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大涌镇在开展产业转型升级工作过程中,出现了部分企业无照经营、偷税漏税等不诚信行为,扰乱正常市场秩序,损害政府财政效益,与转型升级目标背道而驰。为遏制不诚信行为,党委政府从年初开始部署诚信大涌建设工作,决定从规范红木家具企业经营秩序为切入点,建立红黑榜监控名单,全力推进大涌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具体做法如下:
(一)创新工作模式,成立税务协调队
一是根据转型升级工作需要,创新成立税务协调队。近年来,大涌红木家具产业发展迅猛,但在查处取缔红木家具企业无照经营、偷税欠税等不诚信行为上没有形成一个高效彻底的解决办法。如何减少和防范红木家具企业不诚信行为的发生,逐步规范红木家具市场经营秩序,建设和谐有信用的红木家具产业。大涌镇委、政府结合我镇实际,创新工作模式成立于今年4月份正式组建了大涌镇税务协调队,目前已全面开展工作。
二是把税务协调工作作为一项长期工作常抓不懈。在税务协调队中建立了日常工作制度和规范流程,由税务协调组织镇工商、国税、地税、消防、安监、环保、供电等相关部门对全镇红木家具企业分区域进行地毯式联合执法,并由税务协调队进行统一梳理和登记,最大限度查处和取缔存在安全隐患、无证照经营、偷税漏税等不诚信行为,大涌广大企业和群众对此项工作给予了高度的认同和称赞。
(二)全镇部门联动各尽其职,扎实开展税务协调工作
一是做好新企业的档案工作。到镇工商分局登记申请牌照的红木家具企业,税务协调队组织相关部门到现场进行巡查核实,包括经营面积、用工情况、使用木种、设备情况、业主及地址等,对新增家具企业进行登记入档,做好日后跟踪落实,防止经营者的违规经营行为。
二是做好老企业的信息征集工作。税务协调队联同工商、国地两税分局人员到企业进行实地登记,包括实际经营面积、员工人数、电费、经营地点、经营者身份、物主身份等,最后形成数据整理,把新老企业的整理数据反馈给镇国、地税务部门作为日后定税参考。镇国、地税采取“厂房面积”加“用电量”作为核定征税额的主要依据,为防止不想做一般纳税人而频繁换牌行为,我镇将镇内红木家具生产企业全部认定为一般纳税人。
三是采取有效措施,促使企业如实纳税。根据工作方案要求,国地两税不定期提供欠税企业名单,对逾期不缴交税款行为及时发出限期整改通知书,逾期未整改和未按标准纳税的企业,将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停电停产处理并联合镇内媒体进行曝光,曝光后仍不整改的将列入黑名单,使其一处失信处处受阻,通过这些工作机制,较为彻底地解决了无证照经营和偷税漏税等不诚信行为的发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四是工作成效达到预期效果。税务协调队在今年4月份组建至9月底,全面摸清了全镇红木家具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实现了一企一档,共清查红木家具企业及店铺1014间,经营面积达272.26万平方米。查处违规企业170家,所有红木家具企业建立一企一档 ,经营信息一目了然,税收标准公平公正公开。通过开展税务协调工作,已在全镇初步形成诚信经营的社会氛围,彻底解决了红木家具行业多年难以解决的无牌无证乱象,有效增加了国地两税在红木家具产业的税收,合计超过1000万元,其中8月份单月国税收入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速39.28%,单月增速全市第一。
(三)充分利用市信用办红黑榜平台,加快推进大涌镇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一是设立红黑榜监控名单。税务协调队作为建设社会信用体系的重要部门,在每月月底将当月巡查情况与工商、国地税对碰后做成数据表格,梳理出的一批不诚信行为的红木家具企业及业主,建立了大涌镇内部的红黑榜监控名单。
二是发挥红黑榜监控作用。按照红黑榜监控名单的分类,我们按照“无营业执照、有照无证、有证照但欠税、存在安全隐患、存在环保问题”等划分。对自觉整改的企业及时移出黑名单,对持续经营、恶意欠税的企业列入重点黑名单,通过多部门联合执法的方式给予打击,并通过新闻媒体进行曝光。建立红黑榜监控名单制度,我镇掌握了全镇红木家具企业的真实现状,有针对性地出台了税收改革办法,形成了大涌特色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机制,初步实现了公平的税负经营环境。
三是加强与市信用办红黑榜的对接。为了继续加强做好全镇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充分利用市社会信用办提供的信用中山红黑榜平台,在市信用办的指导和帮助下,我镇率先以镇政府名义向市信用办提出申请,把第一批共6家不诚信企业纳入全市红黑榜,通过市红黑榜公开曝光不诚信企业,希望在融资、个人信用等方面使不诚信企业处处受阻。
大涌镇以产业转型升级为抓手创新工作模式,成立税务协调队,建立红黑榜监控名单,全力推进大涌社会信用体系工作才刚刚起步,在工作中仍有很多亟需调整和完善的地方。今后,我镇将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充分利用市信用办红黑榜这个高效平台,加快推进以质量诚信、价格诚信为主要内容的大涌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2015年10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