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版 长者助手
您当前的位置: > >历史人文

村落由来

信息来源:本网 发布日期:2023-01-11 分享:

大涌镇境处于西江下游东侧的冲积沙丘,又临石岐河,故名大涌。镇境位于中山市境西南部,镇政府驻地德政路。距石岐中心城区8公里,东临石岐河与南区相望,南与板芙镇接壤,西与江门市新会区大敖镇相望,北邻沙溪、横栏两镇。全镇总面积40.6平方公里。地势中高南北低,中部是卓旗山列属低丘陵地区,最高峰卓旗山,海拔165.1米;南北部为形成于明清时期的平原,北部属中山北部平原,南部属中山西南平原,属海积冲积平原。镇境东临石岐河,西有磨刀门水道,另有东西走向的西部排水渠及各低山丘为源的溪流,扇状排列,河网密度1公里/平方公里。镇境在北回归线以南,属亚热带气候,常年阳光充足,太阳辐射量和光照热量丰富,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如春。

香山自南宋立县以来,大涌从属德庆乡、龙眼都、隆都、隆镇、第二区、西乡区、第十二区、沙溪区。19572月,从沙溪分出设置大涌乡;19588月改称先锋人民公社(以下简称公社),同年10月并入沙溪公社;19594月,又从沙溪分出,设置大涌公社;19618月,分成大涌、旗北两公社,同属沙溪区;19631月,大涌、旗北、沙溪、溪角四个公社合并为沙溪公社;19665月,再从沙溪公社分出,称大涌公社;198311月,改称大涌区公所;198612月,改设为大涌镇。

大涌社区居民委员会

明、清时期,卓旗山列南北已形成冲积和海积平原,以往的小山小岛联结成陆地,南文蔡、萧、李、吴等姓繁衍成村,因建村时东西临海涌,故名大涌。村境依山傍水,东西临石岐河和磨刀门水道,河涌交错,水上交通便利,环城(南区)、板芙、横栏、神湾及新会大敖等地村民把农、渔产品汇集到此交易。同时从顺德、南海、东莞诸县及邻近区乡的洪、关、梁、徐、刘、何、郭、杨等姓氏先后迁入,务工、经商、从医,渐成墟市。清同治时期已十分兴旺,与小榄、黄圃、南朗等墟齐名。清宣统二年(1910),南文、大涌两村同时载册为南文墟,与沙溪墟、沙岗墟齐名为三墟。定农历每月的上、中、下旬的一、四、七为墟期,成为大涌的经济贸易中心。

大涌含基头、旧墟、基尾、新围4个堡。大涌社区居民委员会驻地位于石岐城区西南10.8公里,距大涌镇政府西南0.5公里处,全社区面积1.9平方公里。2005年有居民1171户,户籍人口3157人,旅居港、澳、台同胞及海外侨胞1979人。南文、安堂蔡、萧、林姓始祖先后同于一山立族开村,称大涌。清道光七年(1827),分为南文、安堂,大涌属南文。1951年与南文分家,称大涌乡、大涌大队、大涌村、大涌管理区。2002年,改称大涌社区居民委员会,原大涌城镇居民委员会多数居民分流入大涌。位于旧墟与基头交界处有座文昌庙,1949年前较兴旺。墟中心大涌河边建有财帛星君庙。50年代,财帛星君庙和文昌庙先后拆除。文昌庙旧址改建为大涌大队的队址和仓库。祠堂有裔盛祖和敬直萧公祠两座,1964年强台风时被吹塌。百年树龄以上的三级古树有6棵,其中新围有树龄138年的古木棉树1棵。其余的均为细叶榕树。

南文社区居民委员会

南文最早迁入的是殷姓、薛姓、马姓和杨姓。马坑是当时马姓人定居于此而命名。有一个山定名为老杨山,杨氏先祖葬于此山,有换村不换山之说。以后各族姓已他迁,留在南文的族人甚少。《香山县志》(同治版)载:蔡族始祖益崇,原籍南京凤阳府,宋代时任职南雄通判。儿子本宏,迁香山居南门麻洲街,数传后分支到恭都那州(今属珠海)、隆都南文。《蔡氏族谱》载,本宏数代约1152年间分支南文。在今南文四堡后门山东北面,俗名摩天岭处,立村开族。后来萧族始祖天锡,第三子景春公,负贩缸瓦,于元朝大德元年(1297),从周郡迁到大涌南文,在南文四堡后门山东南山边开族,至今已有24传。李、吴等姓族人也分别迁居于此。

清康熙元年(1662),清朝为对付据守台湾明将郑成功,命总督王国光,勒令广东沿海居民内迁50里。康熙二年(1663),原定划定至古镇、潭州,后来海洲、小榄、隆都也划入迁移之列,各乡士庶,苦求不恤。十一月十九日,榄都庐舍墟被官兵逼迁毁墟。南文乡众被迫扶老携幼,形同逃难,举村乡民迁移到坑尾,居住七个年头。康熙七年(1668)七月,抚军王来任、御史杨雍建,向朝廷苦陈利弊,获准。于康熙八年(1669),举村迁返原乡址。其余各村也属迁移之列。

南文,含四堡、岚头、涌口、景行、清和5个堡。南文社区居民委员会驻地,位于中山市区西南11.4公里,距大涌镇政府西北0.6公里处,全社区面积4.5平方公里。2005年有居民1470户,户籍人口5302人,旅居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乡亲6007人。社区处于镇中心城区,是镇人民政府所在地。

清朝道光年前,蔡、萧、林姓人始祖同在一山的东南两边立村开族,其时此山南北临海涌,故名大涌。道光七年(1827),三族姓人丁兴旺,安堂分出,而蔡、萧两族地处大岚山丘之南,乡民祈望多出文人,故称南文。宣统二年(1910),南文基头、旧墟、基尾发展成墟市,故称南文墟。1951年,大涌分出,称南文至今。

蔡姓人约于宋绍兴二十二年(1152)建村,村域大部分是明清时代形成的冲积平原,因而村中建筑大多是清朝时代。南文的祠堂有蔡氏宗祠位于清和堡东;李氏宗祠、吴氏宗祠同位于涌口堡。萧氏宗祠共23间。其中规模较大的是位于四堡正街的萧氏乔林大宗祠。萧氏宗祠50年代作学校校舍,80年代拆建成幼儿园,现在只剩下高约7米、长8米的蚝壳墙。南文现存祠堂只有4间,保存较完好的是清和拥翠箫公祠和四堡东晓萧公祠。庙宇共有7间,已拆除的有龙王庙和赦官庙,仍存的有先锋庙、和合二仙庙、三聖庙、相公庙和观音庙。南文有207年树龄的古香樟4棵,属三级古树的细叶榕2棵。

安堂社区居民委员会

《林氏族谱》及《香山县志》记载:始祖林允文,原籍新会,二世祖敬,三世祖玄兴。明朝洪武元年(1368),林玄兴从斗门马山离家,初到隆都林边塘,再转小洋,后到后门山东南,即石碑子羌夫人处,搭下茅棚居住,开族繁衍。先从东堡,逐渐向西延伸,历经几百年,形成安东、安南、安西、安北,再有埗头。社区内杂姓较少,林姓人口居绝大多数,是大涌人口最多的姓氏,虽有胡、陈、张、冯、庞等姓迁入,但只是个别。

玄兴迁来与南文蔡、萧两族共居一山(后门山)开村立族,同属大涌。后宗枝繁衍,成村于龙眼田边,初名龙兴村,寓意兴旺发达。明代新会大儒陈白沙(14281500)游历到此,应村民求赐村名,见村处明堂广浩,忻盼村民生活安定,故改称安堂。

安堂,含安东、安南、安西、安北。安堂社区居委会驻地,距中山市城区西南11.3公里,距大涌镇政府西南0.9公里处,面积8.5平方公里,2005年有居民1701户,户籍人口5980人,旅居港、澳、台同胞及海外乡亲4797人。清道光七年(1827),安堂从大涌析出,沿用至1967年改称朝阳,1973年复称安堂。1950年曾分为东西两村。1976年、1986年分为安东、安南、安西、安北四村,1984年、1987年四村又合为安堂村至今。

村中的古物、古建筑等保存较为完好。村内分房建有祠堂22间,后拆除危房7间,现存15间。其中1间是合族兴建的林氏大宗祠,目前保留最好,今作老人院用。

在西北村口,有座百岁流芳牌坊,建于清代同治五年(1866)。据说,在清朝时期,为村民林恭丕达100岁,身体尚健,而建百世流芳牌坊一座。村中心有条双桂大街,建于清代,都是用青石板建成,宽2.5米,长约500多米,石板街两旁有多座古建筑和民居,是目前全市少有保存良好的古旧街道。双桂大街西段,有座至今保存原貌的迎龙里闸门,始建于1684年,是安堂村最早建筑之古闸门,砖木结构,历经多次修缮。

村中还有古寺、庙7间。大觉古寺(又称独觉庵),始建于明朝,至今已有三百多年历史,重修过两次。寺中陈列着十八罗汉塑像,据说古寺的十八罗汉是广东清代存下工艺精湛两套中的一套,十八罗汉个个生龙活虎,栩栩如生,原像已毁,今存为重塑。还有分布在各堡的金花庙、牛王庙、天后庙、财帛星君庙、北极殿、武帝庙。其中北极殿、武帝庙两间被中山市人民政府定为保护文物。另外村中还有100年以上的三级古树11棵,其中北堡聚龙里的细叶古榕,树龄137年。除一棵位于安堂北堡北帝庙街是木棉树外,其余10棵均为细叶古榕树。

岚田社区居民委员会

岚田社区,含大岚、田头、坎头。在大岚发现沙丘遗址,有新石器晚期及宋代、明清时期的遗物,说明大岚距今5000年前已有人迹,以渔猎为生,繁衍生息,《香山县志》记载:明朝洪武初(1368年为洪武元年),尚书李族一支,始迁祖李必达(号大佬),从新会鹿洞迁到大岚,立族开村,后有其他姓氏徙入。

田头,在大涌镇政府西北1.2公里,大岚之东处。有梁姓始祖良胜,明朝宣德年间(14261435年),由南雄白沙巷,迁居到田头。又有毛族,始祖金源,原籍浙江余姚县,明朝洪武初(13681373年),随常遇春分守耒阳,后从军入广东,功授香山百户,聚族城区,一支迁田头。田头林族,始祖林小三,自宋朝南渡,由南雄硃矶巷,迁香山四都大车(今南朗)子姓一支分田头。田头李姓,为任堂族第十四传孙李尚壁,从新会斗洞,于明朝万历年间(15731620年),迁隆都涌头而名,后再迁田头。还有余族等姓氏迁到田头立族开村。

坎头,在大涌镇政府西偏南1.6公里处,大岚西南。清雍正年间(17231735年),恒美人迁居至此,在挨砻石山之东南麓建村,因地面坎坷不平,且是进山必经之路,故名坎头。后恒美人他迁。清乾隆年间(17361795年),大岚部分居民迁至此地,仍沿用坎头名至今,一直属大岚、岚田。

岚田社区居委会,驻地大岚村,位于石岐城区西南12公里,距大涌镇政府西北1.5公里处,全社区面积4.6平方公里。2005年有居民1040户,户籍人口3770人,旅港澳台同胞及海外乡亲3694人。

大岚,明洪武四年称小洋;清道光七年谓大岚;民国38年(1949)与卓旗山周边8村合并为旗山乡;1951年,与南村、石井、全禄、文田(田头)等村合并,称旗南乡;1953年,与文田合并为岚田;1967年,改称红阳;1973年,复称岚田至今。

田头与大岚统称小洋,清道光七年(1827),称田头;清宣统二年(1910),属大岚;民国25年(1936),因原籍田头,后迁顺德均安族人李文田,清末科举,荣登探花,为纪念他,而易名为文田;民国38年(1949),与卓旗山周边8村合并成旗山乡;1951年与大岚、南村、石井、全禄村合并成旗南乡;1953年与大岚合并,称岚田。

岚田庙宇有6间,都是清代后期的建筑物,经过多次的重修,至今仍然保存。其中先锋庙址在文田、坎头各1间。蓝田祖庙,供奉岚田的乡主洪圣大王,建在安堂西堡。据岚田族人陈述:祖庙所在地一带,原属岚田毛姓人所有,后来这块地卖给安堂林族,发展成安堂西堡,而祖庙没有卖,所以安堂西堡有岚田庙宇。每逢洪圣大王神诞,岚田人便把菩萨抬回村中,待供奉庆祝完毕,又搬回祖庙。岚田的祠堂有18间,除文田村头余汉悦宗祠仍保存较好外,有的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已拆掉,因那段时间经常打明火(大规模打劫),所以有大岚人,拆祠堂,买大枪,保村庄之说;有的土改时分给农民居住,已改得面目全非。在大岚东南村口,为了村中防卫,约于清代建一座碉楼,楼下用作闸门,门额上阳刻着龙门古道,还有位于田头东闸门的文田石板大街约330多米。在卓旗山南麓,岚田山塘尾山坳,周围怪石嶙峋,有个十八间,由一些巨石叠砌,形成一些小室小洞,大的可坐两三人,小的只能站立1人,由一些狭窄的通道连在一起,共有18个洞室,故名十八间。《香山县志》载:卓旗山有石室十八,阴寒森窈,虽盛暑昼晴,不可久坐。岚田存有三级古树3棵。位于北堡有棵树龄225年的香樟树命名大肚樟。位于文田榄树尾(土名)有棵树龄116年的细叶榕,命名文田榕。还有在大岚西堡闸门仔,有棵树龄107年的细叶榕,命名为西闸榕。

旗南村村民委员会

南村由曹、伍、蔡、林、张等姓聚族而居。据《香山县志》载:南村曹族,始祖曹裕庵,由南雄保昌县迁到韶州曲江县,为韶州府学岁贡生,任广州府新会县儒学教谕,自明朝中叶(约1500年),侨居南村。南村伍族,《香山县志》和明嘉靖《伍景华序·伍氏族谱》云:始祖章焕,元末明初(1368年前后),居新会斗洞绿围乡,分支祖伍康寿,迁到香山南村,再有蔡、林、张等,先后迁入,聚居立族、繁衍生息。该村原处卓旗山之南面山坳,故名南村。

南村,距市城区西南12.8公里,距大涌镇政府西偏北1.78公里处。全村面积3.9平方公里。2005年旅居港、澳、台同胞及海外同胞3352人。

村名沿用至民国38年(1949),与卓旗山周边八村合并成旗山乡;1951年与大岚、文田、石井、全禄等合并成旗南乡;1953年大岚、文田分出成旗南乡;1961年复称南村;2002年与石井、全禄合并称旗南村。

在村东面挨砻山顶,有两块巨石相叠,分上、底两座,呈砻谷盘状,故称挨砻石。乡人于数里外见之,便能识别为家乡所在。位于村西山上,西南处有巨石呈缸甕状,一人扣之能动,数十人举之不起,称为米塔石,距挨砻石约600米。村东南面有一块名叫牛王仔石,石上有枕头,传说牛仔王曾在此石睡眠,醒后小便,至今石上仍留有尿痕迹。

村中有7棵挂牌三级古树。其中树龄最长(185年)的叫朴树,命名为五王树;生长在南村埗头东面,树龄165年的细叶榕两棵,分别命名顶树和华光榕;生长在朝阳街和凤阳街,树龄140年的细叶榕一棵,命名为祠前榕;生长在见龙大街、见龙南街和学校内,树龄135年的细叶榕三棵,分别命名为安康树、平安树和学府榕。分布在村内的伍氏宗祠有9间,蔡氏祖祠、曹氏祖祠各1间。新中国成立初,分给村民居住,有些欠缺修膳己拆或倒塌、改建,大部分己不存在。现存的用作老人活动场所。庙宇有7间,其中华光庙,村民把华光作为南村乡主,每年华光诞必作一番庆贺。

石井社区居民委员会

清雍正三年(1725),始迁祖林太发,从邻村南村迁居至此,村内也有伍姓族人居此,立族开村。因村里挖有四口水井,皆为石砌而成,故名石井。

石井,距市城区西南13.4公里,距大涌镇政府西偏北2.3公里处。全村面积2.4平方公里,2005年旅港、澳、台同胞及海外乡亲1217人。村名沿用至民国38年(1949),与卓旗山周边八村合并成旗山乡;1951年,与南村、全祿、大岚、文田合并成旗南乡;1953年与南村、全祿合并为旗南乡;1961年复名石井;1963年与全祿合并,各取一字,命名石全,1967年石全改称红卫;1973年复名石全;1976年与全禄分开称石井;1984年又与全祿合并称旗南乡;1986年全祿析出又复称石井;2002年与南村、全祿合并成旗南村。

从林太发迁入起,只有280年的历史。但在这里曾出土过宋代的青釉碗和明代的青瓷碗、釉陶罐。村有7座清代建筑,瑞凤林氏祖庙,在80年代曾作民居,仍保存完好;景原伍氏祖庙己空置;春生林公祠,曾作文化室和村府办公地方用,今作石井老人活动会所;南湖林公祠曾作厂房用,仍保存;李氏宗祠今仍保存;吴氏、为川林氏宗祠已不存在。石井村尾有一棵三级古树,树龄115年,命名为平安榕,村政府把它保护好,旁边又建了凉亭,供村民在那里乘凉憩息。

全禄社区居民委员会

19942月,省文物考古所与市博物馆在广珠高速公路勘探时,发现全禄沙丘有属新石器晚期和唐、明两代的遗物。根据这些遗物的特征及周边环境推测,距今约5000年左右,说明那时候全禄己有人类的足迹。该村《余氏族谱》记载:余姓分支祖余子珊,从叠石迁居至此。据村民称,全禄林姓祖先,曾居老林山边,故称此山为老林山,后移居全禄现址。余、林两姓居此立族开村。因村东南的庙地(土名),形似鹿,而鹿谐音,故取村名全禄。

全禄位于市城区西南14.4公里,距大涌镇政府西偏北3.2公里处。全村面积1.8平方公里,旅居港、澳、台同胞及海外乡亲795人。全禄村名沿用至民国38年(1949),新中国成立初与卓旗山周边8个自然村合并成旗山乡;1951年与南村、石井、大岚、文田等村合并成旗南乡;1953年大岚、文田分出后仍称旗南;1961年复称全禄;1963年与石井合并,各取一字,命名石全;1967年改称红卫;1973年复名石全;1976年与石井分开称全禄;1984年又与石井合并成旗南乡;1986年,两村又分开复称全禄;2002年与南村、石井合并,称旗南村。

余子珊从叠石迁此立村,已有七百多年历史。仍存有祖庙5座,垂顺余氏祖祠,建于民国元年(1912),是砖木结构建筑;应科林氏祖庙,建于民国15年(1926),是砖木结构建筑;南洲余氏祖祠,建于民国期间,也属砖木结构建筑,80年代3间祖庙,曾作仓库之用,还有永方林氏祖祠和富荣梁氏祖祠。三级古树13棵,为全镇最多,树龄都在127年,命名福寿榕(113号),全部是细叶榕,在下管基生长的有10棵,在其他地方的有3棵。

叠石村村民委员会

据同治版《香山县志》载:南宋庆元年间(11951200),罗姓始祖雪梅从南海溶洲迁居于此;后余姓始祖文举,南宋咸淳年间(12651274年),由南海西樵迁来;梁姓始祖良胜,其九世孙梁姓殿阁,乾隆十七年(1752),从田头迁来;伍姓族人等,也先后迁叠石开村立族。再有卢、冯姓人,1949年前,聚族鱼栏村,1980年后搬入叠石村内。因村南有打鼓石,西南、西北有雷打石、掌扇石、石堆石,北有西头石,三面繁石叠嶂,故名叠石。

叠石,含仁和、迅地、上村、西石头、中心巷。位于市城区西偏南13.4公里,距大涌镇政府西偏北3.6公里处。全村面积5平方公里,旅居港、澳、台同胞及海外乡亲4095人。民国38年(1949),与卓旗山周边八村合并成旗山乡;1951年与起凤环、青岗合为旗北乡;1953年复名为叠石;2002年与起凤环合并为旗北村。

罗族迁居叠石立族开村己有800多年历史,是大涌镇较早建村的村庄之一。叠石东南背靠卓旗山脉,面临西海,处于中山西部江防战略要地。卓旗山脉有聚泉涌、龙井坑、余罗坑、菠萝坑、山水沟等五股清泉水,聚会叠石艇塘,溢入叠石河,村民冠名为五龙聚水,认为本村驻地为风水宝地,引以为傲。村的南、西、北三面繁石叠嶂,有掌扇石、雷打石等形态各异。在大松山,有奇石两块,用手击打,分别发出鼓声、锣声,故称两石为鼓石、锣石。村有三级古树四棵。位于北闸街,树龄207年细叶榕,为纪念抗日烈士杨丽容,命名为杨丽榕;位于新地街有树龄117年和107年的细叶榕两棵,分别命名为南闸榕2号和3号,在上村有树龄104年的细叶榕,命名为上村1号。在上村九世祖余氏祖祠侧,有建于1939年纪念碑一座,碑高1.77米,底周长0.8米,纪念年仅16岁的烈士杨丽容。1940年迁到村东,2004年镇政府在村东纪念碑旧址对面不远处建了个纪念烈士小公园,作为教育群众和年轻一代的思想教育基地。

该村共有祠堂9间。建于清初的余氏大宗祠,座落在上村螺地,抗战胜利后,曾作叠石学校校舍,文化大革命期间,部分建筑拆除。1985年学校迁到新建校舍。座落在新地的有九世祖余氏宗祠和卓亭余氏宗祠;中心堡沙栏街的有弼谐、尚思、楽川余氏宗祠。这些宗祠建于清代,土改时有的分给村民居住,有的曾作队址和制衣厂,现今仍保存。还有罗氏宗祠,曾作旗北人民公社社址,后由罗姓族人集资重修如旧。2005415日,智利伊基克市代理市长爱尔奈斯道··卡拉斯高回叠石父辈出生地寻根,到罗氏宗祠上香,表示对祖宗的缅怀。还有梁家祠等等。叠石的庙宇,文武二帝庙、财帛星君庙已拆,圣母天后庙土改时分给村民居住,先锋府重建,洪圣大王庙曾改做大队粮食加工厂,1999年择地重建,村民将洪圣大王作镇村之主。以往每逢二月十三日,洪圣大王诞举行庙会,也像其他村一样,举行执活动,也分设一、二、三号炮,舞龙炮、金花炮等等。其中一些,富有人家可由捐赠物品最多者夺得。晚上演粤剧助兴。村民们自由组织饼会,每月交纳会金,是日分饼、分烧猪肉,热闹一番。此俗今仍存在,只有执炮活动形式改变,由信众在神前打杯,胜者得

起凤环社区居民委员会

起凤环村有何、李、罗、张、邓、黄、陈、林、余、高等姓,先后入迁,聚族开村,以李族人居多。大岚李族第六世祖李云翠,于明宣德五年(1430),迁居于此。

起凤环,位于石岐城区西偏南12.6公里,距大涌镇政府西北3.4公里处。全村占地面积2.3平方公里,旅居港、澳、台同胞及海外乡亲2493人,是本村国内人口1165人的2.1倍,著名侨乡。起凤环初名竹仔林,清道光七年(1827),改称起凤环。民国38(1949),与卓旗山周边8村合编为旗山乡;1951年与叠石、青岗合并为旗北乡;1952年叠石析出,仍称旗北乡;1958年改称新村;1983年复名起凤环;2002年与叠石合并为旗北村。

村中有祠堂3间。德友李公祠坐落内外堡交界处,新中国成立后,曾长时间作木农具厂,1979年改作玩具厂,1996年玩具厂搬出,祠堂今仍保持原貌。配岳李公祠坐落内堡十一、二巷之间,新中国成立后改建为粮仓、针织厂、制衣厂,除天井和门面改动外,其余保持原貌。祠堂仔坐落内堡第七、八巷之间,因年久失修,50年代初已倒塌。庙宇3间,侯王庙,建于清代同治九年(1870),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有段时间改做卫生所,后迁出重新修葺,恢复原状。先锋庙坐落村后,文化大革命期间作牛寮、农具室用。1980年初,在近原庙处新建先锋庙。文昌庙坐落外堡,1980年后,设回神像,至今保持完好。原在村尾有座明阁楼,石地基高1米,楼高5层,阁楼横额何天之衢,对联龙腾锦海文澜阔,凤哕筠岗禄耀高均为石刻。该楼主要用于防御,70年代拆毁。位于起凤环村渡头脚,有1棵树龄107年,命名为长命树的细叶榕。内堡后山有片几十亩地的原始森林。

青岗社区居民委员会

《七百载沧桑——青岗村史》载:最早开发青岗这块土地的为无名氏,继之有渔民梅氏,携妻及子女,搭寮住下,以渔农为生,发展成小家族。元朝至正年间(13411368),黄德澄从新会杜阮村德里,携次妻藏氏及儿子伊孙,负贩隆都居此,生息繁衍。后梅氏族人他迁,黄氏继续留在青岗石门坑边坡地(现称原居堡或旧堡,也称青岗里)定居,明朝时已有200多户。先后有高姓从沙溪岐亨、张氏从沙溪厚山、关氏从九江迁来,继而林、梁、何、彭、阮、邓姓氏迁入。

青岗含旧堡(青岗里)、中心堡、西头堡、西外堡。青岗社区居委会驻地,位于市城区西偏南11.6公里,距大涌镇政府西北3.2公里处。全村占地面积4平方公里。2005年,有居民648户,户籍人口2351人,旅居港、澳、台同胞及海外乡亲2305人。民国25年(1936)改称青岗;民国38年(1949),与卓旗山周边的8个村合编为旗山乡;1951年与起凤环、叠石合并为旗北乡;1952年与起凤环合并称旗北乡;1961年复名青岗;1967年改称永革;1973年复名青岗至今。

村内出土的文物,有南朝青釉碗、唐代四耳陶罐。青岗有建于明初,原址在后门山的德澄太祖古墓,1994年建新校时迁走。庙宇6间,建于明代的洪圣大王庙,建于清代的龙王庙、关帝庙、先锋庙、文昌楼、娘妈庙(妈祖、天后)等。祠堂10间,一般都是建于清代,黄氏大宗祠、质政祖祠、乾山祖祠、联山祖祠、荐庵祖祠、瑞明祖祠、铭可祖祠、奕山祖祠、灵肖祖祠、联义祖祠(杂姓祖祠),这些祠堂有的用作警察场所,有的作私塾、学校校舍用。

村境背靠卓旗山,有十山十坑围绕,梅坑山有形似山鹰的牙鹰石牙鹰仔石,距两石200米处有一块像船的船石,还有斗石人形石等。村中水松基处,有2棵二级超过300年树龄的古樟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