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版 长者助手 登录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政务公开 > 其他文件

中山市发展和改革局关于市十六届人大五次会议第2025079号建议答复的函

文号:中发改产业函〔2025〕1027号 信息来源:中山市发展和改革局 发布日期:2025-09-25 分享:

陈旭成、王建伟、庞峥代表:

  你们提出的《关于大力推进我市企业品牌建设的建议》(第2025079号)收悉,经综合市商务局、市市场监管局、市科技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农业农村局、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市国资委等单位意见,现答复如下:

  首先非常感谢各位代表对我市品牌建设发展的关注和支持。第2025079号建议深入分析我市企业品牌现状、优势及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举措,对促进我市企业品牌建设、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关于研究制订我市企业品牌建设五年规划,大力推进我市企业上市孵化工作的建议

  吸收采纳。

  (一)强化顶层设计。一是制定《中山市品牌建设2025年工作要点》,提出加大产业和区域品牌培育力度、支持企业实施品牌策略、扩大品牌影响力、完善品牌建设基础等方面内容,细化品牌建设工作方向,明确相关责任部门,形成全市工作合力。二是出台《中山市产业科技升级改革行动方案》,提出实施强优品牌战略工程,深入开展制造业“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行动,鼓励引导企业加强产品创新、品牌培育,推出更多高附加值的好产品,进一步提升中山产品和服务的品牌价值与市场认可度。三是支持国有企业制定品牌建设五年计划,各集团将品牌建设写入“十五五”规划,重点打造系列品牌,推动品牌深度融入各集团业务发展。

  (二)推动优质企业上市。一是加强工作机制建设。出台《关于印发中山市上市后备企业资源库管理办法》,明确纳入上市后备企业资源库的条件、程序、管理和服务方式等,为我市加强企业上市培育服务奠定制度化基础。二是优化入库企业培育服务。借助沪深北三大证券交易所等专业机构力量,向入库企业提供各类资本市场专题培训、政策咨询等服务。市相关部门会同镇街协调解决入库企业在规范改制、挂牌上市、并购做强等环节遇到的问题,助力企业加快改制上市进程。三是借助券商专业力量加快企业上市。我市加强与头部券商合作,建立常态化沟通对接机制,挖掘上市后备企业资源,提升辅导改制质量,支持企业加快股改,推动企业选择适合板块上市。

  二、关于建设“中山品牌”库,加大对中山品牌、中山上市企业的宣传力度的建议

  吸收采纳。

  (一)夯实企业品牌发展根基。一是印发实施《中山市推动中小微工业企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加强对成长型企业的指导和服务,推动企业向“专精特新”、单项冠军方向发展,帮助企业提升品牌影响力和竞争力。目前,全市共培育省级专精特新企业771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2家、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33家、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6家,初步构建起“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省级单项冠军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国家级单项冠军企业”梯次培育体系。二是出台《跨境电商出口品牌企业认定办法》《中山市直播电商品牌企业评审办法》,对符合条件、拥有自主品牌或直播销售较好的企业给予政策扶持,目前已培育出宝莎蒂、历美亚、美尼亚等首批市级跨境电商出口品牌企业和霞湖世家等市级直播电商品牌企业,累计认定1个国家级示范基地、11家市级品牌企业,2家企业入选全省电子商务优秀案例。三是丰富基金体系,通过发起自主管理品牌基金和联合组建专业领域基金,夯实资本基础。成功发起首只规模为5亿元的自主管理品牌基金——远道壹号基金,携手火炬开发区和翠亨新区组建10亿元中山市生物医药天使基金,为品牌发展提供了资金保障。四是整合优势资源,充分利用百亿政府引导母基金等资源,聚焦生物医药、新能源等前沿领域,为优质创业企业提供精准资金扶持,在支持产业发展的同时,有效宣传了中山创投品牌,中山创投品牌影响力和美誉度持续提升。

  (二)构建区域品牌形象。一是农业品牌建设方面,我市在区域品牌和“粤字号”品牌发展的基础上,对标粤港澳大湾区高标准要求,建立“中山香农”区域品牌,目前整合了84个企业产品资源,建立中山优质绿色安全农产品集合的可视化整体形象,推动了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及产品品质和效益提升。二是文旅品牌建设方面,成立广东‌中山文旅集团有限公司,通过“传媒+文旅”模式加强文旅企业品牌宣传,持续深化“人间烟火气、湾区好生活”内涵。打造“中山服务”品牌,形成行业内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通过树立标杆、找出差距、树榜样促进步,推动中山服务业质量整体提升。三是老字号品牌建设方面,我市共有4家中华老字号企业,分别是广东珠江桥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东沙溪制药有限公司、中山市咀香园食品有限公司、广东美味鲜调味食品有限公司。2024年底,华帝、长青热能、今荣食品、荣业食品、嘉美乐等5家企业获评广东老字号,进一步扩大企业品牌影响力。

  (三)打造消费名品方阵。一是围绕中山支柱产业和区域特色产业,遴选一批中山市优质产品,帮助企业提升优质产品知名度。截至目前,我市已有263家企业的571个优质产品纳入《中山市优质产品推荐目录》。发动广东格兰仕电器制造有限公司、英得尔实业(广东)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创建中国消费名品,开展工信部“数字三品”应用场景典型案例征集。重点以黄圃腊味、小榄饮料等特色食品产业,积极争创广东省食品工业培育试点和地方特色食品产业。二是支持中山温泉着力构建香山府多元餐饮品牌,积极探索子品牌发展模式。如在翠亨新区打造主打商务宴请的香山府酒楼,在三乡雍陌村推出以家庭聚餐与私房菜为特色的香山府・郑家宴,打造同一品牌下不同风格的新连锁餐饮,满足不同客群需求,强化品牌影响力。

  (四)强化品牌宣传效能。多措并举宣传我市品牌,通过举办中国品牌日主题活动,发动相关企业分享品牌建设经验,发挥品牌引领作用,展示中山品牌新形象。由中山市农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运营“中山香农”品牌,实现政企协同推动中山农产品区域品牌市场化运营,建成曹边村、雍陌村等“百千万工程”典型村销售点,运营“香农好物”微信小程序、市供销社“中山香农”销售专区等线上销售渠道,初步构建线上线下销售体系。举办年货节促销活动、车展展销活动、2025大地流彩·全国和美乡村篮球大赛(村BA)广东省赛场展销活动和“跨越一周年遇见中山新生活”活动等系列展示展销活动,树立优质、绿色、安全的品牌形象。积极参与广东现代农业博览会、深圳文博会、香港澳门旅游展、海峡旅游博览会等展会,利用展会平台设置企业宣传专区,加强企业和产品的宣传,提升中山文化产业企业知名度。

  三、关于大力开展企业品牌建设培训,提升企业品牌战略、品牌标识、品牌推广、品牌保护的意识和能力的建议

  吸收采纳。

  (一)提升品牌打造意识,搭建品牌推广平台。一是提升企业品牌打造意识,举办中山文旅宣传推广分享会,邀请抖音、小红书平台政务文旅行业负责人及资深服务商专家分享新媒体运营逻辑、营销策略和实操技巧,指导培训各镇街和文旅企业提升业务水平,提高营销效率和流量转化率。二是搭建品牌推广平台,通过展会推广中山城市文旅整体形象,促成中山企业与文旅机构、国际旅行商深度对接,为中山文旅产业“走出去”开拓国际市场创造机遇。

  (二)开展质量评选,推进品牌保护体系建设。一是组织开展中山市政府质量奖评选。围绕中山的支柱产业和区域特色产业,重点帮扶一批技术含量高、产品质量好的企业做大做强,鼓励企业导入卓越绩效管理模式并参评省、市政府质量奖,通过卓越绩效管理的先进典型,引导和激励我市企业建立全员、全过程的质量提升机制,促进全市企业整体素质的提高,加速培育一批高素质的优秀企业,提升中山品牌美誉度,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我市于2012年开始实施政府质量奖励制度以来,组织开展了8届中山市政府质量奖评选,累计评选出19个“中山市政府质量奖”获奖组织,10个“中山市政府质量奖提名奖”获奖组织,4个组织获评广东省政府质量奖或提名奖。二是强化商标品牌服务。充分发挥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业务中山受理窗口及镇街商标品牌培育指导站的作用,大力推进我市企业商标品牌建设,为企业商标品牌发展提供便利化的服务,打造“优质服务+窗口前移+知产赋能”三位一体的工作服务机制,2024年业务量在全国348个商标窗口中位列第18名,位居全省第2,仅次于深圳市,居全省地级市首位。今年上半年,中山商标窗口共服务我市各类市场主体办理商标业务2832件。三是开展品牌保护培训与宣传。针对重点企业开展点对点服务,通过知识产权宣传周等开展商标品牌知识集中培训;印制中山市“十四五”知识产权工作手册,派发至基层及中山市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流动工作室,助力企业掌握品牌保护方法。

  (三)强化品牌战略支撑与能力培育。一是推动企业转型升级。通过政策支持和引导,鼓励高新技术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推动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提高企业整体的科技水平和创新能力,为产业升级提供技术支撑。深入实施科技型企业“全链条”培育,构建“高企培育库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创新标杆企业-科技领军企业”梯队。组织开展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入库行动,培育621家企业成功入库。2024年全年共推1164家企业申报高企认定,全市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总量2976家。二是提升企业关键技术攻关能力。大力推动企业承接广东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2024年,汉邦激光、德华芯片等企业成功获得立项3项,覆盖“芯片设计与制造”“精密仪器与设备”“绿色生物制造”等重点产业领域,年立项数创近年新高。落实市、镇科技项目协同联动机制,围绕镇街重点发展产业,支持重点培育企业开展技术攻关、成果转化及产业化;通过“揭榜挂帅”机制,公开张榜8项技术攻关需求,为TCL空调器、百灵生物等企业对接新能源、生物医药等领域的科研机构和高校,助力破解“卡脖子”技术难题;围绕我市现代产业集群“十大舰队”重点领域薄弱环节,实施市级重大科技专项,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择优立项23项;支持企业加大核心技术攻关力度,帮助企业突破品牌发展中的技术瓶颈,提升产品和服务的科技含量,提升品牌的技术附加值。三是实施工业设计赋能行动,推动灯饰照明、纺织服装、红木家具等传统产业探索“设计+”。2025年印发《中山市市级工业设计中心认定管理办法》,推动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深度融合发展,以工业设计提升企业竞争力。目前,我市培育创建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2家、省级工业设计中心28家、市级工业设计中心42家。计划于9月底前举办2025中山市工业设计大赛,该活动已连续举办了13届,形成了一大批优秀工业设计作品,促成了多所高校设计作品与企业签约,如华南理工大学学生凭借作品“脊安-具有脊柱侧弯预警与体态检测功能的体重秤设计”与广东香山衡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功签约;江西财经大学学生凭借作品“家用旋转一体式电磁燃气灶”与华帝股份有限公司成功签约;五邑大学学生凭借作品Share a piece of cake和STAR梯子灯与中山鸿兴创谷成功签约。

  下一步,我局将联合相关部门持续做好我市品牌建设工作,通过多渠道、立体式、广覆盖的宣传推介,进一步提升中山的知名度、影响力。

  专此答复,诚挚感谢你们对品牌建设工作的关心支持。

 

 

  中山市发展和改革局    

  2025年9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