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版 长者助手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粤港澳大湾区 > 大湾区资讯

以人为本打造优质生活圈

信息来源:中山日报 发布日期:2019-10-08 分享:

中山的生态文明建设成绩斐然。图为金钟湖北片区域。 本报记者 余兆宇

/本报记者 唐益 通讯员 肖欢欢

在中山改革开放40周年发展成就影像集“城市建设翻新篇”中,一张拍摄于上世纪90年代的老照片,再现了近30年前我市对环境保护的重视。1990年,我市开展岐江河整治。照片里,身穿白色短袖衬衫、头戴草帽的工人,正在烈日下施工。他们将河道清淤后,用水泥板覆盖河面。

这张“穿越时空”的老照片,是我市环境保护工作的一个缩影。早在上世纪80年代,我市就将环境保护放在与经济工作同等重要的位置。

践行环保理念,中山走上了“绿色发展”之路,建立统筹型生态补偿机制、推进全域森林小镇建设、推广绿色生活方式……中山在生态文明领域领回多块“国字号”招牌。

■理念先行 留住好风光

从上世纪90年代起,中山这座城市,便和“美丽宜居”等词相关联,并已在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中走在全国前列。据《中山市环境保护志》记载,1995年,中山成为“国家卫生城市”,1996年成为“国家园林城市”。

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余剑华是中山生态文明发展的亲历者,同时也是见证者。中山良好的生态环境,有赖于中山在自然环境上有良好的“底子”,同时也归功于中山人超前的生态保护意识。余剑华举例说,当时有港商提出想在大涌镇投资10亿元建设一个漂染项目,但因项目耗水量大,污染严重而被拒。

一边拒绝重污染项目落地,另一边则开启了轰轰烈烈的环境整治工程。

上世纪90年代中期,在经济建设如火如荼的年代,中山以建设“碧水、蓝天、绿地、花鸟城”为目标,开始了“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的创建工作。其中,岐江河整治工程成为创建工作的重心,为了治理岐江河,中心城区污水处理厂的建设被提上日程。

2004年,中山开始创建国家生态示范市。2005年起,中山推进内河整治、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废物处置、生态绿化、生态保护、湿地恢复、矿山复绿、生态农业、食品检测、污染监控、优美乡镇等12项生态环保工程。以污水处理为例,至2010年,全市累计投入40多亿元,建成20个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系统,日污水处理能力达95万吨,污水处理率达85%以上,污水处理能力是上世纪末的近十倍,成为全省乃至全国首个镇镇建成污水处理设施的地级市。

2011年,中山被授予“国家生态市”称号。

■机制创新

守住“中山绿”

进入初秋的五桂山生态保护区,笔直的水杉耸入空中,在长江水库中留下美丽的倒影。站在高处远眺,林地延绵,郁郁葱葱,这里是中山的“绿肺”。

美丽的山林背后,有一系列强有力的保护举措作为支撑。在获得“国家生态市”称号后,中山没有停下生态文明建设的步伐。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中山生态文明建设也持续向纵深推进。

在生态补偿机制方面,中山在全省率先实施“统筹型”生态补偿政策。从2015年起,我市将各镇区的公益林和耕地与镇区面积的比例总体考虑,计算生态补偿资金。2018年,又将饮用水源保护区纳入生态补偿体系,至此实现森林、水流、耕地等重点领域和禁止开发区域、重点生态功能区等重要区域生态补偿全覆盖的目标。

据统计,在2015年-2018年的4年中,全市生态补偿资金总规模分别达1.04亿元、1.4亿元、1.7亿元和2.5亿元。

在生态文明考核体系方面,中山将生态环境保护作为镇区实绩考核的重要内容。我市将镇区划分为5个考核区域,3个指标组分解为20项定量指标。定量指标中,生态文明建设指标组的权重占比达到24%以上。同时探索个性化考核体系,针对不同类别的区域,采取不同的指标权重,差别考核。如五桂山办事处列为“生态发展区”,因此大幅调减了五桂山的经济指标考核比重,重点考核其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的成效,五桂山生态发展区的生态文明建设占比达到了45%。

■以人为本

打造优质生活圈

四川人黄先生1994年第一次来到中山时,便对这座城市印象深刻:“城市小而精致,多个公园建在城中,一年四季推窗见绿。”自第一次踏入中山后,他便下定决心在这里安家。25年间,他看到了中山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发展了,城市建设日新月异,但是不变的是这座城市的生态始终很好。”

就在黄先生来到中山的前一年,1993年10月1日,紫马岭公园建成开放,成为当时广东最大的生态公园。在紫马岭公园建成后的第15个年头,2018年,中山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9个镇获评“广东省森林小镇”,数量全省最多。市生态环境局生态科工作人员介绍,目前全市已开放森林公园16个、湿地公园16个,基本实现每个镇区建有1个湿地公园或森林公园。

身处“推窗见绿”的环境中,黄先生日常出行也变得“绿”起来:“近几年政府大力倡导绿色出行,公交线路规划日趋合理,如果家里3人以下出行,我们就选择乘坐公交车。”据统计,中山现有公交线路213条,公交运营里程超过3500公里,日均客流量超46.65万人次,初步统计中心城区公共交通机动化出行比例为37.1%。

碧水、蓝天、绿地、花鸟城,中山在上世纪90年代定下的目标,已逐步实现。今年上半年,中山空气质量排名全国第十,水质改善幅度居全国第四、全省第一。2015至2017年,中山连续三年荣膺“全国十佳生态文明城市”称号。

对话奋斗者

科技执法融入日常

人物:市生态环境局一线执法人员曾孝泉

◎记者:作为一线执法人员,您能否介绍一下中山近年来执法环境的变化?

●曾孝泉:7年前,我由东莞转至中山工作,由公安队伍转至环保执法。印象最深的是有群众来投诉环境污染问题,按照当时的监管手段,我们只能对企业环境违法行为进行处罚,无法及时解决群众诉求。2015年新的《环境保护法》实施后,以罚代管向以罚促管变革。在此过程中,企业与经营者看到了国家对生态环境的重视,他们从规避监管到主动配合查找整改问题,从被动投入治理设施改造,到积极邀请专家对企业治理设施进行把脉,加大对治理设施改善投入等转变。

◎记者:您在中山工作的7年间,环保执法的手段、方式等有哪些变化?

●曾孝泉:以前,环境执法人员风尘仆仆奔赴各个镇区开展现场执法检查,通过对不同污染等级企业采取不同监察频率的模式进行摸排式执法,效率执法不高,违法企业玩起“打游击”“躲猫猫”及“猫捉老鼠”的游戏,污染无法得到有效控制;目前全市重点排污单位基本都已安装在线监控体系,所有排放数据实时上传至环境监控中心;此外,采用无人机开展区域排查,通过搭载红外摄像头,在夜间对企业偷排进行监控,不仅大大提升执法效率,也确保有的放矢。

来源:中山日报 作者:唐益 肖欢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