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芙镇把创建“香山红社”党建示范点作为提升“两新”组织党建工作质量的重要抓手,实施“两定两重”工作法,推动中山市板芙镇商会党支部和中山市芙蓉学校党支部获评2024年度“香山红社”党建示范点,为该镇创建工作提供了示范样板。
一、定目标,聚共识。一是认真研究实施方案,确立创建目标。板芙镇近几年狠抓“两新”党组织规范化建设,各村(社区)推进“百千万工程”急需外部支持,围绕实施方案中的“四个聚焦”,明确以党建惠民为目标,以创建“香山红社”党建示范点为载体,进一步提升板芙镇“两新”组织党建工作质量。二是着力动员参加创建,力促达成创建共识。在走访调研的基础上,通过认真筛选、多方座谈、一对一探讨等方式,做好创建示范点意义解释,结合相关社会组织及村(社区)实际,促成社会组织与村(社区)联合,统一意志,通力合作,根据创建要求,立足各自领域优势,制定创建内容。推动镇商会与白溪村结对,芙蓉学校与板芙社区结对,工贸技工学校与里溪村结对。
二、定基调,建机制。一是建立学习先进机制。由镇“两新”组织党委有关同志带队,组织创建单位负责人走访参观“香山红社”示范点单位——中山市小榄镇商会党委,交流和学习创建工作经验。二是建立定期推进机制。镇“两新”组织党委开展阶段性总结会及现场推进会共4次,深入了解共建双方的优势和需求,鼓励他们大胆探索项目实施路径,定期跟踪创建情况,研究部署下一步工作计划,坚持重点推进。三是加强沟通联系。积极与市社会组织党委沟通联系,根据市社会组织党委指导意见,制定改进措施并抓好落实。
三、重引导,促提升。一是引导加强规范化建设。抓好理论学习,引导“两新”组织以书记领学、集中学习与党员自学、专题讲座等方式,推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党纪学习教育等全覆盖,组织党组织书记“向深圳学习”,加强思想引领。要求做好“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和民主评议等工作,年内开展党务工作检查2次。二是引导发挥好“两个作用”。商会党支部筹集资金3万元,在镇219村道安装LED照明路灯35盏,解决周边群众晚上出行难问题。芙蓉学校党支部听取家长意见,决定开设暑假托管班,为社区400多名学生提供“作业辅导+特色课程”服务,缓解社区家长暑假期间学生看管难问题。三是引导实现共建双赢。组织板芙社区与芙蓉学校洽谈石岐河边近20亩闲置地卫生问题的解决方案,双方共同制定美化提升方案,芙蓉学校出资6万元,把脏乱差的闲置地改造成教育劳动实践基地,并以“自种、自养、自管”的形式,让闲置地实现长效管护,实现从共建到共赢。
四、重宣传,入人心。一是把好方向,用好宣传矩阵。借助学习强国、南方+、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广泛发布创建工作动态21篇,在宣传上给予创建单位大力支持。二是不断总结经验,增强宣传意识。积极引导创建单位及时总结经验,深化共建单位对创建工作宣传意义的认识,镇商会、芙蓉学校在各自微信公众号发布创建工作动态26篇。在2024年11月南方+发布的“中山市党建特色品牌展示”投票活动中,板芙镇中山市芙蓉学校党支部和中山市板芙镇商会党支部的“香山红社”党建品牌项目入选展示,镇“两新”组织党委大力动员群众投票,最终获得13.4万人次支持,有效提升“香山红社”党建品牌影响力,营造良好创建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