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中通道伶仃洋大桥西锚碇建设现场。
12月2日,记者从深中通道管理中心获悉,深中通道伶仃洋大桥单个重量约100万吨的东、西锚碇锚体完成施工,大桥东、西主塔横梁均已完成浇筑,整体建设加速推进。
“锚碇像一颗巨型钻石,它像钻石一样坚固耐久,也像钻石一样有很多的不规则切面。”深中通道管理中心桥梁部工程师盛建军介绍,伶仃洋大桥为世界最大跨径海中钢箱梁悬索桥,主跨1666米。大桥共有东、西两个锚碇,是深中通道桥梁工程的关键控制性工程,锚碇锚体长61.14米、宽83米、高38.51米,单个面积相当于17个国际标准篮球场,建成后单个锚碇重量约100万吨。
目前,伶仃洋大桥东西锚碇均已完工。“锚碇是悬索桥的关键性受力构件,用来锚固主缆,其作用就像两个秤砣。”深中通道管理中心总工办工程师陈焕勇介绍。
一片汪洋之中,如此巨型的锚碇是怎样建造出来的呢?施工团队首先采用围堰筑岛的工艺,将水上施工环境转换为陆域施工环境,在海上造出了3.15万平方米的椭圆形施工陆域,随即开展地下连续墙、锚碇基础及锚体浇筑等施工。
据保利长大深中通道S05标技术员介绍,西锚碇锚体混凝土浇筑方量达到9.2万立方米,面临着海上高温、高湿、高盐环境下超大体积混凝土浇筑难题。建设团队持续优化高性能海工混凝土配合比,在常规温控措施的基础上,新增雾炮机物理降温、覆盖水凝膜养护等方法,有效控制混凝土温度,确保混凝土质量满足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