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版 长者助手 登录
您当前的位置: > >信息公开平台

大涌镇2010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报告和2011年财政预算

信息来源:本站 发布日期:2011-01-26 分享:

2010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一年来,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财政部门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围绕镇党委、政府的统一部署,认真执行财政收支预算,认真贯彻落实全镇发展思路、奋斗目标,采取有力措施,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狠抓增收节支和开源节流,统筹兼顾,千方百计保民生、保发展、保稳定,强化税收征管,加强专项资金的使用及管理,加大基础设施的投入,有力地促进了全镇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2010年我镇财政总收入3.64亿元,完成102%,同比增长78%;财政总支出3.3911亿元,完成94%,同比增长56%,结余2489万元。
    全镇财政总收入3.64亿元,其中一般预算收入2.1458亿元(包含税收返还收入1.4397亿元、非税收入7061万元),完成101%,同比增长68%;上级补助收入7279万元,完成104%,同比增长20%;基金预算收入7663万元(包含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金收入7138万元、城市公用附加收入525万元),完成102%,同比增长381%。
    全镇财政总支出3.3911亿元,其中一般预算支出2.6269亿元,完成93%,同比增长37%,包括一般公共服务支出3708万元、公共安全支出2942万元、教育支出4192万元、科学技术支出389万元、文化体育支出733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4176万元、医疗卫生支出472万元、环境保护支出2116万元、城乡社区事务支出2463万元、农林水利支出3764万元、交通运输356万元、资源勘探电力信息等事务329万、商业服务业等事务146万元、国土资源气象等事务85万元、住房保障支出1万元、粮油物资储备管理事务支出23万元、彩票事务支出174万元、金融风险金支出200万元。基金预算支出7642万元,完成98%,同比增长199%。包括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金支出6204万元、城市公用事业附加费(电费附加)支出529万元、农业土地开发资金支出676万元、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支出228万元、社会保险基金支出5万元。
    一、加强税收征管,确保财政收入稳定增长
    1.认真贯彻执行“加强征管、堵塞漏洞、惩治腐败、清缴欠税”的工作方针,坚持依法治税,通过成立税务稽查队,联合工商、供水、供电、综治、公安、消防、安全生产等部门齐抓共管,深入排查税源,规范市场经营秩序,依法组织财政收入。1-12月全镇税收收入总额4.4105亿元,完成年任务的110%,同比增长16%,其中国税累计收入2.7549亿元、地税累计收入1.4271亿元、农业二税累计收入2285万元。
    2.抓财源建设,增强财政发展后劲,支持重点行业的发展,鼓励企业技术创新,改善投资环境,加强招商引资。我镇通过举办红木家具博览会,鼓励企业拓宽销售渠道,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同时,开展科技创新奖励活动,投入118万元用于奖励企业技术创新,有效地提高了企业产品的科技含量。
    3.深化“收支两条线”和非税收入的管理,拓宽财政收入渠道,增加政府可支配财力。今年重新修订非税收入奖惩办法,调动各征收部门全体员工执收的积极性,召开非税收入座谈会,及时掌握非税收入的进展、查找存在问题的原因并有针对性地采取应对措施。全年非税收入(含土地拍卖收入)1.4724亿元,完成年任务102%,增长71%。
    4.为严厉打击偷税逃税、虚开发票、做假帐等违法违纪行为,2010年7月份财政所联合国税分局举办大涌镇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会计人员培训班,对全镇一般纳税企业财务人员进行系统培训,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和税务业务水平。
    二、认真调整支出结构,压缩一般性支出,确保重点支出
    财政支出坚持“一要吃饭,二要建设”的方针,把支出的重点放在保民生、保机构正常运转,尽力保证全镇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各项重点支出。在一般性支出中坚持厉行节约,严禁铺张浪费,实现公务购车和用车经费、会议经费、公务接待费用、党政机关出国(境)费用、办公经费预算费用“五个零增长”。
    三、加强财务管理,逐步规范会计核算与会计监督制度
    按照《会计法》、《预算法》规定以及公共财政管理的要求,合理配置会计工作岗位,优化配置结构,相互分离,相互制约。一是添置公共财务管理软件的会计核算和固定资产管理模块,优化财政管理的核算和监管流程。二是强化会计监督与管理,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完整,上报数据及时、准确,规范全镇的会计工作,接受上级财政和审计部门的监管。三是严格“收支两条线”管理,将扩大预算外资金收入纳入财政预算管理范围,实施财政统筹政策,扩大政府统筹范围。四是加强内部监督,今年财政所和审计办对全镇40多个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收支和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年度审计,通过审计摸清各单位的财务管理状况,及时查找问题根源进行整改,为编制2011年的财政预算提供数据基础。
    四、加大政府采购力度,节约财政资金
    单位购置交通工具、办公用品等达到限定金额以上的,一律要经政府统一采购,严格按照政府采购制度执行。今年,政府采购共160宗,累计金额达1.5532亿元,节约1735万元,节约率为11%。
    五、落实专项补贴,做到专款专用
    从2010年起,我镇享受“一级财政”政策的同时,也按一类镇区标准在公共服务项目上享受市财政专项补贴。今年我镇收到上级补助收入7279万元,其中转移支付收入840万元,专项补助收入6439万元。所有上级补助专项资金均由财政所统一管理,要求用款单位将相关支付资料报分管领导审批后方可向财政所申请使用资金。为确保资金专款专用,避免出现资金被滞留、挤占、挪用等现象,上级补助专项资金的拨付和使用严格按照集中支付制度和相关文件规定专项资金用途执行。除个别零星支出、奖励金等需授权财政所支付外,其余专项资金均采用市直接支付方式支付。
    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使我镇的交通路网、农田水利设施、群众生活、环境保护等方面发生质的飞跃
    2010年我镇大力推进重点工程,完善基础设施,打造“三个适宜”的临江新城镇。1-12月我镇基础设施建设支出1.3765亿元,其中投入在路桥路网建设4825万元,水利内河整治工程建设1017万元,污水厂建设2941万元,村级供水管网工程建设2066万元,其他基建工程2916万元。上述基建工程项目的建成将进一步完善我镇内外交通路网和民生工程,同时推进“三旧”改造工程建设,整治内河涌,搞好环境保护,优化我镇的生活环境。
    七、加强对农村基层扶持力度,推进农村工作顺利开展
    一是加大对各村(社区)开展“851工程”建设的补助, 8个场地的新建修葺和设施添置分别按每个村(社区)不高于8万元和2万元标准进行财政资金补助。2010年共投入65万元,确保每个自然村都有1个街心公园、1个标准篮球场、1个农家书屋和1个老人之家,同时加强村级曲艺、篮球、舞蹈等文化队伍建设,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二是支持各村(社区)的农保转城保工作,以财政补贴、贷款贴息等转移支付补助方式鼓励各村(社区)从农保过渡为城保。2010年投入4000多万元用于全镇8个村(社区)农保转城保工作,切实提高农民的福利待遇。
    三是加快“三旧”改造的建设,2010年投入1000万元用于“三旧”改造各项规划修编以及各村(社区)“三旧”改造工程建设贷款贴息补助,加快我镇城乡一体化的步伐。
    八、积极化解债务,认真落实好历史债务的固化工作
    2010年我镇符合债务固化范围内的财政借款本金余额为5007.24万元,在实施一级财政政策的两年期间是不计算资金占用费,也可以暂不偿还借款本金。但为积极化解我镇的债务情况,我镇与市财政局重新制定了相关的还款计划,力争在一级财政体制政策期间通过以地抵债等形式,将我镇历史债务解决好。
    在取得财政工作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目前的困难和问题:一是社会事业发展投入、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等公共财政支出压力日益增大;二是财政监督方式有待改进,监督实际效果有待提升等等。这些问题和不足亟需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解决。

2011年财政预算(草案)

    一、2011年预算编制的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镇委、镇政府的工作部署和建设“三个适宜”新型城市的目标任务,以“生财有道、聚财有方、用财有规”为中心,坚持开源节流、量入为出、突出重点、惠泽民生,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加快我镇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强有力的支撑。继续深化财政改革,以规模预算、绩效预算、精细预算为抓手,加强基础管理工作和基层建设,促进预算编制与预算执行有机结合,推进预算公开,进一步提高财政科学化和精细化管理,提升理财水平。
    二、2011年预算安排的原则和改革重点
    预算原则:一是依法理财、量入为出、兼顾可持续发展原则;二是综合预算和绩效预算原则;三是厉行节约和保障重点原则;四是科学精细和公开透明原则。
    改革重点:一是强化管理基础建设和基层建设;二是强化部门预算编制质量;三是强化预算执行的严肃性和均衡性;四是强化预算资金的使用绩效。
    三、2011年预算安排
    2011年我镇可用财力(含上年结余)5.1445亿元,其中:当年财政收入4.8956亿元;财政总支出4.9099亿元,结余2346万元。
    全镇当年财政收入4.8956亿元,包括:镇区一般预算收入2.1461亿元(包含税收返还收入1.5423亿元、非税收入6038万元)、上级补助收入5438万元、基金预算收入2.2057亿元(包含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金收入2.1507亿元、城市公用附加收入550万元)。
    全镇财政总支出4.9099亿元,包括:一般预算支出2.6304亿元、基金预算支出2.2795亿元。一般预算支出主要安排在:一般公共服务支出4330万元、公共安全支出3863万元、教育支出4529万元、科学技术支出394万元、文化体育支出289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761万元、医疗卫生支出1076万元、环境保护支出1637万元、城乡社区事务支出2987万元、农林水利支出3156万元、资源勘探电力信息等事务136万元、商业服务业等事务70万元、国土资源气象等事务76万元、预备费500万元、金融风险金支出200万元、其他支出300万元。基金预算支出2.2795亿元,主要安排在: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金支出2.2161亿元、城市公用事业附加费(电费附加)支出634万元。
    四、2011年财政工作重点
    十七届五中全会对“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作了全面部署,既对财政支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保障和改善民生、深化改革开放等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又对财政自身改革和发展提出了明确的具体要求。结合我镇实际,财政部门将继续坚持统筹兼顾、突出重点、真抓实干,扎实做好财政工作,计划在明年重点落实“五个更加注重”。
    (一)更加注重财政收入的平稳增长,抓好收入组织工作。
    1.联合税务部门加强税源征管,堵塞漏洞、清缴欠税,坚持依法治税,排查税源,规范市场经营秩序、依法组织财政收入。同时,为严厉打击偷税逃税、虚开发票、做假帐等违法违纪行为,继续联合税务部门举办会计人员培训班,对全镇纳税企业财务人员进行系统培训,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和税务业务水平。
    2.深化“收支两条线”和非税收入的管理,加强部门协调,挖掘增收潜力,拓宽财政收入渠道,增加政府可支配财力,确保完成财政收入目标任务。
    3.充分利用一级财政的机遇,结合古神公路、广珠西线的发展,加快基础设施的建设并规划合理的商业圈,充分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多兴建一些优质物业,增加财政非税收入。
    (二)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继2010年投入4000万元用于各村(社区)从农保过渡为城保,投入1000多万元用于“三旧”改造贴息补助,投入1亿多元用于完善镇内路网和民生工程,2011年我们将在完善医疗、社保、教育等制度体系,落实城乡医疗保障制度、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等重大民生政策上予以资金倾斜,力求合理配置财政资金,进一步推进公共卫生、教育、社保、就业等方面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三)更加注重财政杠杆的有效运用,在支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上下功夫,有效引导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高经济发展水平,继续通过科技创新奖励,鼓励企业拓宽销售渠道,提高产品科技含量。
    (四)更加注重财政“两基”(基础管理和基层财政建设)工作,推进财政“两化”(科学化和精细化)管理。继续深化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收支两条线”管理、绩效评价、资产管理、财政监督等支出管理改革,加快创新支出约束制度,把规模预算、控制追加预算、制定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等作为明年预算工作的新措施,继续落实做好厉行节约工作。通过深化财政支出管理改革,使政府理财在规范化的轨道上运行,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五)更加注重管理与服务结合,将服务融入到财政管理和惠民实践。把家电下乡、汽车下乡等惠民政策的服务、会计证年审工作、农村财务管理服务等工作做好,做到服务大局、服务群众,提升财政队伍的服务水平,推动财政工作迈上一个新台阶。
    新的一年,让我们在镇委、镇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振奋精神,迎难而上,扎实工作,为圆满完成全年的财政预算任务,促进全镇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做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