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总体情况
2023年,大涌镇人民政府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严格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及省、市关于全面推进信息公开工作的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和镇党委中心工作,认真落实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及政府网站、政务新媒体的相关工作要求,不断强化组织领导,始终坚持以结果和问题导向增强政府网站及政务新媒体运维管理能力,持续健全信息发布审查机制,不断推动我镇政务公开工作取得扎实成效。
(一)围绕政府工作推动全流程公开
结合我镇工作实际,在“决策公开”方面集中公示政府工作报告、建议议案答复等文件;“执行公开”方面集中公示镇内涉及劳动保障监察、行政处罚、行政强制等文件;“管理公开”方面集中公示医疗机构审批、注销、行政检查等文件;“服务公开”方面主要集中公示每月领导干部定期接待群众来访安排表,提升群众知晓度;“结果公开”方面集中公示行政许可结果、住房保障项目结果等内容。2023年以来,我镇共公示行政处罚186宗,行政强制16宗,行政检查345宗,领导干部定期接待群众来访安排表12期。
(二)围绕民生事业加强重点领域信息公开
始终聚焦与镇内群众密切相关和关心关注的事项,不断加强我镇重点领域信息公开,主要涵盖住房保障、价格管理、就业创业、政府采购、征地拆迁、环境保护、义务教育、疫情防控、乡村振兴和涉农补贴、医疗卫生、应急管理、重大项目建设、食品药品安全、民政信息等14方面内容,其中坚持每月公开大涌公租房信息,及时发布我镇就业创业补贴、民政服务对象救助津贴补贴发放名单等,切实保障群众知晓权,主动接受群众监督。2023年以来共发布相关信息117条。
(三)围绕营商惠民加强公开平台建设
在政府网站“投资信息”和“公告公示”栏目及时公布镇内相关招投标工程事项,2023年共公布17条竞价招租公告;在“大涌发布”“大涌镇政务服务大厅”微信公众号上挂接设置“云预约”“惠企政策平台”“一照通行”在线申办“大涌税务分局”“大涌公共招聘平台”等栏目,为群众办事提供便利。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加强政务热线咨询平台处理能力,全年共受理民生诉求工单4593宗,市民满意率92.71%。涵盖生态环境(臭味、污水、噪音)、城建(物业、环卫、道路问题、住房问题)、综合执法(摆摊、占道经营)、市场监管(消费、物价、售假)、卫健(医保、医院监管)、公安(治安、户籍、交警)、教育、工资等问题。同时,根据部门职能划分,为工单较多的职能部门开通12345热线账号,将工单直接转至相关部门,进一步高效、合理、及时解决企业群众反映问题。
(四)围绕政策发布加强解读回应工作
加强政策宣传和解读工作,在政府网站专门设置“规范性文件”及“政策解读”栏目,及时转载省市涉及教育、住房、生态环境等方面的行政规范性文件,同时及时发布本镇制定的行政规范性文件,如《大涌镇公共资源有偿使用办法》等,2023年共发布更新政策文件27份,发布涉及卓旗山郊野公园建设、控制性详细规划一般修改等征求意见公告6份。
二、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三、收到和处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情况
四、政府信息公开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情况
五、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情况
今年以来,虽然我镇政务公开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上级和群众要求相比还存在一些差距,主要表现在:
一是工作落实有待加强。我镇在政务公开工作中还存在不够认真、细致的问题,工作落实还需进一步加强。二是公布质量有待提升。在涉农补贴、义务教育等重点领域还存在公开内容较宽泛、针对性不强的问题;三是业务培训有待加强。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内部培训不足,业务创新能力不强等问题。
下一步工作计划:一是提高思想认识,不断加强学习。进一步加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及省市关于政务公开的系列文件精神的学习,认真落实国家、省、市的有关决策部署,提高进一步提高做好政务公开工作的思想认识。二是加强业务培训,以高度的责任心做好政务公开工作。深刻吸取扣分教训,认真分析栏目更新不及时等问题,举一反三加强整改,确保日常监测不再被扣分。三是优化工作机制,提升政务公开质量。建立健全政府网站、政务新媒体等联合工作机制,聚焦本镇教育、乡村振兴、就业创业、生态环境、产业发展等群众关心关注的领域,公布一批有用有效有大涌特色的信息,充分展示大涌良好创业就业和宜居环境。
六、其他需要报告的事项
本年度未发出收费通知,未收取信息处理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