗、预留的情况较为明显。通过“一窗通办”改革,现阶段已超额完成30%窗口压缩预期任务,将工程建设、经营许可、民生事项部门66个窗口压缩至33个,腾出33个窗口,占比50%。其余业务也将逐步加入到一窗通办之中,实现当前时代背景下政务服务供给模式的又一次升级。

窗口压缩 服务增值

“一窗通办”改革后,66个窗口压缩至33个,窗口减少的同时,服务效率和水平却反而有效提升。

近日正在办理社保卡申领的张先生,就尝到了“一窗通办”业务“头啖汤”带来的便利。“一整排窗口都可以办理这项业务,省去很多找窗口和等待的时间。”张先生说,当日他在引导员帮助下找到新设立的民生事项综合窗口区,10多个窗口前虽然有30多人在等待办理业务,但等待时间也仅仅是几分钟,整个办理社保卡申领流程就走完了。张先生表示,这种新模式效率很高,各个窗口都在高效运转,有效避免了以往各个窗口办事人数不平均的老问题,是真正缩减了群众等待时间、实实在在方便办事群众的好举措。

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局长黄振球表示,“一窗通办”改革是打破部门业务壁垒的有力举措,是集成政府服务的积极尝试,是提升申请人办事体验的关键内容,改革后窗口虽然压缩了,服务确实增值了。最直接变化在于,以前存在窗口之间忙闲不均的问题,有的窗口忙,有的窗口闲,造成部分资源闲置浪费。之前66个窗口需要66人,现在压缩到33个窗口以后,人力资源得到集约化利用,而且可以把人员往窗口前端集中,比如设置引导员、咨询员、导办员,协助前来办事的市民准确办事、便捷办事。下一步中心还将增加自助办事设备,推广、培养市民网上办事的习惯。

以往要实现为申请人办事减材料、减流程、减环节、减时限,但如何减是个大问题,“一窗通办”改革正好提供了这样的有利机遇。黄振球说,“一窗通办”改革关键意义之一是实现流程再造,打通部门间信息交流障碍,实现定向推送、实时共享,搭建起“一窗通办”支撑系统后,建立申请材料库和表单字段库,可以做到两个“一律”,前置部门产出的证照批复,后置部门一律不得要求申请人再次提交。业务办理时,通过交换系统,申请人就可以自动获取填写过的相同表单,免去申请人二次填写。此外,在“一窗通办”系统上还正大力推广应用电子证照库、电子签章、电子档案等,力争实现基于“互联网+政务服务”的效能大提升,最终真正为申请人营造良好办事环境。

办事成本下降 办事体验多样

包括“一窗通办”在内,市行政服务中心的一系列大改革、大举措,最终目的是为了让群众有更好的办事体验,享受更低的办事成本。市行政服务中心在推进“一窗通办”过程中,也将推出一系列提升办事服务的新尝试。

当前,一个以“粤省事”“粤商通”“政务服务网”和一体化自助终端的服务模式已开始投入运营,并通过不断强化功能支撑和业务协同,逐渐培养申请人用电脑、手机和自助终端办事的习惯。新模式投入使用前,申请人是以线下办事为主,很多事项需要到政务服务大厅现场提交纸质材料,涉及到请假、停车等种种不便情况。新模式投入使用后,逐步引导分流政务服务大厅的办事群体,不断增强手机办、网上办、自助办辐射范围和功能支撑。

为了降低群众办事成本,尤其是降低申请人赴政府办事的制度性交易成本,市行政服务中心也在逐步提升办事体验和创新多元化办事途径,通过在综合窗口旁设置“一件事”窗口,协助申请人尽快办好“一件事”。如建立工厂、开设饭店、健身房、美容院、养老院等,依托第三方专业导办代办团队,为申请人量身定制审批工作方案,列明前期中介服务环节和申请材料清单,引导实施网上申报。对于市重大工程建设项目和重点龙头骨干企业事业,提供全流程委托代办服务,安排专人跟进审批事项,协助申请人又好又快履行审批手续。

市行政服务中心还基于广东省网上办事大厅中山分厅倾力打造“一窗改革”支撑系统,新建工程建设、项目并联审批系统,利用广东省政务服务网统一入口,实现群众办事一窗受理、一网覆盖的目标。此外,各部门还将集体运用统一收件端口、出件端口,大力推进数据互联、信息共享,加强运用电子证照、材料表单库等实现政务事项一网通办,力争达到审批材料压缩60%的工作目标。

此外,市行政服务中心坚持推行微信预约办事和下班后延时服务,也同步确保服务质量不缩水、不打折。

25镇区277村居 同步开启“一窗通办”

为了真正实现“数据多跑路 群众少跑腿”,我市的“一窗通办”服务也将在25个镇区277个村居同步开启,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改革的便利。

据介绍,我市“一窗通办、集成服务”改革正在迅猛推进当中。该工作坚持市级试点、全市推广的工作思路,由市级行政服务中心率先完成系统建设、制度建设、事项标准化建设,同步下放25个镇区277村居服务站推广应用,进一步推动全市政务服务体系转型升级,保证政务服务高质量供给。

来源:中山日报 作者:梁东麒 钟政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