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07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2007年,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镇人大的监督下,在上级财税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镇财税部门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扎实推进各项工作,进一步调整和优化支出结构,坚持有保有压,统筹兼顾的原则,经济社会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较好地完成了镇第十四届人大第一次会议确定的各项财税工作任务。
2007年税收总额3.2235亿元,同比增长21.86%。其中,国税2.1295亿元,同比增长17.33%;地税0.911亿元,同比增长22.58%,契税和耕地占用税1830万元,同比增长110.1%。
2007年全镇可支配财政收入15698万元,完成年任务的116%,比去年增长16.04%。其中,税收返还4908万元,非税收入8764万元,上级专项补助2025万元。财政总支出15678万元,完成年计划指标的116%,比去年增长16.45%。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2266万元,公共安全支出2343万元,教育支出3895万元,科学技术支出549万元,文化体育支出480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146万元,医疗卫生支出120万元,环境保护支出576万元,城乡社区事务支出2399万元,农林水利支出1904万元。
从2007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来看,各项指标完成良好,税收按计划完成,财政收入保持持续、稳定增长,财政支出在保工资、保稳定、促发展等方面的作用显著增强。回顾过去一年的财政工作,我们以服务全镇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为宗旨,主要做了以下几项工作:
(一)强化收入征管,确保财政收入均衡入库。
2007年,镇财政所紧紧围绕财政任务,强化收入征管工作,跟踪落实各项收入情况,确保全镇各项事业发展。同时,通过采取有力的宏观调控和积极的经济措施,盘活镇属资产,充分挖掘其他非税收入的途径,来增加镇财政收入。
(二)坚持以人为本,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
按照公共财政要求,统筹兼顾,有保有压、有促有控,进一步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严格控制并努力节约一般性开支,降低政府行政成本,盘活镇属资产,整合各种财政资源,增加公共服务领域投入,优先保障和改善民生,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倾斜,向社会事业发展的薄弱环节倾斜,重点加大了对“三农”、教育、科技、就业、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公益文化、环境保护、公共安全等方面的投入。
(三)坚持依法、科学理财,不断提升财政管理水平。
全面推行并不断完善部门预算、政府采购、“收支两条线”管理,发挥好财政职能作用,大力推进依法理财,加强科学化、精细化管理,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积极探索和掌握财政工作规律,健全了财务管理制度,完善了岗位责任制,运用现代管理方法和信息化手段,统筹兼顾各方面工作,做到精确、细致、深入地管理,把公开透明体现在财政工作中,切实提高了财政的管理水平。
二、2008年财政预算草案
根据对我镇2008年财政经济形势的分析和市级关于编制2008年地方财政预算的要求,2008年我镇财政预算工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镇委、镇政府的中心工作,构建协调增长的财政收入分配体制和事权明确、结构优化、绩效明显的财政支出管理体制,严格规范财政监督,继续深化部门预算改革,推进制度创新,强化公共财政的法定性、公共性、公开性,扩大公共财政覆盖面,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集中财力办大事,重点解决关系全镇发展和长期稳定的全局性问题,保障各项民生工程所需资金,进一步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严格预算的约束力,确保预算的统一、完整和准确。
2008年预算编制坚持以下五原则:一是依法理财、体现绩效原则,二是规范高效、完整统一原则,三是收支平衡、公开透明原则,四是真实可靠、勤俭办事原则,五是财权、事权一致原则。
2008年大涌镇预算安排税收收入为3.69亿元,其中,国税2.49亿元,地税1.1亿元,契税和耕地占用税1000万元。
2008年一般预算收入1.6976亿元。其中,税收返还收入5175万元,市转移支付补助700万元,非税收入1.11亿元。一般预算支出1.6925亿元。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3874万元,公共安全支出2662万元,教育支出3404万元,科学技术支出1154万元,文化体育支出482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129万元,医疗卫生支出258万元,环境保护支出818万元,城乡社区事务支出1871万元,农林水利支出574万元,工业商业金融等事务支出199万元,储备金200万元,其他支出300万元。
2008年上级转移性专项补助预算收入1333万元,上级转移性专项补助预算支出1333万元。分别是免费义务教育市补助专项142万元,免费义务教育课本费市补助专项49万元,民政低保市补助73万元,水利工程市补助1043万元,农村合作医疗救助金市补助5万元,市计生专项补助21万元。
上级文件明确规定,2008年必须将土地基金预算纳入财政预算编制范围,独立反映土地基金预算收支情况。根据实际情况,2008年我镇土地基金预算收入6000万元,土地基金预算支出5304万元。土地基金预算支出主要用于建设卓旗山森林公园100万元,水利工程200万元(岚田山塘、卓旗山山塘、卓旗山防汛路工程),农桥路网工程1610万元,下水道清淤和排洪渠覆盖等市政维修工程250万元,环卫工人宿舍楼工程建设500万元,工业园区建设1000万元,全镇社会保险补贴专项资金188万元,各村(社区)的物业补贴和养老保险补助360万元,其他基本建设支出1096万元等。
计划通过银行融资贷款等方式筹集发展资金4100万元,用于镇污水处理厂建设3000万元、教师住宅楼AB幢工程1100万元。
围绕上述目标,2008年财税部门必须坚定信心,继续深化公共财政改革,强化财政收支管理,促使各项财政工作取得重大进展,有力保障我镇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一)加强收入征管,继续盘活镇属资产,努力增加非税收入。
财政部门要紧紧围绕工作目标狠抓收入征管,进一步研究增收措施,不断挖掘非税收入潜力。一是落实好支持特色行业发展的财税政策,增加对税源型经济的扶持力度,通过企业技改、技术创新、财政贴息、财政政策调控等手段,积极招商引资,加快工业化进程,把经济规模做大,把财政盘子做大。二是整合各部门的非税收入项目,进一步规范“收支两条线”管理,制定收费收入激励办法和经营性收入绩效考核办法,挖掘非税收入潜力,调动执收部门的工作积极性,并将非税收入的任务完成情况纳入部门年度工作考核指标体系,保证非税收入的持续合理增长。三是盘活闲置资产、物业,对政府的债权和物业资产建立科学的管理运行机制,确保资产、资源的安全增值。
(二)科学分配,合理调度,保障社会和谐稳定。
2008年我镇将进一步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加大对“三农”投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支持科技创新,推进节能减排,继续发展特色行业,运用财税杠杆作用,大力支持农产品生产和流通体系建设,保障基本生活必需品供应,抑制市场物价过快上涨,做好必需商品进出口以及储备物资投放等相关财政工作,促进市场供求平衡和物价基本稳定,密切关注价格上涨对民生的影响,及时落实各项财政补贴政策,保障困难群体基本生活。
(三)大力支持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公共安全等社会事业发展。
2008年我镇将投入3004万元来发展各项教育事业,计划通过镇政府投入400万元和银行贷款融资1100万元建设两幢教师楼。在医疗卫生方面,将在全镇范围内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六个社区两个村将全面推行城乡居民住院医疗保险,通过在各社区中建立社区卫生服务站来进一步完善我镇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和医疗保障网络体系。在社会保障体系方面,将继续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加大对低收入家庭食品价格、燃气价格的补贴,积极推进农村养老保险,落实好各项职业培训补贴等促进就业的财税政策,解决好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2008年我镇将投入2662万元继续完善公共安全的建设和管理,进一步搞好我镇的社会治安,创建平安和谐大涌。
(四)加大基础设施投入。
2008年为进一步完善好我镇农桥路网等基础设施建设,计划投入2360万元用于赤河桥工程、兴华路扩宽工程、涌横路扩宽工程、南村桥工程、横河桥工程、新开涌桥工程、翠华路工程、环镇路工程、环卫宿舍楼工程、华泰路箱涵工程、镇区下水道管道清淤工程、镇内各排洪渠覆盖工程等,投入300万元用于农田路网建设,投入1000万元完善青岗、葵朗工业园区建设,通过这一系列基础设施的建设,将进一步完善好我镇投资环境,打通各交通要道,为更好发展我镇特色行业提供保障。
(五)加大对科技创新和节能减排的支持力度。
大力支持节能减排等环境保护工作,2008年将在全镇范围内开展污染源普查,在重点污染源安装污染源在线监控系统,及时监控各企业污水排放情况。继续加大对污水厂的建设,计划由镇投入700万元和通过银行融资贷款3000万元用于污水处理厂的建设。
(六)规范管理,强化监督,提高依法理财水平。
2008年,镇财政所将继续规范管理,加强与人大、纪委、审计部门的沟通,强化财政监督检查,严格执行财政预算管理要求,建立财政风险预警机制,防范债务风险,做好村级财务监督管理工作,加强规范镇属资产管理,加强财政干部的思想教育和业务素质培训,强化为经济发展服务意识,拓宽理财思路,提高财政工作管理水平和效率。
新的一年,财政工作肩负着重要任务,我们将在镇委的正确领导下,在人大的监督指导下,认真贯彻执行人代会作出的决议,解放思想,振奋精神,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在财政工作中坚持依法理财、科学理财、为民理财,为建设节约型和谐社会做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