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的东凤镇第二中学,阳光洒满校园。崭新的教学楼、宽阔的运动场、现代化教室与温馨图书室错落分布,学生们在操场上奔跑,在教室里诵读,校园处处是蓬勃生机。这座校园的蜕变,源于2023年东凤镇启动的“重建二中·振兴东凤”慈善筹款活动。
当时,学校重建项目整体计划投入2.6亿元,其中拟向全社会募集1亿元善款。在这一过程中,社会各界积极响应,尤其是商会组织、广大企业家及热心人士纷纷鼎力支持,以实际行动贡献爱心力量。
截至目前,该慈善筹款活动累计认捐金额已超过1亿元,顺利达成当初设定的社会募集目标。多方力量的汇聚,为校园重建提供了坚实保障,最终让新校园如期落成,并于今年9月1日正式投入使用。
近年来,东凤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化助困、助学、助教三大慈善工程,让爱心精准落地,书写民生暖卷。
今年9月,东凤二中已正式交付使用。受访者 供图
慈善超市送温情:精准服务解困难群众忧盼
“小何,又给我送东西来啦!”家住同安村的李大爷拄着拐杖,笑着迎向“双百”社工小何。年逾七旬的李大爷腿脚不便,生活拮据,出门采购是老大难。 自东凤镇探索“慈善+商超”新模式后,他的生活变了样:小何定期上门送爱心兑换券,帮他记下需要的大米、麦片;次日上午,小何就会把从合作超市挑好的物资送到家,还顺手帮他把米缸填满。“以前领物资没得选,现在能自己挑还送上门,太贴心了!”李大爷握着小何的手,满是感激。 为解决困难群众日常需求,东凤镇主动对接辖区大型超市,打造慈善超市帮扶平台。困难群众凭爱心兑换券可自由挑选米面粮油、日用百货,告别“被动收物资”的模式,既满足个性化需求,也让受助者更有尊严。针对行动不便群体,镇里建立“社工+志愿者”联动机制:社工上门收集需求,志愿者协助采购配送,形成“需求-采购-送达”闭环。 该镇公共服务办负责人表示,自运行以来,东风镇慈善超市累计服务困难家庭852户,发放物资价值5.78万元,从物资枢纽变成“暖心驿站”。 东凤镇慈善超市。受访者 供图 校建助学齐发力:慈善为东凤教育筑梦赋能 “如果没有镇上持续的帮助,我女儿的大学梦可能就破碎了。这份恩情我将永远铭记,尽己所能帮助他人传递这份爱心。” 东凤镇里的王女士提起慈善助学,眼眶泛红。作为低保单亲家庭,她独自抚养女儿,学费曾让她彻夜难眠。镇公共服务办走访得知情况后,迅速将孩子纳入助学名单,连续多年发放助学金。如今女儿已毕业工作,自己也投身于慈善,说“要把这份爱传下去”。 这样的改变,体现在一次次助学工程之中。 自2007年起,东凤镇持续开展慈善助学,十八年累计资助学生1718人次,总金额652.7万元,不少人毕业后主动传递爱心。 助学之外,东凤镇更以慈善补教育短板。东凤二中重建是镇“百千万工程”重点项目,面对财政压力,镇党委、政府广泛动员,商会、企业家和侨胞积极响应。镇工商联(商会)主席潘富华说:“二中重建是全镇的事,企业再难也要出力。”最终社会各界筹款超1亿元,让新校园拔地而起。 东凤二中校长李娜琴动情表示:“是爱心人士与教育者‘一条心、一起干’,才有了这座希望之楼。”镇里还计划在校园建“凌云阁”,用壁画记录筹款壮举,展陈企业家奋斗故事,让慈善精神代代相传。从助一名学子到建一所学校,东凤镇用慈善为教育赋能,让每个追梦人都有底气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