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    长者助手 我的收藏   收藏
政府信息公开 规章库

中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政府信息公开

索引号: 114420000073329991/2021-00354 分类:
发布机构: 中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成文日期: 2021-06-01
名称: 中山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中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通知
文号: 中府〔2021〕53号 发布日期: 2021-06-11
主题词:
【打印】 【字体:    

中山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中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通知

发布日期:2021-06-11  浏览次数:-

火炬开发区管委会,翠亨新区管委会,各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市各有关单位:

  《中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业经市十五届人大八次会议审议批准,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中山市人民政府

  2021年61

  

  

  

  中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2021年2月6日市十五届人大八次会议审议批准)

  2021年6月

   

  目 录

  第一章 坚定重振虎威信心决心 矢志加快高质量崛起  6

  第一节 发展基础  6

  第二节 发展环境  13

  第三节 指导思想  16

  第四节 发展目标  18

  第二章 把握“双区驱动”重大机遇 全面融入湾区城市群发展体系  23

  第一节 推动城市环湾布局向东发展  24

  第二节 打造湾区西部重要综合交通枢纽  28

  第三节 携手推动都市圈建设  32

  第四节 深化与港澳合作发展 33

  第三章 提振创新发展动力 打造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重要承载区  35

  第一节 提升创新发展能级  35

  第二节 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  37

  第三节 完善综合创新生态体系  38

  第四节 构筑创新人才高地  40

  第四章 推动产业高端化发展 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  41

  第一节 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41

  第二节 打造现代服务业发展高地  43

  第三节 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  45

  第四节 加快发展数字经济  47

  第五章 深度参与国内国际双循环 加快融入新发展格局  49

  第一节 深入实施扩大内需战略  49

  第二节 积极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  51

  第三节 提升对外开放水平  52

  第六章 坚持全面深化改革 增创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新优势  53

  第一节 加大形成有效市场改革力度  54

  第二节 完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  56

  第三节 建设服务型高效有为政府  57

  第七章 提升城市功能品质 增强城市发展承载力吸引力  59

  第一节 高标准塑造现代化都市形象  60

  第二节 提升高端公共服务能力  62

  第三节 建设面向未来的现代化基础设施  63

  第八章 激发文化创造活力 建设高品位文化强市  66

  第一节 提高城市文明程度  67

  第二节 擦亮特色文化品牌  68

  第三节 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69

  第四节 推动文化产业繁荣发展  71

  第九章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提高城乡融合发展水平  72

  第一节 发展富民兴村产业  73

  第二节 全域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77

  第三节 深化农村综合改革  78

  第十章 厚植绿色发展优势 彰显美丽宜居城市新魅力  79

  第一节 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79

  第二节 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81

  第三节 提高生态系统质量  82

  第十一章 改善人民生活品质 打造和谐幸福城市典范  84

  第一节 提高居民就业和收入水平  84

  第二节 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  87

  第三节 全面推进健康城市建设  89

  第四节 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  92

  第十二章 推进城市治理现代化 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新格局  95

  第一节 全面推进依法治市  95

  第二节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  97

  第三节 筑牢安全屏障  98

  第十三章 健全规划实施保障 推动规划目标任务落实  100

  第一节 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100

  第二节 加强规划统筹实施  100

  第三节 加强规划实施保障  102

  第四节 加强规划监督考评  103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也是我市重振虎威、加快高质量崛起的关键五年。本纲要根据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中共中山市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制定,主要阐明未来五年中山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发展要求,谋划重大战略,部署重大任务,并对2035年远景目标进行展望,是全市人民共同奋斗的行动纲领。

  第一章 坚定重振虎威信心决心 矢志加快高质量崛起

  第一节 发展基础

  “十三五”时期是中山发展历程中极不寻常的五年,经济结构深度调整,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社会民生加速转型,城市发展既迎来了“双区驱动”的重大机遇,也经受了新冠肺炎疫情的重大考验。面对错综复杂的宏观经济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全市上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攻坚克难,砥砺前行,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各项工作。

  经济结构持续优化。2020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GDP)达到3151.6亿元,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87.5亿元。三次产业结构调整至2.3:49.4:48.3,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占制造业增加值比重分别提升至62.2%、52.5%。各类市场主体总量超过46万户。

  创新能力稳步提升。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24.5件,高新技术企业超2500家,引进省级创新团队5个、市级科研团队46个,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超过40%,省级新型研发机构增至8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增至343家,中山光子科学中心和中山先进低温研究院两大科技基础设施、中科院药物创新研究院中山研究院、哈工大机器人(中山)无人装备与人工智能研究院等一批高端研发平台落地。

  改革开放不断深化。营商环境综合改革扎实推进,开展智能审批服务,实现简易事项100%即来即办、市级政务服务事项100%网上可办,构建全市信用联合奖惩一张网,法治化营商环境考评全省第一。铁腕治理土地、规划乱象,上收镇街规划编制权限,重塑国土空间规划体系。获批设立中国(中山)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与全球213个国家和地区互通贸易往来,一般贸易出口占比提升至62%。成功举办第三、四届海峡两岸中山论坛。

  城乡建设扎实推进。明确城市环湾布局向东发展战略,高标准规划建设翠亨新区、岐江新城。现代化综合交通网络建设全面提速,深中通道加快建设,轨道交通接入国家高铁网,公路总里程超2670公里。乡村振兴取得积极进展,创建92个美丽宜居村和18个特色精品村,建成“四好农村路”636公里。三乡镇、小榄镇入选省城乡融合发展试点。

  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污染防治成效明显,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消除比例达到90%以上,国考断面水质改善幅度居全省前列,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居全国168个重点城市前列。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水平提升,单位GDP能耗累计下降16.24%,万元GDP用水量累计下降7.5%。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成为全省首个获得中国气候宜居市的地级市。

  民生事业全面进步。民生类财政支出占比保持在70%以上,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6.2%。新增城镇就业28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新建改建扩建公办中小学78所,新增医疗卫生机构335家,中山纪念图书馆新馆落成运营,成功举办中山国际马拉松等大型体育赛事。第六次荣膺全国文明城市、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市称号,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试点扎实推进。

1623404468(1).png

  02.png

03.1.png

注:1.表中带“#”为“十三五”中期调整指标,[  ]为五年累计数,*为2019年数。

  2.地区生产总值、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为实际增长。

  3.2020年为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年,目前仅公布2020年人口普查数据,2011-2019年人口数据暂未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进行调整,因此表中涉及人口的指标2020年数据已与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相衔接,2015年数据为当年统计年鉴数据。2020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全社会劳动生产率2项涉及年度平均人口的指标数据暂无法计算。人口自然增长率指标省暂未反馈我市2020年数据。

  4.因统计制度改革和国家核定目标值调整,地区生产总值、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占制造业增加值比重、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单位建设用地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全员劳动生产率、研究与发展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万元GDP用水量、单位生产总值能源消耗下降率等10项指标的2015年基期数据作了相应调整,增长目标保持不变,表中数据均为核定后的统计数据。

  5.因形势变化,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2项指标已不再统计,碳排放总量尚无统计口径。

  总体来看,“十三五”时期是中山经济增速换挡、发展动力转换的五年,是改革攻坚深入推进、对外开放加快转型的五年,是城市功能优化提升、生态环境逐步改善的五年,是社会事业持续进步、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的五年,为“十四五”时期加快高质量发展打下了基础。特别是近一年多来,市委市政府发出重振虎威、加快高质量崛起的动员令,坚持高质量发展导向,着力治乱象、去泡沫、厘思路、调结构、提质量,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发生了积极变化,经济增速逐步企稳,重大产业平台、创新平台加快搭建,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加速推进,城市吸引力、影响力逐步提升,全市上下砥砺前行、干事创业的激情和斗志全面点燃。

  尤为重要的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为中山发展带来了重大历史机遇、注入了强大动力。省委要求中山建设珠江东西两岸融合发展的支撑点、沿海经济带的枢纽城市、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一极,为中山明确了发展定位。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省委赋予中山的“三个定位”要求,坚定重振虎威的信心决心,矢志不移推动中山高质量崛起。

  第二节发展环境

  “十四五”时期,我市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机遇和挑战之大都前所未有,总体上机遇大于挑战。

  从国际看,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主题,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深入人心。同时,国际环境日趋复杂,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广泛深远,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霸权主义对世界和平与发展构成威胁。中山必须强化全球视野和前瞻思维,深刻认识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在新的国际经济坐标体系中谋划更高质量发展。

  从国内看,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制度优势突出,治理效能提升,经济长期向好,物质基础雄厚,人力资源丰富,市场空间广阔,发展韧性强劲,社会大局稳定,稳定持续发展具有多方面优势和条件。同时,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任务仍然艰巨。中山必须牢牢把握我国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的丰富内涵,深刻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借助国内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以扩大内需为战略基点,深度参与国内国际双循环,开启新时代质量型发展新路径,在服务国家战略中提升发展能级。

  从区域看,国家大力推进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的区域发展布局,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区域发展加速推进,我省“一核一带一区”、都市圈发展格局加速形成。随着区域一体化进程加快,要素资源流动更加便捷,长三角等区域城市发挥腹地辽阔优势,大力吸引资源要素集聚;大湾区内各城市正在积极塑造自身比较优势增强核心竞争力,城市竞合发展呈现新态势。中山作为珠三角重要城市和大湾区重要节点城市,必须更加积极融入国家和省重大发展战略,做实做强做优实体经济,重塑高质量发展新优势,努力在新一轮城市竞合中赢得先机。

  从市内看,我市发展呈现新的阶段性特征,未来五年正处于跨越转型发展关口的攻坚阶段。一是处于打赢经济翻身仗关键期。经济发展面临土地碎片、产业升级、交通瓶颈、队伍建设等“四个之困”,全力稳住经济基本盘,奋力打赢经济翻身仗,在全省保位争先的要求更加迫切。二是处于竞争优势重塑期。部分传统产业进入平台期可能性加大,新产业新业态规模较小,原有竞争优势面临新挑战,参与构建新发展格局任务艰巨,推动新旧动能加速转换、经济结构加快调整的要求更加迫切。三是处于区域协调发展深化期。区域一体化发展背景下,镇街发展能级已不能适应城市竞争新形势,镇街抱团协作、整合发展的要求更加迫切。四是处于全面深化改革攻坚期。体制机制、营商环境等一些重大改革还存在短板弱项,进一步深化改革创新的要求更加迫切。五是处于生态环境提升期。人民对美好生态环境的需求越来越高,推动生态环境根本好转、不断提升生态系统质量的要求更加迫切。六是处于社会转型加速期。我市外来人口多、毗邻港澳,社会结构、价值取向、利益诉求日趋多变复杂,全面提升治理能力的要求更加迫切。

  伴随以上新特征、新趋势,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中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依然突出,一些深层次矛盾正在凸显,主要表现在:一是经济高质量发展任重道远。科技创新要素保障不足,产业平台承载能力不强,引领型龙头企业缺乏,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新动能未全面形成。二是城市吸引力影响力有待提升。营商环境部分领域创新不足、力度不大,城市规划建设品质总体不高,资源要素分散化、碎片化严重,与湾区一流城市要求存在较大差距。三是社会民生领域尚有不少短板。生态环境综合治理还需加强,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还不够完善,平安中山建设还需深入,教育、医疗、交通、养老、育幼等优质公共服务供给与群众期待依然存在差距。这些问题都事关民生、影响全局、涉及长远,必须在“十四五”时期加以妥善解决。

  综合研判,尽管外部环境和自身条件发生了明显变化,不确定性显著提升,但我市产业基础扎实,城市功能加快完善,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的基础依然坚实,应对重大风险和挑战的能力不断增强。同时,我市面临“双区驱动”重大机遇,为应对新挑战、增创新优势、实现新发展注入强大动力,特别是深中通道的建成通车,将使中山成为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互动发展的枢纽,有力牵引带动我市加快高质量发展。我市完全有信心有能力有条件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在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开新篇、建新功。

  第三节 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融入新发展格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统筹发展和安全,紧抓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建设“双区驱动”重大历史机遇,加快建设国际化现代化创新型城市,聚力打造“湾区枢纽、精品中山”,坚决打赢经济翻身仗,重振中山虎威、加快高质量崛起,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开好局、起好步。

  推动“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持系统观念等五个原则,努力走出一条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路径。主要要求是:

  坚持稳增长和高质量发展相统一。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积极扩大有效投资,充分挖掘消费潜力,确保经济稳定增长。坚持高质量发展导向,切实转变发展方式,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升经济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

  坚持提升城市能级和做优城市品质相统一。坚持提升城市能级,前瞻谋划空间布局、交通网络、城市建设,拉开城市框架,放大城市格局,塑造与世界一流湾区相匹配的现代都市形象。坚持精品意识,用好用活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优美的生态环境等比较优势,打造高水平公共服务体系,优化城市功能,共建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

  坚持扩大增量和优化存量相统一。坚持培育新动能,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加大新兴产业培育力度,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培育经济新增长点。坚持改造旧动能,运用新技术新模式,加速传统产业智能化改造、品牌化运营、规模化培育,焕发优势传统产业新活力。

  坚持深化改革开放与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相统一。坚持向改革开放要动力增活力,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破除制约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的体制机制障碍,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注重防范化解改革开放中的重大风险,着力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实现发展质量、结构、规模、速度、效益、安全相统一。

  坚持加强市级统筹和激发基层活力相统一。坚持强化市级统筹,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提升资源配置效率和协调发展水平。坚持激发基层活力,调动镇街在经济发展和城市治理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凝聚发展合力。

  坚持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相统一。坚持将经济发展作为改善民生的基础和前提,顺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推动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坚持将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发展中保民生基本、补民生短板,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

  第四节 发展目标

  “十四五”时期,中山将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建设更具实力、更富活力、更有魅力的国际化现代化创新型城市,奋力打造“湾区枢纽、精品中山”,努力建设珠江东西两岸融合发展的支撑点、沿海经济带的枢纽城市、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一极。综合考虑未来五年发展趋势和条件,我市“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努力实现以下目标:

  ——努力打造湾区经济发展新增长极。在质量效益明显提升基础上实现经济持续健康较快发展,GDP年均增长6.5%左右。国家创新型城市取得突破性进展,研发经费投入年均增长10%左右,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设立研发机构比例达到60%以上,高新技术企业突破4200家,基本建成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重要承载区和科技成果转化基地。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先进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分别达到50%和25%,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到63%,培育1个产值5000亿元(智能家居)、1个3000亿元(电子信息)、1个2000亿元(装备制造)、1个1000亿元(健康医药)产业集群,打造一批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

  ——努力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进一步增强,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攻坚取得重大进展,产权制度、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投融资机制、国有企业改革、行政管理体制、城市空间治理、生态环境治理机制等重点领域取得一批重大改革成果,高标准市场体系基本建成,市场主体充满活力,重大平台建设实现突破,项目审批、工程建设等事权下放力度进一步加大,市镇两级运转机制更加顺畅。双向开放迈上新台阶,与港澳合作、深中一体化发展取得示范性成就,为全省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格局提供重要支撑。贸易和投资便利化自由化接近国际先进地区水平,全球资源配置能力显著提升,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基本形成。

  ——努力打造城市文明示范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人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明显提高,普惠性、高质量、可持续的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成,文化基础设施、历史文化街区、特色街区建设量质齐升。城市数字化转型提速,智慧城市建设走在前列。文化产业创新发展提速,工业设计、创意设计能力大幅提升,文化与互联网、金融、商业、旅游、体育、时尚等产业深度融合,文化产业占比不断提升,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现代城市文明雏形初现,建设成更高质量的全国文明城市。

  ——努力打造绿色发展标杆市。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突破,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明显优化,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成效显著,大气、土壤环境和水生态得到显著改善,绿色产业发展、资源能源利用效率、清洁能源发展走在前列,公共交通分担率进一步提升。公园城市、森林城市建设成效突出,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和森林覆盖率进一步提高,生态安全屏障更加牢固,努力建成天蓝地绿水清的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

  ——努力打造和谐善治幸福城。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市民受教育程度不断提升,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卫生健康体系更加完善,教育、卫生、养老、育幼等公共服务设施短板加快补齐,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率先实现,城乡融合发展的整体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法治中山、平安中山、信用中山建设向纵深推进,行政效率和公信力显著增强,社会治理智能化科学化精准化水平不断提升,重大风险防范化解能力、突发公共事件应急能力、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显著增强,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

  展望2035年,中山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城市功能品质、人民生活水平稳居全国同类城市前列,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走在全省前列、再创新的辉煌。经济高质量发展取得重大进展,经济总量迈上新台阶,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农村现代化,迈入国家创新型城市前列,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形成国际一流的营商环境,国际合作和竞争优势更加显著,形成高水平全面开放新格局。基本实现市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得到充分保障,成为全省最安全稳定、最公平公正、法治环境最好地区之一。率先建成教育强市、文化强市、体育强市、健康中山,市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国内领先,生态环境质量实现根本性改善,建成岭南特色的美丽生态城。人民生活更加美好,共同富裕率先取得实质性进展,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率先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中等收入群体显著扩大,城乡区域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均衡度持续领先,基本实现幼有善育、学有优教、劳有厚得、病有良医、老有颐养、住有宜居、弱有众扶。

 1623401915(1).png

02.2.png

注:1.[  ]为五年累计数,*为2019年数。

  2.地区生产总值、全员劳动生产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为实际增速。

  3.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例2020年现状值和2025年目标值,将根据国家统计局确定的统计口径适时进行调整。

  第二章 把握“双区驱动”重大机遇

  全面融入湾区城市群发展体系

  坚持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为“纲”、以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为牵引,积极融入“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格局,做好“东承”文章,强化“西接”功能,努力在参与“双区”建设中走在前列。

  第一节 推动城市环湾布局向东发展

  坚定不移实施城市环湾布局向东发展战略,加快产业梯度布局和城市功能科学划分,进一步拉大城市发展框架,构建“三核两带一轴多支点”城市发展新格局。

  “三核”:建设翠亨新区、火炬开发区、岐江新城。全面加快建设翠亨新区,集聚发展高端生产性服务业、新兴服务业和总部经济,大力推进科技金融新城、湾区国际医疗城、湾区未来科技城等项目建设,打造国际化现代化创新型城市新中心,到2025年新区城市形态初步形成,地区生产总值达300亿元。强化火炬开发区创新发展主引擎作用,前瞻布局科技创新资源、创新平台、新型研发机构,推动先进装备制造、健康医药等优势产业向高端延伸,在打造千亿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中当好领头羊,到2025年跻身国家高新区25强。高水平推进岐江新城整体性开发建设,立足于国际型服务中枢、创智型总部基地、生态型文化新城的功能定位,重点发展高端商务、现代金融、文化旅游等现代服务业,打造城市新客厅。

  “两带”:做强做优东部环湾创新发展带、西部优势产业升级带。做强东部环湾创新发展带,以广澳高速、东部外环高速等为支撑,沿黄圃、三角、民众、火炬开发区、翠亨新区和南朗滨江滨海地区,加快发展知识密集型、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经济,布局先进制造、科技研发、健康医药、文化旅游项目,做好山、水、海文章,打造高品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集聚区和深中一体化发展的首要承载区。做优西部优势产业升级带,以广珠西线高速、105国道、古神公路、西环高速等为支撑,充分发挥南头、东凤、小榄、古镇、东升、横栏、沙溪、大涌、板芙、三乡、神湾、坦洲等沿线镇特色产业集群优势,深入挖掘与周边城市产业、创新的契合点,实现产业错位发展,推动传统优势产业价值链延伸和智能化升级。

  “一轴”:打造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发展轴。以中江高速—南中高速、中开高速和世纪大道、火炬快线、翠亨快线等东西向通道为支撑,打造贯通中心城区与岐江新城、火炬开发区、翠亨新区“三核”,串联西部优势产业升级带和东部环湾创新发展带“两带”的城市发展主轴,带动全市域对接深圳“西协”战略,高水平打造深圳—中山产业拓展走廊和深圳—中山创新轴的“主动脉”。

  “多支点”:加强市镇两级联动,强化资源要素统筹,合力打造一批重大产业平台,提升市镇产业平台承载能力,加快镇村产业园区改造和城市更新,释放发展新空间,打造支撑全市发展的多个支点。

图片1.png

  图1 “三核两带一轴多支点”城市格局示意图


  专栏1 中山市“3+4”重大产业平台

  1火炬高技术开发区(产业园)。包括火炬开发区主体空间、民众域,重点发展先进装备制造、健康医药、光电、超高清视频、智能终端和信创等产业努力打造深中产业拓展走廊高品质核心承载区、大湾区西岸创新驱动发展主引擎和高质量发展高地,全力建设成为一流国家级高新区

  2翠亨新区(产业园)。包括马鞍岛全域、南朗部分区域,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数字经济、文化旅游与现代服务业等产业,建设成为国际化现代化创新型城市新中心、珠江东西两岸融合互动发展示范区、粤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区、粤港澳产业融合发展的新载体,争创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联动发展区、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特色产业园

  3岐江新城。包括石岐、火炬开发区、东区和港口的部分区域,重点发展总部经济、现代商贸、文化创意等产业,配置优质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设施,集聚国际型服务中枢、创智型总部基地、生态型文化新城三大功能,建设成为中山城市新客厅。

  4中山科学城。包括南区、大涌与板芙的部分区域,以中山科技创新园为核心,依托大科学装置、高端创新平台、科研院所等原始创新要素,集聚并承载全球优质科技创新资源,培育发展激光、新能源、新材料、人工智能、医疗器材等产业,建设成为集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与产业化、高新技术企业孵化、高新技术产业集聚于一体的城市功能区,打造激光、超低温等领域原始创新和未来产业发展策源地、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试验区。

  5中山南部新城。包括三乡、坦洲和神湾镇部分区域,依托规划的中山南站推进站产城一体化开发,支持集中连片产业用地区域建设现代化高标准产业园区,加快培育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与健康、文化旅游等产业,聚力打造城市副中心和粤港澳大湾区(珠西)高端产业合作平台。

  6中山北部产业园。包括黄圃、三角的部分区域,重点发展智能家电、芯片研发、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先进制造业以及高端医疗、科教服务等现代服务业,打造成为广佛中融合发展先行试验区、湾区智能制造产业高地和公铁水联运枢纽为一体的产业平台。

  7中山西部产业园。包括小榄、古镇、东升、横栏的部分区域,重点发展数字照明与智能家居、智能安防装备、装配式办公家具及设备制造、新一代电子信息、新材料等产业,推动工业互联网、创意设计等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打造湾区产业升级示范区、湾区西岸智能家居产业集聚区、中山市西部智造基地。

  注:各重大产业平台的区域范围、发展方向和目标定位将根据市委市政府最新部署

  适时调整。

  第二节 打造湾区西部重要综合交通枢纽

  建设更具辐射力的对外通道体系。加快构建高铁、城际、地铁、高速、快线、港口等无缝对接的现代化综合立体交通体系,形成东承西接、南北贯通的交通格局,实现与珠三角主要城市间1小时通达。积极融入湾区轨道交通网,加快深江铁路、南沙港铁路建设,推动广州至珠海(澳门)高铁规划建设,加快推动南沙至珠海(中山)城际建设,谋划推动深大城际西延线延伸至中山,谋划中山轨道交通对接佛山地铁11号线,争取布局更多轨道线路。改造提升中山站、中山北站能级,加快建设中山西站(横栏站),谋划建设中山南站,推进站城融合,打造高端要素集聚、辐射效应明显的枢纽门户。加快构建“四纵五横”高速公路网,推动深中通道建成通车,完善深中通道登陆中山侧对接网络,推进中开高速、南中高速、广中江高速、东部外环、西部外环(含小榄支线)、香海大桥等高速公路建设。建成中山港新客运码头,构建一体化的换乘枢纽体系,开通往返香港、深圳的快速水上交通线,打造湾区西岸异地候机客运中心。构建江海直达的高等级航道网,加快打造智慧航道,推动神湾港建设成为西江干线内核枢纽港。

  打造高效便捷的城市交通网络。完善“二环十二快”主干线快速路网,加快西二环、东二环、南朗快线、古镇快线、民众快线、坦洲快线等干线公路建设,实现市内30分钟互通。加强干线公路与城市道路有效衔接,推动世纪大道、起湾道、港口大道、兴港路等快速化改造,推进博爱路东延,深入推动“四好农村路”建设。提升公共交通服务水平,完善大站快线、快速公交、常规公交及微循环公交等四个层次公交线网,构建布局合理、衔接顺畅、覆盖城乡的公共交通站场体系。加快发展智慧交通,推动建设立体式智能共享停车场,支持翠亨新区建设智慧交通共享出行+车路协同主导的生态交通体系,创建国家级智慧交通样板。加强公路美化绿化,完善公路养护机制,建设养护示范公路。提升交通品质,打造高品质城市慢行系统,打通交通拥堵瓶颈,加强网约车、共享车管理。

  专栏2 “十四五”时期中山重要交通网络和重大交通工程

  1构建“三纵三横”铁路网。“三纵”指广珠城际、广州至珠海(澳门)高铁、南沙至珠海(中山)城际,“三横”指深江铁路、南沙港铁路、深大城际西延线。

  2构建“四纵五横”高速公路网。“四纵”指东部外环高速、广澳高速、广珠西线高速、西环高速(含小榄支线),“五横”指广中江高速及佛江高速、中江高速及南中高速、中开高速及深中通道、西部沿海高速、香海高速。

  3构建“二环十二快”主干线快速路网。“二环”指G105-北外环-长江路-博爱路、逸仙路-南外环-沙港公路,“十二快”指翠亨快线、南朗快线、G105南段、G105北段、横栏快线、古镇快线、黄圃快线、民众快线、火炬快线、北部快线、起湾快线、世纪大道。

  4构建“2主2辅”铁路枢纽体系。中山站、中山北站作为中山对外门户的主枢纽,小榄站、中山南站为加强中心城区与各镇街及其他湾区重要节点快速联系的辅枢纽,其他一般站点包括中山西站(横栏站)、古镇站、南头站、东升站、南朗站、翠亨站等。

  5构建“6+5”公路货运物流枢纽体系。6个货运站场一级节点,服务中山至全国各地的直达公路长途快速货运为主,分别为东凤物流、北部物流、黄圃物流、宏昌物流、中山保税物流、神湾物流5个二级货运站场节点,服务于所在镇街及周边镇街,分别为德润物流、西南物流、天宏物流普洛斯物流、港航物流。

 

 图片2.png

  图2  中山市“三纵三横”铁路网示意图

 

 图片3.png

   图3  中山市“四纵五横”高速公路网示意图

  第三节 携手推动都市圈建设

  积极推动深中一体化发展。对接深圳都市圈建设,全力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依托深中通道全市域主动对接深圳“西协”战略。规划建设深圳-中山产业拓展走廊,以“共商、共建、共管、共享、多赢”为基本原则,瞄准健康医药、智能装备、数字经济等主导产业,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建成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和较强竞争力的高能级创新平台,落地一批港澳及国际合作重大项目,打造湾区产业协同发展典范和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互动发展动力轴。在翠亨新区谋划建设深中融合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探索在完善政策衔接联动、创新区域合作机制、深化粤港澳合作等方面示范引领深中一体化发展,打造区域深度合作的试验田。加强重大科技创新资源载体对接协作,推动与深圳光明科学城、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对接合作。积极争取深圳综合改革试点经验率先在中山复制。对标深圳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推出一批两市跨城可办政务服务事项,推动重点领域公共服务同城化,打造深中“半小时生活圈”。建立完善两市常态化互访对接机制,推动两市政府、行业协会、市场主体等开展多领域深层次的务实合作、联动发展。

  全面对接广州都市圈。落实省委省政府支持广州“四个出新出彩”部署要求,加强与广州在重大规划衔接、基础设施对接、港口航运合作、生态环境联治、公共服务共享等领域交流合作,谋划推动一批重大合作项目。加强与广州高端服务业、高技术产业对接合作,主动对接广州高校、科研院所等创新资源,深化产学研合作和创新协同,助推产业提档升级。深化翠亨新区与南沙新区战略合作,加强体制机制交流互动和共性问题研究。加强与佛山对接合作,打通两市之间瓶颈路,立足北部片区家电、灯饰、五金、物流等产业特色和优势,深化与佛山智能家居、现代物流、装备制造等领域合作,推动中山北部与顺德东北部跨区域全产业链协作。  

  共建珠江口西岸都市圈。联合珠海、江门共建粤港澳大湾区(珠西)高端产业集聚发展区。实施差异化协同发展,推动大湾区核心城市产业链条在珠江口西岸优化布局和合理分工,以珠江口两岸产业一体化促进产业链供应链水平提升。全面打通与珠海、江门之间瓶颈路,完善跨市公共交通通勤体系,推动交通、能源、水利、物流等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公共服务事项对接。加强跨市域生态环境联合整治,维护提升西江、前山河等流域水质。建立市级联动机制,共同争取轨道交通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更多布局珠江口西岸,谋划推动珠江口西岸轨道交通网建设。

  第四节深化与港澳合作发展

  加强规则机制衔接。加快推动与港澳有关制度对接和专业规则衔接,争取在行业“硬标准”、服务“软规则”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突破。大力实施“湾区通”工程,推动食品安全、环保、旅游、医疗、交通、通关等重点领域规则衔接。对标港澳在市场准入、产权保护、法治保障、政务服务等方面的制度安排,加快建立与国际高标准投资贸易规则相衔接的制度体系。在CEPA框架下进一步落实对港澳服务业开放,降低教育、文化、医疗、法律、建筑等专业服务业市场准入门槛。推动职业资格和行业标准互认,支持扩大跨境执业的资格准入范围,推动重点领域以单边认可带动双向互认,为港澳专业人士在中山执业创造更多便利条件。

  加强创新与产业合作。携手港澳共建重大创新平台,探索构建科研仪器设备共享共用等跨境产学研合作机制,推动与港澳校企院所联合共建优势学科、实验室和研究中心,支持港澳机构申报市级科研项目,加快中山-香港科技大学联合创新中心等创新平台建设,打造面向港澳及国际的创新资源导入支撑地。深入推进粤澳全面合作示范区建设,依托深圳-中山产业拓展走廊建设,重点谋划以科技创新为引领、文化传承为纽带、政策融通为抓手,探索打造深圳中山澳门合作新载体。加强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等高端产业对接合作,谋划推动一批高水平合作项目落地建设。联手澳门开拓葡语系国家市场,共建生物医药科技国际合作创新区。

  加强人文交流交融。加强粤港澳青少年交流合作,高水平建设粤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实习就业基地,争取设立粤港澳人才合作示范区,加快推进海雅华人粤港澳国际中心建设,吸引更多港澳青少年来中山学习、就业、生活。创新体制机制,争取更多港澳高校到中山开展合作,支持建设粤港澳特色职业教育园区,推动与港澳中小学校结为姊妹学校。加强文旅交流合作,推进三地历史人文景点串珠成链,争取游艇码头对港澳籍游艇开放,构建休闲度假、养生保健、邮轮游艇等多元旅游产品体系,携手打造人文湾区和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加强跨境社会公共服务衔接,在医疗、教育、社保、购房等方面给予在中山就业的港澳居民与本地居民同等待遇。

  第三章 提振创新发展动力 打造湾区国际科技

  创新中心重要承载区

  坚持创新在我市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产业创新和科技创新协同发展,锻长板与补短板齐头并进,推动创新链条有机融合和全面贯通,增强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奋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重要承载区和科技成果转化基地。

  第一节 提升创新发展能级

  融入湾区科技创新圈。以参与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为牵引,共建广珠澳科技创新走廊,推动深圳中山创新平台体系互利合作、共建共享,协同建设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高标准规划建设中山科技创新园,重点建设中山光子科学中心、中山先进低温研究院两大科技基础设施,打造高端科技园区。加快推进西湾重大仪器科学园、湾区未来科技城等创新平台建设。深度融入全省实验室体系建设,规划建设生物医药国家实验室中山基地,推动省级以上工程实验室增量提质。支持国内外高校院所、科研机构、世界500强企业、中央企业、知名创新型企业等来中山设立研发总部或区域研发中心,争取一批国家级、省级重大技术创新平台、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落户中山,加快推动中科院药物创新研究院中山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山)创新中心等一批高水平新型研发机构建设。

  专栏3 “十四五”时期中山高端科研机构建设重点任务

  1中科院药物创新研究院中山研究院与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合作建设的科研机构,力争到2025年,组建50个一流创新团队,转移转化25项一类新药成果,承担10项国家及地方重大科研及产业化项目,培养研究生150人,将中山研究院建设成为生物医药国家实验室重要基地。

  2哈工大无人装备与人工智能创新中心。与哈工大机器人集团合作建设的科研创新机构,以人工智能、无人装备与智能制造、智能传感器、大数据与物联网及先进工业技术为主要研究方向,以孵化与加速功能为核心,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项目和人才,逐步在中山构筑完整机器人及人工智能产业体系。到2025 年,建设3个公共服务平台、4个科研创新平台、5个研究所,发起1支产业引导基金,助力研究院每年不低于2项科技成果转化,为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机器人与人工智能产业集群提供技术支撑。

  3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山)创新中心。与中国科学院大学合作建设的科研创新机构,建设高新技术公共技术平台、创新创业人才引进与培养平台、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平台、投融资服务平台、知识产权服务平台、国际合作交流平台、试验仪器开放共享平台。

  4中山复旦联合创新中心。与复旦大学合作建设的科研创新机构,采用“双基地”模式共建,包括中山复旦联合创新中心(中山)和中山复旦联合创新中心(复旦),重点围绕光电产业开展实验室研究、科研成果转化与产业化、创新团队的遴选与引进等活动。

  5智能移动机器人(中山)研究院。与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合作建设的创新科研机构,建设集研发和社会科技服务为一体的科技创新孵化平台,打造国家级机器人产业的人才和创新团队培育基地、智能移动机器人基地和应用典范城市。

  强化重点领域核心技术攻关。对接国家和省战略科技发展方向,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健康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及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需求,探索定向组织、悬赏制、揭榜制等新型组织方式,集中力量组织实施一批市级重大科技专项,开展重点领域核心技术攻关。鼓励各类创新主体积极承担国家、省重大科技专项和重点研发计划,探索建立重大科技专项滚动支持制度,强化前沿技术和颠覆性技术研究。建立健全多元的基础研究投入体系,推动成立基础研究与应用基础研究基金省市联合基金(中山),重点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

  第二节 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

  充分发挥企业创新主导作用。发挥大企业创新引领支撑作用,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领军企业,鼓励龙头企业牵头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和产业共性技术研发基地,积极承担国家、省重大科技专项和重点研发计划。持续推动高新技术企业树标提质,重点扶持创新标杆企业发展。加强公共实验室、共性技术平台建设,推动产业链上中下游、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降低企业创新成本。强化企业和企业家在科技、产业、人才、教育等公共创新政策中的重要作用,建立高层次、常态化的政府与企业间的技术创新对话、咨询制度。

  加大企业创新扶持力度。建立覆盖科技创新企业全生命周期的政策支持体系,完善普惠性创新支持政策,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综合运用财政补助、研发费加计扣除等政策,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建设一批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重点实验室、企业研究院等研发机构,推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普遍建立研发机构。鼓励龙头企业参与各类标准制定和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研发,设立海外研发机构或创新平台,利用境外创新资源推动企业创新发展。加大对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技术创新扶持力度,扩大科技创新券适用范围。

  建设知识产权强市。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从审查授权、行政执法、司法保护、仲裁调解、行业自律、公民诚信等环节完善保护体系,构建大保护工作格局,积极创建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打通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服务全链条,健全知识产权综合管理体制。完善知识产权快速维权机制,加强电子商务、进出口等重点领域和环节的知识产权行政和司法保护,推进中国中山(灯饰)知识产权快速维权中心升级。推动知识产权运用,以提高专利质量为导向推进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国家标准认证,培育一批国家级、省级知识产权示范和优势企业。加强知识产权国际合作,深化打击侵权假冒国际交流合作。

  第三节 完善综合创新生态体系

  建设现代化科技创新保障体系。推进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重大科技创新平台、科技园区等建设,在建设规划、用地审批、资金安排、人才政策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完善科研管理机制,调整优化科技计划体系,简化科研项目过程管理,启动监督和管理分离的项目管理机制试点。全面梳理和调整优化现行科技资助政策,强化财政投入绩效要求和使用效益。开展科技成果转化政策改革试点,建立健全灵活务实高效的创新平台管理运营机制,研究推广科技成果权属改革、科技成果转化服务模式、科技成果转化相关方利益捆绑机制和成果转化机制等改革举措。完善全链条孵化育成体系,引导孵化载体向创新创业国际化、专业化、链条化方向发展,建设高水平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围绕检验检测认证和质量品牌、知识产权保护等重点领域,搭建全生命周期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体系,培育壮大科技服务市场主体。

  推动科技金融深度融合。发挥市创新创业投资引导基金作用,撬动社会资金投向天使投资、科技企业孵化、新兴产业科技创新、重大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等领域。培育和支持科技型企业上市融资或再融资。完善科技信贷体制机制,鼓励和支持金融机构优化科技信贷政策,创新知识产权质押模式,发展多元化、链条化的普惠性科技金融。推广科技项目研发费用损失保险、科技成果转化费用损失保险,降低科技企业风险。以火炬开发区和翠亨新区为龙头、专业镇为网络,依托科技金融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探索建立具有中山特色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

  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加快建设珠三角(中山)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创新成果产业化基地。建设中山智能制造服务创新示范区,打造以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和产业化融合发展的智能制造服务创新示范区。加快形成“企业家+技术专家+现代产业园”的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应用模式。发挥市技术转移和知识产权交易协同创新中心作用,引进建设技术转移中心,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谋划建设市级科技成果转化中试熟化服务平台,出台促进技术交易和科技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推动一批科技项目落地产业化。

  第四节 构筑创新人才高地

  建设多元化人才队伍。实行更加开放的人才政策,谋划建设中山大湾区国际人才港,面向全球大力引进一流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青年科技人才后备军。加强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实施知识更新工程、技能提升行动,壮大高水平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队伍。强化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高端人才、工匠人才培养功能,紧扣中山产业发展需要精准培养一批高素质人才。培养一批讲政治、懂专业、善管理、有国际视野的党政人才。强化企业引才、用才主体作用,建立企业举荐高层次人才制度。

  优化人才发展环境。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健全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建立固定与流动、专职与兼职相结合的刚柔并济引才机制。完善创新创业团队政策体系,实施“项目+团队”模式,鼓励领军人才打包人才团队、技术专利等资源“带土移植”。深化翠亨新区人才改革实验区建设,加快建设火炬开发区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打造留学人员创业园、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等载体。用好“中山人才计划”资金池,重点支持科技、教育、卫生、宣传文化、农业等重点领域人才队伍建设和创新创业项目。大力培育创新文化,弘扬科学精神和工匠精神,建立健全科技创新容错机制,举办高水平创新赛事活动,营造崇尚创新的社会氛围。加强科研诚信和科研伦理建设。深入实施《中山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20-2025)》,搭建青年成长成才平台,激发青年创新创业活力。

  第四章 推动产业高端化发展 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

  坚持把发展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坚定不移建设制造强市、质量强市、数字中山,大力推动产业高端化发展、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

  第一节 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打造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积极对接省战略性产业集群培育战略,按照壮大主导产业、巩固优势产业、培育新兴产业的思路,重点培育“4+6+4”产业集群,建设若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打造全国制造业一线城市。做大做强智能家居、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健康医药四大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支撑全市制造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培育壮大半导体及集成电路、激光与增材制造、新能源、智能机器人、精密仪器设备、数字创意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建设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示范区和未来产业先导区。做优做强纺织服装、光电、美妆、板式家具四大特色优势产业集群,推动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推进海上风电机组研发中心建设,打造千亿级海上风电产业龙头企业。积极布局氢能产业。加强和创新产业集群治理,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产业联盟等力量,培育构建产业集群组织和战略咨询支撑机构,构建开放协同的集群发展公共服务体系。

  专栏4 “十四五”时期中山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发展重点

  1智能家居产业集群。依托灯饰照明、五金锁具、家具等优势传统家居行业基础,加快传统家居产品智能化改造进程,重点发展智能家电、智能灯饰、智能锁具、智能安防等。力争到2024年,智能家居产业产值超5000亿元。

  2电子信息产业集群。重点发展超高清视频、新一代通信网络、集成电路、新型显示、新型材料及器件、物联网、高端软件等,推动人工智能、区块链技术应用及产业发展。力争到2024年,电子信息产业产值超3000亿元。

  3.装备制造产业集群。重点发展智能制造装备、高端医疗装备、光电装备、节能环保装备、海洋工程装备、新能源装备、新能源汽车及关键部件等。力争到2024年,装备制造产业产值超2000亿元。

  4健康医药产业集群。重点支持新药研发、高端医疗器械、基因治疗、智能医疗健康等领域发展。力争到2024年,健康医药产业产值超1000亿元。

  建设高能级产业平台。围绕“东创、西强、南育、北拓、中优”产业发展思路,全面优化产业空间布局,集中资源打造重大产业平台,按照“三年定格局、五年大突破、十年成示范”的目标,强化镇街资源统筹,创新开发管理机制,明确开发时序,精准引进现代产业龙头项目,努力建设成为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城市群重大平台的典范。实施镇村低效工业园改造工程,强力推动低效工业厂房连片改造升级。深化工业园区整合提升,建设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园区,推进园区亩均效益综合评价,创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打造一批精品“园中园”。

  增强制造业企业竞争力。实施领军企业和龙头骨干企业“双培育”计划,支持优质企业通过壮大主业、并购重组、资本运作等方式,提升产业链垂直整合能力,培育一批主业突出、竞争力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大企业大集团,到2025年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亿元级企业超1000家、十亿元级企业超100家、百亿元级企业超10家、五百亿元级企业有突破,培育一批中国制造业企业 500 强、广东省企业100强。开展规模以上企业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双培强”行动计划,推动中小企业优质发展。引导企业长期稳健经营,提升企业现代化治理水平,推动造就一批持续领先的百年制造名企。

  第二节 打造现代服务业发展高地

  构建“2+3+4”现代服务业体系。做强做优现代金融、商贸流通两大支柱型现代服务业。争取复制自贸区创新金融政策,大力招引法人金融机构和中山空白牌照、紧缺牌照类金融机构落户,积极发展新兴金融,支持本地法人金融机构做大做强。大力发展新零售,推进品牌化、连锁化、智能化发展,推动特色商圈打造新场景、新体验、新地标。重点推动商务会展、文化旅游、现代物流三大领域突破发展。规划建设翠亨国际会展中心,做强游博会、家博会、灯博会、家电展、菊花会、花木会等区域精品会展品牌,争取更多国际性、全国性、区域性会议和品牌展览活动在中山举办。推进欢乐海岸等大型文旅项目建设。支持黄圃物流园建设集铁路、水运、公路等于一体的国际物流园,依托黄圃、三角、民众等东北片区打造区域物流枢纽,促进智慧物流、冷链物流、跨境电商物流、国际物流发展,创建中国快递示范城市。加快发展科技服务、信息服务、健康服务、商务服务四大成长性服务业,逐步构建起新技术支撑、新业态引领、新模式广泛应用的现代服务业体系。

  提升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补齐生产性服务业短板,做大做强法律、会计、审计等专业服务,推动信息服务、科创服务、金融服务、商务服务、流通服务、人力资源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集群化发展。实施生产性服务业供给质量改造提升行动,支持利用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对传统生产性服务业进行改造提升,加快天集智海等生产性服务业平台项目建设。优化生活性服务业供给,积极发展现代教育、健康体育、养老育幼、休闲旅游、家政服务等社会服务,满足多样化、多层次市场需求。培育壮大服务业新经济,推动现代新技术、新工艺、新业态、新模式在服务业中广泛应用,重点支持发展平台经济、创意经济、流量经济、首发经济、共享经济、体验经济。

  强化现代服务业发展支撑。依托翠亨新区、岐江新城打造现代服务业高度集聚优化发展的两大核心战略支撑区,加快推动西北片区生产性服务业标杆区、南部片区休闲旅游示范区、火炬国家高技术开发区(产业园)服务业集聚区、中山科学城服务业集聚区等联动发展,构建“双核支撑、多区联动”的现代服务业发展新格局。积极借鉴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城市经验做法,争取在服务业扩大开放领域先行先试。推动现代服务业集聚区转型提质,强化服务业集聚区运营管理,打造一批关联度高、根植性强、影响力大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大力发展总部经济,实施现代服务业百企培育计划,培育一批现代服务业总部企业和示范龙头企业。

  第三节 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

  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瞄准智能家居、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和健康医药等重点产业链,加快建设产业共性技术平台,提升基础零部件、基础原材料、基础工艺、产业技术基础,以及质量标准和检测等基础能力水平。积极参与国家和省产业基础再造工程,组织开展国家级和省级产业基础提升重点项目。加大制造业核心基础零部件、核心电子元器件、工业基础软件、关键基础材料、先进基础工艺和产业基础技术等领域科研攻关力度,掌握产业基础关键核心技术和产业基础数据,加快项目工程化、产业化进程,支持制造业基础产品和技术首台套、首批次、首版次应用推广。实施新一轮技术改造,重点推动家电、家具、灯饰、五金、纺织等传统企业运用先进、实用技术改造升级生产工艺。

  深入实施质量提升计划。以创建质量强市为牵引,深入实施标准、质量、品牌战略,加快培育一批企业标准领跑者,树立一批质量标杆,推动企业从产品生产向品牌经营转变。实施重点产业集群贯标工程,开展重点产品与国内外标杆产品的执行标准和质量指标“双对比、双提升”,鼓励龙头企业将供应链上的中小企业纳入共同的质量、标准管理,促进质量链与产业链精准对接、深度融合。争取建设一批国家级和省级质检中心、产业计量测试中心、技术标准创新基地。深入实施商标品牌战略,支持优势企业开展商标国际注册和自主品牌国际化建设,擦亮“灯饰之都”“化妆品之都”等品牌,打造一批具有国内外影响力的中山品牌。

  提升产业链发展水平。立足产业基础优势,着眼全球产业分工协作和产业链重构,依托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加快标志性特色产业链发展,重点打造家居链、信息链、装备链、健康链等四大标志性产业链,培育壮大纺织链、美妆链、能源链等三大特色产业链。推进优势产业集群强链补链拓链,以产业链的头部企业、核心关键共性技术、先进标准、关键部件、基础材料等为重点,遴选产业链关键企业,加强产业链精准招商,提供精准对接服务,延伸产业链条,逐步实现各环节有龙头企业、关键点有核心技术。优化产业链区域布局,建立重点产业链“链长制”,以湾区城市为重点促进跨区域优势产业链联动发展。促进产业链协同创新,鼓励由产业链关键环节龙头骨干企业牵头联合上下游企业开展共性技术创新,共建实验室、研发中心、设计中心和工程技术中心,争创省特色产业集群产业链协同创新试点。

  推动产业协同融合发展。大力发展服务型制造,开展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试点工作,支持平台型企业、龙头骨干企业开展工业设计、系统集成、供应链管理等专业化服务,建设一批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平台和项目。加快对制造环节的数字赋能,拓展大规模个性化定制、网络化协同制造、共享生产平台等模式,加快建设智能生产线、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推行制造业全链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鼓励研发设计、文化创意、电子商务等服务企业,发挥大数据、技术、渠道、创意等要素优势,以委托制造、品牌授权等方式向制造环节拓展。

  第四节 加快发展数字经济

  推动数字产业化发展。巩固数字经济关键优势产业,重点发展超高清视频、智能终端、软件信息服务三大产业,推动超高清面板、芯片和整机制造、内容制作产业集聚发展,谋划布局超高清视频、智能终端、信创等产业基地,支持软件、互联网等大型企业搭建国内领先的软件开发平台。做强数字经济核心先导产业,大力推动人工智能、大数据两大产业发展,加快建设数字经济创意产业园,大力发展人工智能新药创制与精准医疗产业,培育一批人工智能独角兽企业和人工智能应用示范项目,规划建设大数据产业园。壮大数字经济前沿新兴产业,重点扶持5G、物联网、云计算、区块链、3D打印、车联网等新兴产业发展,依托火炬开发区光电装备与产品制造产业基础打造5G产业集群,引进和培育一批高性能服务器、海量存储设备等核心云基础设备制造商以及云计算服务企业,探索建设区块链政务应用创新平台,发展3D打印机及配套元器件制造业,推动面向智能网联汽车行业的创新示范产业基地建设。

  加快产业数字化转型。大力发展智能制造,推动家电、家具、五金、灯饰等传统产业走好数字化转型之路,持续完善工业互联网体系,支持小榄、南头创建智能制造示范镇,建设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园,到2025年带动2000家以上工业企业“上云上平台”。推动服务业数字化发展,发展服务贸易新业态新模式,加强金融、教育、医疗、文化、旅游、社区服务等数字应用场景建设。实施农业数字化行动,发展“互联网+农业”,建设一批省级以上数字农业示范基地,构建衔接农业龙头企业、批发市场、配送中心和农资流通企业的新农业电子商务服务体系,培育一批电商专业镇、电商专业村。

  完善数字经济生态圈。积极参与广东国家数字经济试验区建设,打造城市数字资产化试验区和产业数字化升级先行区。加快数字经济集聚平台建设,建设一批数字经济产业创新中心、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规划建设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园,建立数字经济领域全生命周期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体系,支持翠亨新区建设数字经济带。集中资源招引一批数字经济龙头企业,培育一批全国电子信息百强、软件百强、互联网百强企业,到2025年,引进数字经济领域双创团队25个,年产值超十亿元的数字技术企业达20家。

  第五章 深度参与国内国际双循环 加快融入新发展格局

  坚持统筹利用好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以扩大内需为战略基点,依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以创新驱动、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新需求,推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为全省打造新发展格局战略支点提供有力支撑。

  第一节 深入实施扩大内需战略

  持续扩大有效投资。持续优化投资结构,促进投资稳定增长,充分发挥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作用,力争“十四五”时期完成投资7000亿元,投资率提高至45%左右。围绕强弱项、补短板,推动新基建与传统基建一体谋划、协同推进,加大新型基础设施投资力度,补齐交通、教育、医疗、环境等传统基础设施建设短板,实施一批强基础、增功能、利长远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狠抓工业投资,加快推动企业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引进培育一批投资大、效益好、技术高、用地少、带动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推动工业投资成为投资增长的关键支撑。加大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力度,推动解决民间投资用地、用能、人才引进、政策配套、报建审批等实际困难,鼓励民间资本参与重大基础设施、重点产业、新型城镇化项目建设,支持民间资本加大5G 网络、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投资建设力度。

  推动消费扩容提质。顺应消费升级趋势,以有效需求引领带动高质量供给,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围绕居民吃穿用住行和服务消费升级,促进消费向绿色、健康、安全发展,重点激发信息、文旅、康养、家政、体育等领域消费,促进汽车消费优化升级,激发传统消费潜力。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大力培育新型消费,拓展5G终端、智能家居、可穿戴设备、智能网联汽车等信息产品和在线教育、医疗、交通、文化、娱乐等信息服务消费,培育定制消费、体验消费、共享消费、“智能+”消费、直播带货等消费新模式,探索发展智慧商店、智慧餐厅等新零售业态,促进服务消费新模式、新场景普及应用,推动线上线下融合消费双向提速。高标准优化布局城市商圈,加快翠亨新区北塔综合体、岐江新城富元108等大型商业综合体建设,打造具有影响力辐射力的地标性商圈。大力发展夜间经济,改造提升孙文西路步行街等特色街区。推动传统商圈改造提升,完善促进消费的体制机制,优化提升消费领域基础设施,健全产品和服务质量标准和信用体系,加强产品质量监管,强化消费者权益保护,营造良好消费环境。

  第二节积极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

        拓展产业发展腹地。积极参与粤港澳大湾区、省“一核一带一区”及都市圈建设,加强与周边城市战略对接、协同联动,推动优势产业链条向粤西地区延伸。发挥中山制造优势,增强与京津冀、长三角、成渝等先进地区和城市在科技、产业、人才、教育、环保、旅游等领域合作,支持企业优先布局国内,有序开展产业共建。落实对口支援、对口合作、对口帮扶和扶贫协作工作,深化援受两地交往交流交融,扎实推进产业合作、合作园区建设和人才交流。创造公平可预期的市场环境,引导更多国内先进企业、创新机构、资金资本、高层次人才来中山发展。

        开拓国内销售渠道。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同时注重需求侧管理,构建关键环节、关键领域、关键产品、关键原料的产业链国内闭环体系,加强中山货优质品牌建设,增强供给体系对国内需求的适配性,扩大中山产品对外销售。依托家电、家具、灯饰、五金、服装等产业集聚、产品终端化优势,探索以“中山制造”统一形象打造线上展会平台,培育一批特色突出、示范性强的直播基地。支持外贸企业出口转内销,引导外贸企业结合国内需求积极转型、搭建内销渠道。推动出口产品转内销标准转化与内销产品认证体系对接,将同线同标同质使用范围扩大到一般消费品、工业品领域。健全售后服务体系,探索“互联网+智能售后”模式。统筹推进现代流通体系硬件和软件建设,有效整合物流基础设施资源,完善城乡物流配送体系,推动构建新型物流运营平台和信息平台,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物流企业。

第三节 提升对外开放水平

        培育外贸发展新优势。加快打造高能级外贸发展平台,推进跨境电商综试区建设,高标准规划建设跨境电商产业园,争取翠亨新区纳入广东自贸区扩区范围,推进药品进口口岸建设,积极申报综合保税区,做强古镇灯饰、小榄锁具、南头家电、沙溪休闲服装等国家和省外贸转型基地。持续优化外贸结构,扩大机电产品出口,推动加工贸易企业由OEM(原始设备生产商)向ODM(原始设计制造商)、OBM(原始品牌制造商)转型,鼓励先进设备进口。大力发展外贸新业态新模式,推进服务贸易创新发展,完善市场采购平台建设。优化通关环境,完善口岸布局和建设,深化智能通关改革,推动港口通关提速降费。

        优化国际市场布局。谋划用好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中欧投资协定等重大机制,深化与重点国家和地区的务实合作。继续深耕发达经济体等传统市场,争取更多商品进入欧美发达国家中高端市场、大型商家供应链体系。大力拓展“一带一路”沿线新兴市场,加快境外展销平台布局建设,提高出口产品在中东欧、金砖国家、东盟等新兴市场的占有率。办好用好重大国际会展活动,精心组织企业参加高交会、中博会、文博会、海博会、海丝博览会等国内重点展会,支持企业参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展会。推动与重点国家和地区官方、民间各领域交流合作,拓宽国际“朋友圈”。加强金融机构对外贸企业信贷支持,扩大出口信用保险规模和覆盖面,鼓励银行保险机构创新支付结算、融资、关税保证保险等贸易金融产品服务。

        增强全球资源配置能力。深化全球精准合作,瞄准世界500强企业、隐形冠军企业、央企和大型民企开展精准招商,引进项目、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为重点,高水平建设境外经贸合作区,鼓励企业通过设立境外分支机构、零售网点、售后维修服务网点、公共海外仓、仓储物流基地等模式就近供货,支持企业组团“出海”,形成覆盖全球主要市场和国内重点区域的销售网络。优化家电、家具、灯饰、五金、服装等优势产能全球布局,支持企业将研发设计、高端制造、营销管理总部等环节留在中山。支持外资企业升级发展,实施本土跨国公司培育工程,支持本土企业带动装备、技术、标准、认证和服务“走出去”。探索设立境外企业服务中心,增强商事综合服务能力。

第六章 坚持全面深化改革 增创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新优势

        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第一节 加大形成有效市场改革力度

        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全面完善产权制度,依法保护国有资产产权、自然资源资产产权、民营经济产权、农村集体产权等各种所有制经济产权,完善新领域新业态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建立健全现代产权制度。全面落实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建立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信息公开、第三方评估等机制,定期评估、排查、清理各类显性和隐性壁垒,推动“非禁即入”普遍落实。全面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健全公平竞争审查抽查、考核、公示制度,完善第三方审查和评估机制,定期清理废除妨碍全国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存量政策,加强和改进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执法,进一步营造公平竞争的社会环境。

        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创新全市招商引资“一盘棋”机制,强化市级统筹重大平台招商,建立招商容错机制和奖惩机制,探索市场化招商模式。深化项目投资审批制度改革。推动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领域特许经营,探索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新路径。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引入优势金融机构合作设立基础设施投资基金、产业投资基金、城市更新基金。支持符合条件的基础设施、重大产业项目等申请中央预算内投资、债券资金、专项建设基金、产业投资基金、创业投资基金等。

        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强化资本投资运营、产城建设发展、现代城市服务运营三大功能。统筹整合国有资产资源,探索“大国资”运作机制,加快市属国有资本布局优化、结构调整和战略性重组,推动“零散碎弱”业态重构,大力培育文化传媒、新能源、食品三大板块优质资源。组建科创集团,盘活国有金融控股公司所持有的产业基金,加快组建重大产业基金,提升投融资能力。积极稳妥分层分类深化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提高国有资本证券化率,打造大湾区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旗舰型国企。健全管资本为主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试点推进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改革,促进国有资本所有权与企业经营权分离,推动国有资本市场化运作,发挥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平台作用。规范镇街公有资产管理,推动镇街集体企业建立健全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做大做强镇街集体资产。

        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创新民营企业服务模式,完善对民营企业全生命周期的服务模式和服务链条。完善促进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展的法律环境和政策体系。健全以公平为原则的产权保护制度,全面依法平等保护民营经济产权,依法严肃查处各类侵害民营企业合法权益的行为。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畅通政企沟通渠道。弘扬企业家精神和工匠精神,实施“名家”工程,开展新生代企业家培养计划,培育一批具有世界眼光和新时代前瞻战略思维的知名企业家队伍。

第二节 完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

        提升土地资源利用效率。深化土地管理制度改革,优化土地出让和供后监管机制,加大闲置土地整治、收储力度,到2025年新增、整理和盘活工业用地超45平方公里。坚持先地下后地上思路,推动地上地下空间立体开发利用。创新产业用地供应模式,探索推进“标准熟地”招商项目用地出让。建立健全覆盖低效用地升级改造全流程政策体系,允许通过建设用地区内平衡方式调整用地布局,连片提升改造低效用地。创新“三旧”用地开发激励机制,支持盘活利用存量工业用地,探索解决规划调整、土地供应、收益分配、历史遗留用地问题。探索建立违法建设用地快查快处机制。

        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水平。完善现代金融机构体系,吸引境内外金融机构到中山设立子公司、功能性总部或分支机构,规范发展创业投资、股权投资机构。探索在翠亨新区打造湾区金融发展集聚区。积极引入开发性金融、保险机构、港澳投资者等资金,支持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探索设立产业投资母基金,创新发展供应链金融,支持企业上市上板。引导银行机构建立适应中小微企业特性的融资信用评价体系,完善政策支持、风险补偿等机制,推动普惠金融发展。创新金融服务模式,缓解企业过桥融资压力,鼓励开发和推广银行续贷产品、小微企业贷款保证保险产品。

        加快培育数据要素市场。深化“数字政府”建设,组建数据资产公司,建设政务大数据中心,优化经济治理基础数据库,加快推动部门间数据共享交换,提升大数据等现代技术手段辅助治理能力。加强数字社会建设,提升市民数字技能,实现信息服务全覆盖。提升社会数据资源价值,培育数字经济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支持构建农业、工业、交通、教育、安防、城市管理、公共资源交易等领域规范化数据开发利用的场景。发挥行业协会商会作用,推动人工智能、可穿戴设备、车联网、物联网等领域数据采集标准化。加强数据资源整合,提高数据质量和规范性,丰富数据产品。完善信息安全基础设施,加强政务数据、企业商业秘密和个人数据保护。

        推进要素价格市场化改革。完善主要由市场决定要素价格机制,引导市场主体依法合理行使要素定价自主权,推动政府定价机制由制定具体价格水平向制定定价规则转变。完善全要素价格调查和信息发布制度,完善要素市场价格异常波动调节机制。健全要素市场运行机制,落实要素交易规则和服务体系,实施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行动。健全创新激励和保障机制,构建充分体现知识、技术等创新要素价值的收益分配机制,完善科研人员职务发明成果权益分享机制。

第三节 建设服务型高效有为政府

        优化政府职责体系。优化市直管镇体制机制,推动翠亨新区与南朗镇、火炬开发区与民众镇统筹发展,适时优化行政区划。推进开发区体制机制创新,深化镇街体制改革成果,全面推进基层综合执法体制改革。推进事业单位改革,优化编制资源结构。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建设职责明确、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体系。健全重大政策事前评估和事后评价制度,畅通参与政策制定的渠道,提高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水平。理顺市镇权责关系,推动治理重心下移,对直接面向人民群众、量大面广、由镇街服务管理更方便有效的各类事项,依法授权或委托调整给镇街。推进统计现代化改革。深化行业协会、商会和中介机构管理机制改革。

        深化营商环境综合改革。以全流程不见面、零跑动、电子智能化审批为目标,高标准实施政务服务能力提升工程,持续开展政务服务能力对标和政策对标。全面对标深圳等先进城市,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深化政务公开。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探索企业开办全环节、全链条无人工干预智能审核。优化公共设施接入服务,建立政务与水电气接入服务深度联动机制。优化不动产办理登记,探索扩展不动产登记“秒批”业务情形。优化纳税服务,精准智能推送减税降费政策。推进政策兑现“一门式”办理,开发覆盖咨询、受理、审核、督办、拨付等环节的政策兑现服务信息系统。实施涉企经营许可事项清单管理,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对新产业新业态实行包容审慎监管。完善稳企安商长效机制,健全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制度,探索打造综合性企业服务平台。

        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完善诚信建设长效机制,推进信用信息共享,建立完善公共信用信息向市场主体有序开放机制。实施“信易+”工程,完善和推广“信易贷”“信易游”“信易批”等模式,拓展创新社会化、市场化守信激励应用场景。推行信用承诺制,开展“信用+大数据”精准监管综合评价,全面推进信用分级分类监管,建立健全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加强守信激励,依法依规开展失信惩戒,建立健全信用信息查询嵌入行政审批流程机制,完善失信主体信用修复机制。加强信用数据安全防护,强化信用数据治理,提高公共信用信息规范性、准确性、完整性。

        加快建立现代财税制度。探索市镇财力科学配置和动态调整机制,建立与镇街贡献相匹配的财政激励机制,激发镇街发展活力。加大财政资金统筹力度,强化中期财政规划管理,全力支持市重点产业、重点项目、重大平台建设。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推进财政支出标准化,以“制度+技术”方式加强镇街预算管理指导。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增强基层公共服务保障能力。加强税源培植涵养,完善建筑业税收管理,多渠道培育挖掘财税潜力。加强政府债务管理,依法构建管理规范、责任清晰、公开透明、风险可控的政府举债融资机制,推进地方政府债务常态化监测。

第七章 提升城市功能品质 增强城市发展承载力吸引力

        围绕塑造湾区一流城市形象,大力提升城市功能品质,构建高品质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面向未来的现代化基础设施,增强城市发展承载力吸引力。

第一节 高标准塑造现代化都市形象

        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全域谋划国土开发格局,系统重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合理控制开发强度。围绕融入都市圈建设和差异化定位,高标准规划建设岐江新城、翠亨新区,推动南部新城规划建设,强化高端服务功能,打造高度集约化、品质化、国际化的现代都市核心区,吸引高端服务业和高端人才集聚。围绕全市战略布局,大力推动城市更新,重点推动重大产业平台、城市重要门户、重大基础设施、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等地区改造,加强城镇老旧小区改造,规划建设一批有吸引力的高品质片区,促进建成区向现代都市区转型。强化城市设计对建筑的指导约束,加强体育馆、博物馆等超大体量公共建筑、超高层地标建筑,以及自然生态、历史人文、景观敏感等重点地段的设计管理。整体提升城市空间立体性、平面协调性、风貌整体性和文脉延续性,形成丰富立体的城市天际线,体现城市地域特征、城市精神和时代风貌。

        彰显城市魅力特色。依托依山、沿江、滨海的城市地理特征,打造“一芯、一脉、一链、多廊多点”的魅力空间体系。加大五桂山保护力度,合理精细开发文化旅游资源,打造“山居”主题生态旅游休闲精品空间。全面提升岐江河“一河两岸”建设品质,推动沿线功能升级与城市更新,展现山水相依的城市特色风貌。挖掘翠亨新区、南朗滨海风景元素,建设串联魅力空间的滨海公路。打造历史文化风貌区,以中心城区的石岐旧城区、南区沙涌和火炬开发区沙边村为核心,突出历史风貌特征,挖掘文化内涵,丰富公共活动,形成网络化的历史文化体验路径。高质量建设碧道工程,到2025年底前建成碧道347.3公里,形成以岐江新城和翠亨新区为核心的“两核六廊”生态碧道空间格局,展现东部、西部、中部、北部不同的自然、历史、人文等区域特色。

专栏5 “十四五”时期中山碧道建设工程

部:依托横门水道和南朗沿海地带等,计划建设环湾滨海碧道廊56.8公里,展现中山“红树林湿地自然生态和湾区国际滨海都市”特色。

西部:依托西海水道、磨刀门水道等,计划建设西江生态田园廊(岭南田园水乡碧道)84.4公里,展现中山“大江大河、田园生态、岭南水乡”特色。

中部:依托岐江河等,计划建设精品活力都会廊70.2公里,展现中山“历史文化遗产、休闲娱乐活动、总部经济中心”特色。

北部:依托小榄水道、鸡鸦水道、洪奇沥水道等,计划建设小榄生态廊道、鸡鸦生态廊道、洪奇沥生态廊道共155.9公里,展现中山“菊文化、高端制造、沙田水乡”“郊野景观、自然生态”“现代智能制造、城郊风貌”特色。

        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完善市民化推进机制,扩大居住证附加的公共服务范围并提高服务标准和便捷度,有序吸纳外来常住人口。完善区域协调发展体制机制,以功能区思维推动镇街一体化发展,统筹推动交通互联、财政体制、城市建设、社会管理等一体谋划,构建强中心、组团式、网络化、生态型的市域空间总体布局。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推动小榄、三乡开展以中心镇为重要载体的城乡融合发展省级试点。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体系,推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建立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规划建设和运行管护机制,推进城乡水、电、路、气、信息、物流、垃圾、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统筹布局和共建共享。提升镇街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水平,构建镇村一体的生活圈、服务圈、商业圈。

第二节 提升高端公共服务能力

        布局高端公共服务设施。加强人口发展战略规划研究,统筹优化、科学布局公共服务资源。立足建设国际化现代化创新型城市,对接粤港澳大湾区与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特色化建设高端体育、文化、教育、医疗设施,全面升级市级综合服务设施,构建面向湾区的高端化公共服务体系。重点谋划未来城市新区公共服务设施布局,对标国内外先进城市,整体规划建设一批适度超前、与区域功能定位匹配的高端公共服务设施,打造面向湾区的一流公共服务中心。

        扩大高端公共服务供给。高水平建设中山科技大学和澳门科技大学(中山),推进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转设,提升广东药科大学中山校区等高等院校办学水平,支持有序发展优质民办学校,研究建设国际教育合作试验区和粤港澳教育培训基地。加快建设湾区国际医疗城,对接世界一流高端医疗资源、医疗技术和服务理念,推动深中共建一批区域医疗联合体,打造湾区高品质医疗服务集聚区。实施名院名科名医荟萃工程,布局建设一批三甲医院和特色专科医院,建设国际化标准的健康管理中心。高标准建设大湾区博物馆、翠湾文化艺术中心等一批具有影响力的标志性公共文化设施,谋划推动东升熊猫棒球馆、马鞍岛自行车赛道、南朗水上运动中心等特色体育设施建设,打造世界级锦标赛举办地、国家级大型特色体育赛事中心等高水平体育设施。

        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加快建设中山“城市大脑”,整体推进全市信息基础设施和系统平台建设,努力打造中型智慧城市样板。推进城市公共设施与5G 网络、物联网、传感技术融合建设,建设智慧中山感知网络信息采集平台,系统化部署城市数据采集智慧感知节点网络。鼓励镇街开展示范项目建设,实施翠亨新区智慧城市二期工程,基于“端+网+库+图+云”的总体架构,逐步实现基础设施智能化、政务高效协同化、公共服务普惠化、社会管理精准化、城市生活宜居化、产业发展高端化。推进智能交通灯、智能潮汐车道、智能停车引导、智慧立体停车等智慧治堵措施广泛应用。

第三节 建设面向未来的现代化基础设施

        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建设广覆盖的新一代网络基础设施,高标准规划建设5G基站、算力中心、工业互联网,高水平建成全光网城市。建设数据智能基础设施,强化以“筑基”为核心的大数据平台顶层设计,推进数据中心从“云+端”集中式架构向“云+边+端”分布式架构演变,加快形成技术超前、规模适度的边缘计算节点布局。布设新型终端,推动智慧停车系统网络、充电网络等设施与边缘计算融合,建设低能耗、低时延、高覆盖的城市边缘计算中心网络。赋能传统基础设施,鼓励数字经济领域的孵化器、创新平台、众创空间、产业园区等数字化转型基础设施建设,推进能源、交通、城市、物流、医疗、教育等领域的传统基础设施数字化、智能化升级。

专栏6 “十四五”时期中山数据基础设施建设重点

1促进数字化基础设施升级部署全光网建设,推进以5G为核心的移动通信网络规模商用和基于IPv6的下一代互联网规模部署,实现信息基础设施快速演进升级。加快宽带网络优化升级,扩大5G网络覆盖面,大力实施宽带网络光纤化改造,加快建成高速畅通、覆盖城乡、服务便捷的网络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

2加强数据载体建设。加强中山大数据中心(IDC)等载体建设,鼓励绿色节能技术推广应用,开展虚拟化、弹性计算等应用技术研发,提升数据计算、存储和智能处理能力。优化云计算基础设施布局,规范发展云化市场服务体系,促进内容分发网络与移动互联网、云计算融合发展。依托国家超级计算广州中心中山分中心,开展在智能制造、新能源、智慧城市、智能家居、生物医药等领域的应用,实现超算赋能行业发展。

3建设先进计算中心。围绕智能家居的工业设计、虚拟仿真、芯片方案、算法应用、产品智能化、云平台支撑等需求,建设智能家居先进计算中心,创新商业模式,推动智能家居产业向上游延伸,逐步增强芯片设计与应用能力,提高产品技术水平,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加快建立智能家居产品解决方案支撑平台,聚集形成产品智能化数字化解决方案、算法应用的服务生态。推动边缘计算、区块链等新技术在智能家居的产业化发展,推进柔性制造与个性化定制(C2M)模式的智能家居产品示范场景建设。

4推进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推动工业互联网公共服务平台体系建设,鼓励开放技术标准,对接全生命周期公共技术服务平台资源。引进知名企业,围绕家电、灯饰、锁具、板式家具、服装、美妆等产业需求,建设综合性、行业性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开展企业内外数据汇聚和建模分析,打造数据驱动的制造业新业态。举办工业互联网APP创新大赛,培育和引进技术与模式领先的工业互联网服务资源池企业。

        构建现代能源体系。加强电力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永安电力、粤电中山三角天然气热电冷联产、大涌天然气热电冷联产等骨干电源项目及东升-港口片区等分布式能源站项目建设,巩固市级和区域主网架,加快智能电网建设,建成清洁、高效的电力生产供应体系和智能化输配电网络。强化天然气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天然气管道珠中江干线项目(中山段)建设,完善城镇燃气管网建设,2025年全市天然气利用量达到70亿立方米。大力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推进分布式光伏、太阳能热利用、垃圾焚烧发电等领域重点建设项目,支持翠亨新区建设基于“互联网+”的多能互补新能源利用示范工程。推进新能源汽车供能设施建设,规划建设充电、加气、加氢设施,到2025年新建加氢站15座、新建改建充电站或综合站150座。

        完善水利基础设施网络。实施大湾区堤防巩固提升工程(中山),推进中珠联围(坦洲段)海堤达标加固、翠亨新区滨河整治水利等重点工程建设,全面提升防洪潮能力。实施病险水库(水闸)除险加固,完善小型水库标准化管理,消除工程安全隐患。加强山洪灾害防治,重点实施妈坑水库截洪沟工程等工程。推进供水取水口优化整合,新建输水管线40公里。建设生态海堤,提升沿海地区抵御台风、风暴潮灾害能力。强化流域防洪预警预报及调度,提升超标准洪水应对能力。建立健全监管体制机制,强化江河湖库、水资源、水旱灾害防御、水利工程运行、水土保持等重点领域监管,提升涉水事务监管水平。

专栏7  “十四五”时期中山取水口迁移工程

1古镇取水口迁移工程。为古镇输送供水原水,保障古镇饮用水安全。取水泵站规模19.8万立方米/天,输水管道DN(直径)1600,长约12公里。

2南头(黄圃)镇取水口迁移工程。为南头、黄圃输送供水原水,保障南头、黄圃饮用水安全。取水泵站规模24.2万立方米/天,输水管道DN1800,长约6.3公里。

3东升取水口迁移工程。为东升输送供水原水,保障东升饮用水安全。取水泵房设计规模14万立方米/天,新建DN1400原水管道,长约13.5公里。

4大丰水厂取水口迁移工程。为中心城区、火炬开发区、翠亨新区输送供水原水,保障6个镇街饮用水安全。新建取水泵站规模88万立方米/天,新建输水管道DN2000两条,长约8.4公里。

        提高市政基础设施承载能力。建设海绵城市,推进海绵型绿地系统、海绵型道路与广场、海绵型小区与建筑建设,增强城市防洪排涝能力。加快构建多层次多功能消防救援体系,布局建设消防救援站,推进市镇两级战勤保障中心和装备物资储备库建设,加强森林消防应急队伍建设,推动消防救援队伍向全灾种综合救援转变。有序开展综合管廊建设,重点推动翠亨新区、岐江新城和各类成片开发区域建设地下综合管廊,推进城区高压线迁移、埋地(入廊),推进老旧小区水电气及二次供水设施改造。加快停车设施建设,以居住区、大型综合交通枢纽、城市轨道交通外围站点、医院、学校、旅游景区等为重点,通过内部挖潜改造建设停车场,增建公共停车场。

第八章 激发文化创造活力 建设高品位文化强市

        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定文化自信,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促进满足人民文化需求与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打造大湾区人文地标城市、高品位文化引领型城市。

第一节 提高城市文明程度

        汇聚精神力量。深入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教育,健全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工作体系,筑牢信仰信念思想理论根基。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推广使用“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加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强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深入开展中国梦教育、国情教育和形势政策教育,引导干部群众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大局观、角色观。传承红色基因,推进烈士纪念设施建设修缮,加大红色遗址保护建设力度,加强珠江纵队司令部旧址、杨殷故居等红色资源保护开发,依托党群服务阵地建设党建主题公园,打造各类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加强意识形态工作,维护意识形态安全。

        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探索实践项目“中心、所、站”三级贯通、密切联动的工作机制。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以先进模范引领道德风尚,精心选树道德模范等先进典型,广泛宣传先进事迹,形成德者有得、好人好报的价值导向。提倡艰苦奋斗、勤俭节约,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推动职业素质提升。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深化家庭文化活动,抓好优秀家风家训的传承和宣传。弘扬诚信文化,推进诚信建设,加强诚信缺失突出问题治理。

涵育公共文明。巩固提升文明城市创建成果,高标准实施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提质工程,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推动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校园、文明家庭建设取得新突破,打造一批文明创建示范点。实施全民文明礼仪教育养成行动,加强涉政务、商务、服务、社交等方面文明行为规范养成和文明礼仪教育。健全志愿服务体系,建立完善志愿服务长效机制,广泛开展志愿服务关爱行动。加强网络文明建设,发展积极向上的网络文化,营造清朗网络空间。

第二节 擦亮特色文化品牌

        传承创新优秀历史文化。挖掘弘扬孙中山文化资源,建设孙中山研究交流中心。发挥翠亨新区海峡两岸交流基地作用,打造海峡两岸中山论坛交流平台。推动香山名人先贤文化工程建设,深入梳理香山名人资源,建设香山文化名人馆,策划出版“中山大文史”系列图书。充分挖掘孙文西路步行街、沙涌等历史文化街区的时代价值,整合碉楼、骑楼等建筑文化资源,打造湾区特色文化街区。健全文物保护体系和利用模式,实施文物保护固本提升工程,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文物保护,支持企业开发文化创意产品,扶持民办博物馆发展壮大。加强岐澳古道开发利用,建设岐澳古道“遗址公园”,打造岐澳古道旅游品牌线路。深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模式,推动民间艺术传承和创新发展。大力开展“校园文化”创建,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

        丰富拓展中山侨乡文化。加强与中山海外乡亲联络互动,办好华侨活动日、世界中山同乡恳亲大会、中山侨界交流洽谈会、华侨华人中山文学奖等活动,设立华侨华人文化研究与交流中心,打造中山特色华侨文化品牌。开展侨房资源、侨捐项目普查,统筹推进南区上塘、恒美、沙涌、竹秀园和南朗左步村以及石岐龙母庙街、永安里等片区侨房、侨捐项目保护,打造华侨文化保育活化示范区。创建一批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传播华侨文化,讲好中山故事。通过侨界推介中山特色和优势文化创意、文化旅游产业项目和产品,加快文化产业“引进来”和“走出去”。实施大湾区青年文化交流(中山)行动计划,推动粤港澳青少年游学基地建设,办好中山侨界青年创新创业大赛,拓展与港澳青少年文化交流渠道。

第三节 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体建设,完善城市级、片区级(镇街)、居住区级和社区级四级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推进规划馆、科学馆、新美术馆、西北组团文体艺术中心、工人文化宫、青少年活动中心、妇女儿童中心等重点工程建设。推进图书馆、文化馆、方志馆总分馆等服务体系建设。推动媒体深度融合发展,强化媒体舆论宣传阵地建设,健全社会舆情引导机制。实施公共数字文化工程,推广“中山文旅云”平台应用,建成支撑全市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础信息架构平台。完善文旅志愿服务管理机制,打造文化旅游志愿服务品牌。

        扩大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挖掘整合本土历史文化资源、红色文化资源、文旅产业资源,打造特色公共文化服务品牌,提升公共文化服务品位和社会影响力。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健全群众文化需求征集机制和群众文化需求信息分析应用机制,开展“邻里文化家”等文化惠民工程,完善“你点我送”服务机制,探索开展社群运营服务项目。加强文艺精品创作,建立重点文艺项目库,实施文艺作品质量提升工程。推动群文创作艺术普及,建立艺术普及服务联动机制,打造艺术普及培训平台。积极参与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交流合作,精心组织文化艺术活动,协同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公共文化服务平台。推进法治文化阵地建设。

        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活力。深化文化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改革,优化公共文化机构管理运行机制。提升公共文化机构融通发展水平,完善公共文化服务联盟运作机制,探索多个公共文化主体协同运作服务项目。促进公共文化与文旅消费融合发展,推动各镇街开展文旅消费试点,鼓励建设集公共文化场馆、文创商店、特色商店、小剧场等多业态融合设施。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投入公共文化建设或运营项目,推动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建立公共文化服务突出贡献人物和项目激励机制,评选一批公共文化服务示范镇(街)、示范项目等。

第四节 推动文化产业繁荣发展

        优化文化产业发展布局。以岐江新城、翠亨新区为依托,力争引进百亿级文旅项目落地,打造文化产业增长极。串联“大5A”孙中山故里旅游区、岐澳古道、郑观应故居等名人文化旅游资源,建设伟人故里古驿道文旅带。挖掘孙文西路历史文化街区、环铁城古建筑群等岐江两岸历史文化资源,推进沙涌历史文化街区建设,打造大香山铁城文旅带。立足文化产业基础,推动影视产业发展,培育发展一批文化产业集聚区。加快文化产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支持文化产业孵化平台建设,大力发展影视传媒、动漫游戏、创意设计等高附加值、高牵引力业态,打造文创产业高地。

        做大做强优势文化产业。打造优势文化产业集群,重点建设广东(中山)游戏游艺文化产业城、中国(大涌)红木文化博览城、华艺灯饰文化产业园等特色文化产业园区,优化特色产业园区投融资、创新、人才等综合配套服务。提升工业产品文化附加值,推动印刷包装、工业设计等行业注入更多文化元素。深挖中山美食文化内涵,探索美食品牌化、集团化、社会化经营,擦亮“中国粤菜名城”金字招牌。构建中山文化产业“品牌矩阵”,在全市文化产业体系中打造代表性城市品牌、标志性项目品牌、典范性企业品牌和特色性专业品牌。全面繁荣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积极推动市属国有文化企业资源整合。

        促进文化融合创新发展。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加快建设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打造孙中山故里、岐澳古道、环铁城三大文化遗产旅游圈,以及孙中山、岐澳古道、红色文化、华人华侨四大主题精品文化遗产游径,打造一批文旅综合体。依托特色文化旅游资源,打造粤港澳“一程多站”旅游精品路线,参与粤港澳大湾区文化遗产游径建设。推进文化科技深度融合,创新文化创作生产传播消费的平台和渠道,重构文化生态、场景和发展模式,创建省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培育一批文化科技骨干企业。

第九章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提高城乡融合发展水平

        坚持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第一节 发展富民兴村产业

        优化乡村振兴发展格局。统筹优化乡村生产生活生态空间,聚力打造西江水乡生态振兴带、鸡鸦-小榄-横门乡村产业振兴带、岐澳古道乡村文化振兴带。以西江中山段水系为纽带,串联古镇、坦洲等镇及村居,打造展示西江两岸水乡绿色发展、引领乡村生态振兴的示范带。以鸡鸦水道、小榄水道、横门水道为纽带,串联小榄、南朗等镇街及村居,打造推动传统工业镇村转型升级的乡村产业振兴示范带。以岐澳古道为纽带,串联西区、三乡等镇街及村居,打造展示近现代侨乡文化、红色文化、香山文化、古道文化的乡村文化振兴示范带。坚持科学规划引导,分类推动城郊融合类、集聚提升类、特色保护类村庄建设发展。

  图片4.png

图4  中山市乡村振兴发展带规划示意图

        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守永久基本农田,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推进高标准农田提质改造,提高农业良种化水平,稳定粮食生产能力。坚持质量兴农、品牌强农、绿色兴农,做强做优水产、花木、特色水果等传统特色优势农业,大力培育东升脆肉鲩、黄圃腊味、神湾菠萝、三乡塘敢萝卜、三角生鱼等特色农产品品牌,建立健全农产品全产业链安全风险管控机制,推进农业资源利用节约化、生产过程清洁化、废弃物利用资源化、产业链条生态化。加大农业科技支撑,以花卉苗木、蔬菜、水果及水产为重点,推进现代农业科技园区、示范基地建设,建立多元主体新型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打造一批农业物联网示范基地。推动农业数字化升级,建设覆盖农业全产业链条的数字农业试验区。

        加快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全面整合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资源,布局发展生态农业、民俗民风、古村遗迹、岭南水乡等主题游,打造乡村休闲度假、生态农庄观光、农事互动参与、古村文化体验、现代农业展示等休闲农业品类,打造一批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镇、示范点、精品线路、农业公园,推动农业与文旅资源串联成珠。推动“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富民兴村产业建设,支持黄圃创建国家农业产业强镇,提升横栏花木、东升脆肉鲩等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水平。健全现代农业经营体系,支持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壮大。

专栏8 “十四五”时期中山农业农村现代化重点工程

1农业全产业链数字化建设工程。推动农业生产、经营、市场等环节的基础设施数字化建设,构建覆盖优势农产品的全产业链大数据服务体系。提升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推广面向小农户的实用轻便型装备和技术,应用智能技术探索开展无人机作业。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应用,推动禽畜和水产养殖管理智能化。完善并提升益农公共服务平台各项服务功能,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为主导的产业与优势农产品市场营销深度融合。

2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工程。推动现代农业产业园发展成高质量乡村产业集聚平台,做大做强现有农业产业园,鼓励发展小而精、小而特、小而高的现代农业产业园,构建梯次发展格局。探索推行“园长制”、园区公司化经营管理,鼓励和支持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以共同出资、相互持股等方式参与园区建设,充分发挥各类农业行业协会在标准建设、品牌打造、产销对接、人才培育等方面的作用,构建园区共建、资源共享、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发展模式。

3农产品品牌打造工程。推广标准化生产技术和生产标准,重点围绕蔬菜、水产等优势农产品,建设一批标准化种养和加工基地,参与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工程建设。搭建农产品产销云平台,组织参加各类农产展会、产销对接会,鼓励有条件的农业企业外出参展。定期举办花木、水果、水产畜禽等特色农业论坛、展览、博览会,提升规格和层次,利用美食节、农民丰收节等节庆活动推介中山特色农产品、农业公园和休闲农业项目。

4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工程。编制集体经济转型发展规划,制定镇-村两级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行动计划,探索采取全域综合利用模式,以片区、产业集群为单位,统筹利用涉农土地资源,探索推动各镇街建设以村集体经济为主导的镇级统筹平台,引导村集体经济抱团发展。推动村级资源集聚,创新性运用赎买、征收、土地反承包等方式促进资产资源集约化经营,鼓励各镇街和村集体对整合的资产资源统一规划、统一经营、统一管理。建立健全城乡统筹的基本公共服务经济投入机制,重点支持农村生产设施的建设、管理和维护,减轻村集体公共服务负担。

5农村人才培育工程。全面建立职业农民制度,探索开展职业农民职称评定试点,引导农村实用人才向专业化、职业化发展。整合农村电商优势资源,面向党政干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返乡创业者提供全方位、实操型研修、培训服务。组织开展农村青年电商人才孵化培训班,培养优势农产品线上营销人才。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队伍建设。

第二节 全域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优化提升乡村风貌。强化农村规划设计管控,鼓励农民集中建房,合理布局农村生产、生活和生态用地鼓励村民盘活宅前屋后闲置土地,因地制宜打造小菜园、小果园、小花园、小公园“四小园”。贯通南朗崖口-左步-冲口-榄边田园风光、公社遗风、宗祠庙宇忆乡之路,推进三乡古鹤-西山-前陇-塘敢-雍陌、坦洲新前进-合胜-安阜-裕洲-新合-坦洲村、南朗镇左步-冲口村-濠涌-榄边村、五桂山桂南-龙塘-长命水村、横栏三沙-五沙-六沙村等美丽乡村连片示范带建设,打造沿西江水道、小榄水道、鸡鸦水道、洪奇沥水道四条乡村型生态廊道。建设一批示范点,以点带面全域加强美丽乡村建设。深入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持续推进“厕所革命”、垃圾污水处理、村容村貌提升,完善乡村基础设施,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加强传统村落保护。保护活化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加强南朗翠亨村、榄边茶东村、左步村以及三乡雍陌村、黄圃鳌山村、板芙里溪村、大涌安堂村、南区曹边村、火炬开发区大环村等历史名村保护,鼓励有条件的村落建设村史馆,开辟文化旅游线路。重塑乡村文化生态,推动崖口飘色、小榄菊花、中山醉龙等特色文化元素融入乡村公共空间、公共设施和景观营造。开展乡村文化振兴行动,大力发展乡村特色文化产业,推进五桂山沉香、黄圃腊味、小榄刺绣、小榄荼薇花制品等传统工艺传承利用,开发醉龙舞、咸水歌、沙溪鹤舞、黄圃麒麟舞、三乡木偶戏等民俗表演。

第三节 深化农村综合改革

        推动农村土地管理改革。探索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探索实施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探索开展面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精准化土地流转管理服务,健全农业专业化社会化服务体系。探索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有效分离形式,巩固和运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成果,鼓励在土地经营权融资担保、农业保险、农业补贴、耕地轮作休耕、乡村产业规划编制等多领域应用承包地确权成果。建立土地征收公共利益用地认定机制,缩小土地征收范围,盘活存量集体建设用地。

        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完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认定和管理制度,探索在家庭户内部进行股权再分配等制度性改革,推动集体成员动态管理和股权静态管理相衔接。健全农村集体内部管理制度,推动集体经济组织完善治理结构,健全重大事项决策、组织章程、运营管理、资产监管、民主监督、收益分配等各项制度。推动农村集体经济多元发展,探索以出租、合作、入股等方式盘活利用闲置资源,加快推进村集体旧厂房联合促改和整治提升,改造提升集体物业,推动集体物业、厂房、旧工业区改造为高科技产业园、创意产业园、科技企业孵化器等新型经济项目。完善农业大镇利益补偿机制,发展农业保险,提高主要粮食作物种养积极性。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持续推进东西部协作和定点帮扶,保持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及时对基本生活出现严重困难户开展定期检查、动态管理,分类分层及时纳入帮扶政策范围,实行动态清零。强化扶贫资金支持,加强扶贫项目资金资产管理和监督,保持财政投入力度总体稳定。

第十章 厚植绿色发展优势 彰显美丽宜居城市新魅力

        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构建生态文明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美丽宜居之城。

第一节 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巩固提升水环境治理成效。全面推行河长制、湖长制,统筹推进水资源保护、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强化饮用水源保护,推进新一轮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优化调整,推进长江水库等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规范化建设,推动水源涵养林建设,加强库区周边村落污染源整治,完善饮用水供给监测预警和应急体系。深入开展黑臭(未达标)水体综合整治,建立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建成河涌水质自动监测平台,加快实现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全面消除。实行最小河湖水面率控制,推动城市功能性湿地规划建设,形成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河道水景观。加大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力度,实现市、镇(街)两级建成区污水全收集、全处理。加强地下水污染防治,强化重点工业地下水污染防治,分类控制农业面源对地下水污染。

        持续提升大气环境质量。建立城市全口径污染排放源清单,构建以防治臭氧为重点的大气污染防控体系,确保空气质量全面达标、全面提升。深化工业废气治理,建立大气污染企业动态排放清单,实施全市禁止燃用高污染燃料管理。积极推进能源结构调整优化,大力发展清洁能源,提高天然气利用水平,合理建设热电冷联产项目、分布式能源等集中供热(冷)设施,完成能源和消费总量“双控”目标任务。推进交通运输结构调整,推广使用纯电动或氢燃料电池交通工具,加快充换电、加氢站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推进生活源大气污染防治,加强餐饮业油烟治理,全面禁止露天焚烧,推进城市道路和工程施工扬尘监管和治理。加强移动源大气污染防治,强化机动车尾气污染监督管理,提升船舶排放控制水平。

        强化土壤、固废和噪声污染防治。加强土壤污染源头防治,严格控制农业污染源,减少使用化学农药。推进农用地安全利用,加强污染地块风险管控和治理修复。实行固体废物闭环式管理,鼓励企业开展工业固体废物内部综合利用处置,规范固体废物利用处置行为。加快危险废物、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农业废弃物等处置设施规划建设,建成全过程监管、可溯源的固体废物在线监控管控平台。加强噪声污染治理,合理规划公路沿线开发,减少对沿线噪声敏感区域的影响,着力降低工业噪声污染。

第二节 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大力发展低碳循环经济。以碳达峰、碳中和为牵引,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持续深化产业、能源、交通、建筑等方面结构调整,提高全社会资源产出率。积极发展绿色新兴产业壮大节能家电、高效照明、新能源汽车等优势绿色低碳产业,推动新能源装备制造、氢能汽车、动力电池等技术研发突破,带动海上风电、新能源等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极。实施绿色制造试点示范工程,培育一批绿色工厂、绿色园区、绿色产品和绿色供应链。用更高节能环保标准倒逼产业转型升级,加大落后产能调整力度,严格新建项目能耗准入管理。推进低碳重大项目、低碳园区建设,持续推动工业清洁生产,深入参与省“百园”循环化改造行动,构建园区企业间循环链接的产业链条。构建完善绿色制造体系在工厂、产品设计、园区、供应链等领域开展国家绿色制造示范创建,促进全产业链和产品全生命周期绿色发展。建立碳排放总量和强度控制制度,推进温室气体和大气污染物协同减排,实现减污降碳协同。深入推进国家低碳试点城市、省碳普惠制城市试点、省近零碳排放示范区等建设。

        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理念,推行绿色消费,反对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全面推进绿色办公和绿色行政,推广无纸化办公和电子政务系统建设。推行绿色采购制度,建立低碳绿色产品评价标准、认证制度和质量监督体系。建立企业节约资源领跑者制度,鼓励重点企业率先实行绿色供应链管理,实现供应链体系产品的绿色设计、绿色生产、绿色包装及回收处理。稳步推进绿色建筑发展,推广装配式建筑,强化公共机构、商业楼宇节能,新建民用建筑全部执行绿色建筑标准。推进废旧物资循环利用,全面推进垃圾分类和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建设“无废城市”。营造良好绿色出行环境,鼓励以公共交通、自行车、步行等方式绿色出行。

第三节 提高生态系统质量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强化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三线一单”管控,新增建设用地严守“退岸、下山、出林”管控要求,筑牢“一核、五廊、六区”生态安全战略格局。编制生态修复规划,实施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落实“林长制”,加大沿海红树林保护力度,建设五桂山生态绿核。持续推进国家森林公园建设,用好树木园、金钟湖公园、大尖山森林公园等森林资源,强化生态公益林管理建设。加强湿地保护,推进翠亨新区、南朗崖口、坦洲金斗湾、神湾磨刀岛等一批湿地公园建设,支持镇街建设休闲生态公园。强化海岸线生态保护与修复,完善污染物排海总量控制制度,推动沿海滩涂湿地合理开发利用。强化外来物种引进生态风险管理,加强重点野生动植物保护,推动中山特有物种列入国家及省珍稀濒危动植物名单。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打造智慧生态监管体系,实现环境监测、监管、执法、治理、评估的全过程管理。

图片5.png 

图5  中山市“一核、五廊、六区”生态安全战略格局示意图

        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实施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强化环境保护、节能减排降碳约束指标管理,推进用水权、用能权、碳排放权市场化交易。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健全对生态发展区域的转移支付制度,加大对耕地、生态公益林、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所在镇街财力补助。建立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探索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重点推进对土地、森林、水等自然资源资产确权登记。建立健全环境保护管理制度,完善环境容量评估机制,强化生态环境损害赔偿与责任追究。完善生态文明绩效评价考核,实施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制度和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制度。探索建立与周边城市协同推进自然资源整体保护、系统修复和综合治理机制,加强跨流域跨行政区域污染联防联治。

第十一章 改善人民生活品质 打造和谐幸福城市典范

        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升社会建设水平,扎实推动共同富裕,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建设人民满意的和谐幸福城市。

第一节提高居民就业和收入水平

        推动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加强经济政策与就业政策配套衔接,坚持产业升级和扩大就业规模、调整就业结构联动推进,千方百计稳定和扩大就业。以中小微企业为就业主渠道扩大就业容量,鼓励镇街、社区(村)提供更多公共管理和社会服务就业岗位,加大公益性岗位开发力度,创造更多就业岗位。支持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体、退伍军人、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归零。整合完善鼓励创业的政策扶持体系,推进各类创业孵化载体建设,完善创业服务平台,支持和规范发展新就业形态。更加注重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完善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技术工人培养模式,实施“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三项工程。完善就业创业服务体系,搭建就业信息“一站式”服务平台。完善就业需求调查和失业监测预警机制,健全就业失业登记系统。健全劳动关系协调机制,畅通职工表达合理诉求渠道,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专栏9  “十四五”时期中山重点群体就业支持体系

1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将高校毕业生就业作为重中之重,深入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促进计划。发挥企业吸纳就业主渠道和政府岗位引导作用,畅通毕业生到国有企业、民营企业、事业单位、基层岗位等就业渠道,健全就业指导、职业培训、就业见习等服务机制,加强就业观念引导和劳动精神、职业精神培育,鼓励支持多渠道就业创业。实施高校毕业生基层成长计划,对在基层一线表现优秀的高校毕业生,事业单位在招聘、提拔任用、职级晋升、职称评定、评先评优等方面优先考虑。建立完善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实名登记信息反馈、信息核查、跟踪服务制度。提升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的工作效率及服务质量,举办面向不同专业、不同行业、不同区域的专场招聘活动,积极开展“互联网+招聘服务”,促进毕业生与招聘岗位便捷、精准对接。      

2.促进异地务工人员稳定就业。完善异地务工人员有序流动就业政策措施,推动农村劳动力多渠道就业和多元化发展。实施乡村就业创业促进行动,鼓励进城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建设一批返乡创业产业园、创业孵化基地,为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创造条件。深化省内外劳务协作,继续巩固我市与粤东西北地区建立的结对劳务帮扶关系,加强信息引导,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积极促进适合和急需紧缺劳动力有序进入中山求职就业,做好农村劳动力输入跟踪服务。

3.促进失业人员再就业。扩大失业保险保障范围,加强资金需求测算,细化配套政策措施。按时足额发放失业保险待遇,拓展不见面申领渠道,推进失业保险金申领和资格认证线上办理。引导申请纳入最低生活保障和临时救助,保障失业人员基本生活。完善就业失业登记制度,全面推行失业登记网上申请和承诺制办理,最大程度减少证明材料,加强失业登记与失业保险金申领业务协同和信息共享。做好16岁至中年失业人员系统信息化跟踪服务,建立失业人员实名制台帐和定期联系制度,预防规模性失业发生。

4.帮扶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动态合理确定就业困难人员范围,规范就业困难人员认定程序,精准识别就业援助对象,制定个性化援助计划,实施优先扶持和重点帮助。完善就业援助政策,鼓励企业吸纳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实施就业援助行动,组织开展“就业援助月”等专项就业服务活动。加强就业困难人员实名制动态管理,根据就业困难人员实际情况和就业困难程度实施分级帮扶。规范公益性岗位开发管理,加强公益性岗位托底安置,促进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归零。

        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和劳动报酬增长机制,确保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劳动报酬提高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健全工资决定和增长机制、支付保障机制,推行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多途径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拓宽租金、股息、红利等增收渠道,鼓励农民利用电子商务开展多种经营。完善按要素分配政策制度,健全各类生产要素由市场决定报酬的机制,探索通过土地、资本等要素使用权、收益权增加中低收入群体要素收入。加大低收入困难农户帮扶力度,完善产业开发、就业培训等支持政策体系,增强低收入群体自我发展能力。完善再分配机制,加大税收、社保、转移支付等调节力度和精准性,合理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大力发展慈善事业,改善收入和财富分配格局。

第二节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

        推进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应对常住人口增加趋势,扩大基础教育资源供给,改善提升基础教育办学条件和质量。加快推进学前教育优质普惠发展,多渠道增加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供给,科学规划学前教育布局,加大优质幼儿园建设力度,鼓励有条件的村、社区举办公办幼儿园,到2025年普惠性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80%以上。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统筹城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调整优化中小学布局,推进名校办分校、集团化办学,增加公办学位供给,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辐射面。推动高中教育优质特色发展,提升高中教育质量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水平,培育一批省内领先的优质特色品牌高中。到2025年,增加中小学学位14.4万个。

        提升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加快推进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标准规划建设中山科技大学,推动澳门科技大学(中山)项目落地建设,筹建中山中瑞酒店管理职业学院。加强高等教育国际合作,重点加强与中山大学等高校对接合作,招引国内外知名院校、科研院所来中山共建研究生院、科研所、实验室,引进国内或境外一流高校与中山合作办学。提升现有高校发展水平,实施一流学科专业建设工程,引导和推动高校加大与战略性产业方向紧密相关的专业建设力度。

推进职业教育提质培优。实施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计划,支持中山职业技术学院、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积极参与全国职业院校“双高”计划,建设高水平技师学院,优化调整中职教育布局和专业结构。深化产教融合发展,全面推广现代学徒制、企业新型学徒制、订单培养等“双精准”人才培养模式,加强校企合作、公共实训、产学研等平台建设,建设组团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探索打造大湾区特色职业教育园区。完善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发展机制,畅通职业院校教师和企业工程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双向兼职贯通。

        发展多元特色教育。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兴办教育,加快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教育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模式。实施民办中学规范达标计划和品牌提升计划,支持民办学校与国内外知名教育机构开展校际交流和合作办学,设立民办教育发展专项资金。加强民办教育分类管理,促进民办教育规范、多元、优质、特色发展。完善特殊教育体系,加快发展以职业教育为主的残疾人高中阶段教育,支持完善残疾儿童随班就读制度,推动融合教育全面发展,推进标准化特殊教育学校建设,加强特殊教育机构建设和规范化管理。健全全民终身学习体系,大力发展自学考试、远程教育、社区教育,加快建成广覆盖、多层次、多形式、开放便捷的教育与培训服务体系。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大力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实施“铸魂强师”工程,加大教育人才引进与培养力度,完善教师编制管理,保障教师待遇水平。

专栏10  “十四五”时期中山高中阶段学校建设重点项目

1普通高中建设项目。(1)公办普通高中包括:新建烟洲中学(暂定名)、永安中学(暂定名)、翠亨新区第一中学,扩建市华侨中学、第二中学、小榄中学、桂山中学、濠头中学,迁建东升高级中学。(2)民办普通高中包括:新建中山市迪茵公学(二期)、岐江新城十二年一贯制学校、翠亨新区十二年一贯制学校、古镇镇新建高中,扩建中山市纪中三鑫双语学校。

2.中职学校建设项目。(1)中山市中等专业学校3期工程和港口校区扩建工程。(2)中山市沙溪理工学校改建扩建工程。(3)中山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扩建工程。(4)中山市建斌职业技术学校东凤校区扩建工程。(5)中山市现代职业技术学校迁建改建工程。(6)中山市火炬科学技术学校开发区校区扩建工程。(7)中山市体育运动学校人民游泳池及田径运动场改造工程。(8)中山市技师学院改建扩建工程。

第三节全面推进健康城市建设

        建立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体系。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坚持预防为主方针,深入贯彻落实健康中国战略,全面推进健康城市建设,加快构建预防、治疗、康复、健康促进一体化的健康服务体系。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开展“三减三健”、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合理膳食和心理平衡五个专项行动。面向重点人群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专项行动,培养青少年健康生活方式和有益于身心的锻炼习惯,加强职业病综合预防和救治保障,建设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构建“医防融合”的慢性病综合防控体系,推进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深化高血压、糖尿病、脑卒中、癌症等慢性病全程健康服务与管理。加强中医“治未病”服务,推进中医药健康服务业发展。

        加强优质医疗卫生服务保障。加快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谋划分片区建设区域中心医院。大力推进高水平医院建设,支持市人民医院、中医院、博爱医院冲刺国内和省内一流医院,推动市积水潭医院、市第二人民医院、小榄人民医院打造特色一流学科。加快培育发展医联体、医共体,推动形成市镇两级医院紧密型合作的办医体系。实施“双下沉、两提升”工程,建立科学有序的分级诊疗体系,逐步推广医养护一体化全科医生签约服务,加强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和法人治理结构。鼓励社会办医,优先支持举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支持社会力量举办高水平全科诊所和专科医疗机构,鼓励有实力的社会办医机构连锁经营、规模发展。大力发展“互联网+医疗服务”,优化远程医疗“一站会诊”。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强化监测预警、风险评估、流行病学调查、检验检测、应急处置等职能。

        构建强大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加快推进疾控体系现代化建设,构建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网底,职能清晰、机制顺畅、上下协同的疾病预防控制网络。加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实验室建设,新建市疾控中心实验室大楼,提升医疗卫生机构传染病病原快速检测能力。建立健全公共卫生安全应急指挥和监测预警体系,构建全市一体化的急救医疗指挥体系,依托“智慧医疗”等信息化平台推动跨部门、跨层级、跨区域信息共享,提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监测、控制和应急处置能力。加强重点群体健康服务,健全母婴安全保障体系,加强艾滋病、结核病、乙肝等重大疾病防治,强化癌症、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早期筛查和早期发现,加强新冠肺炎、登革热、霍乱、手足口、流感、麻疹等急性传染病监测和防控,完善严重精神障碍救治体系,加强重点职业病诊疗。

增强人民群众身体素质。加强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发展,建设体育强市。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科学规划布局公共体育设施,建成一批健身步道、全民健身中心、体育公园、足球场、社区多功能运动场等场地设施,充分利用公园、水库、湿地公园、岐澳古道等建设体育休闲设施。因地制宜发展群众性健身运动项目,支持开发特色运动项目,大力发展足球、篮球、游泳、骑行等群众性健身活动项目,传承发扬武术、龙舟、舞狮等传统体育项目。大力发展职业赛事,鼓励有条件的运动项目举(承)办职业赛事,扶持电子竞技等新兴体育项目发展。

第四节 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

        完善社会保险体系。深入实施全民参保计划,重点扩大中小微企业和灵活就业人员、新就业形态人员、未参保居民等参保覆盖范围。健全公平普惠的社保待遇增长机制,稳步提高社保待遇水平。落实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省级统筹,推进社保转移接续。完善医疗保险制度,开展普通门诊医保统筹,强化重大疾病医疗保障,加快医疗保险大数据信息平台建设,探索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积极发展商业健康保险,推动商业健康保险与基本医疗保险衔接互补、无缝对接结算。完善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逐步调整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缴费基数下限,加快推动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全面落地,扩大企业年金覆盖面。提高失业保险基金使用效率,扩大失业保险政策受益面。完善预防、补偿、康复“三位一体”的工伤保险体系,推动工伤保险重心由事后补偿向事前预防转变。

        织密社会救助兜底保障网。完善社会救助制度,加快构建以基本生活救助为基础、专项社会救助为支撑、急难社会救助为辅助、社会力量参与为补充的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推动社会救助范围逐步从收入型贫困对象扩大到支出型贫困对象。适度扩大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覆盖范围,完善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建立健全社会救助对象综合指标评价体系,完善教育、医疗、住房、就业、信访、司法等专项救助制度。加强受灾人员救助、临时救助、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等急难救助,健全突发公共事件困难群众急难救助制度。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保障制度。大力发展慈善和志愿服务,促进慈善事业与社会救助功能互补。深化双拥共建,健全退役军人保障体系和工作体系,落实退役军人待遇保障、就业安置、优待抚恤、帮扶解困等政策,拓宽退役军人就业创业渠道。

        保障妇女、未成年人和残疾人基本权益。促进妇女全面发展,保障妇女平等获得就学、就业、婚姻家庭财产、参与社会事务等权利和机会,保障农村妇女土地权益和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待遇,加强妇女劳动保护、卫生保健、生育关怀、社会福利、法律援助、心理健康等工作。关爱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和劳动教育,保障未成年人生存、发展、受保护和参与权利以及身心健康,完善未成年人监护制度,健全儿童保护与服务体系,提升儿童食品用品质量安全水平,加强儿童网络保护,综合防控青少年近视。依法保障残疾人权益,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加快发展重度残疾人照护和托养服务,促进城乡残疾人就业创业,完善残疾人教育体系,加强残疾人维权、法律救助工作,推进无障碍环境建设。加强家庭建设,推动完善生育支持、儿童养育教育、赡养老人、特殊家庭救助关爱等政策,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完善婚姻家庭纠纷预防化解机制,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

专栏11 “十四五”时期妇女、未成年人和家庭发展重点工程

1妇女儿童健康发展工程。按照省要求建设1所标准化妇幼保健机构,每千名儿童拥有儿科执业(助理)医生达0.85名,床位增至2.2张,市妇幼保健机构儿科床位至少占总床位的10%,镇街公立二甲以上医院设置有病房的儿科,每个镇街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至少有1名全科医生提供规范的儿童基本医疗服务。面向城乡适龄妇女开展乳腺癌、宫颈癌免费筛查,筛查率达40%以上,有条件的将HPV疫苗接种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范围,提高宫颈癌乳腺癌早诊早治率。落实母婴安全五项制度,完善市、镇街两级重症孕产妇救治、重症新生儿救治、出生缺陷防治体系。开展婚前健康检查、孕前优生健康检查、产前筛查、地中海贫血防控和出生缺陷综合防治项目,做好先天性结构畸形和遗传代谢病救助项目。适龄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以镇、街道为单位保持在90%以上。儿童总体近视率、龋齿发生率、肥胖发生率、营养不良发生率分别控制在40%、22%、5.5%、12.3%以内。推进实施儿童六龄齿免费窝沟封闭项目。

2儿童友好型城市建设工程。新建科学馆、工人文化宫、青少年活动中心、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建成市级、组团级、社区级儿童公园至少8个。有母婴逗留且建筑面积超过1万平米或日客流量超过1万人的交通枢纽、商业中心、医院、旅游景区及游览娱乐等公共场所,母婴室配备基本达到全覆盖。建设1个儿童友好型示范镇、1个儿童友好型示范街道。

3.家庭发展政策体系建设工程。市、镇街均建立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中心,社区(村)家长学校全覆盖。构建家庭教育服务体系,推动家校社协同育人。多元化促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体系,托幼一体园所在公民办幼儿园总量中占比不低于50%。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落实人口长期发展战略,强化生育政策的配套衔接,提高优生优育服务水平,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提高人口素质。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促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体系建设,支持社会力量发展普惠托育服务。推动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加快推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发展,完善家庭养老支持政策体系,打造社区15分钟居家养老服务圈,实现社区日间照料机构全覆盖,开展邻里互助养老互动。深入推进医养结合发展,鼓励养老机构与周边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多种形式的签约合作,改扩建一批镇街医养结合服务设施。加快公办养老机构扩容提质,支持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机构,培育一批具有品牌影响力和竞争力的新型养老机构。大力推动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到2025年各社区(村)养老服务设施覆盖率达到100%,各镇街新建住宅小区配套建设养老服务设施100%达标。优化养老床位结构,到2025年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比不低于55%。积极开发老龄人力资源,繁荣老年消费市场,发展银发经济。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依托老干部大学发展老年教育事业。健全养老服务综合监管制度,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

第十二章 推进城市治理现代化 形成共建

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新格局

        坚持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创新社会治理,筑牢安全发展底线,实现高水平治理与高质量发展相互协调、相得益彰。

第一节 全面推进依法治市

        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加强人大对“一府一委两院”的监督,保障人民依法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经济社会发展事务。加强人民政协专门协商机构建设,提高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水平。健全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作用,把各自联系的群众紧紧凝聚在党的周围。完善大统战工作格局,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和谐,巩固和发展大团结大联合局面。全面贯彻党的侨务政策,凝聚侨心、服务大局。促进人权事业全面发展。

        深化法治政府建设。制定实施法治政府建设5年规划,完善立法体制机制,加强在城乡建设与管理、环境保护、历史文化保护方面的立法。更好发挥法治对改革发展稳定的引领、规范、保障作用,加强社会公平正义法治保障。优化行政决策,健全政府法律顾问业务运作机制。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推进镇街综合行政执法,开展执法规范化建设,完善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健全行政裁决制度,加强行政裁决工作。深化行政复议体制改革,健全行政复议工作机构,促进复议与诉讼良性互动,实质性化解行政争议。加强法治人才队伍建设。

        加强法治社会建设。加强基层法治建设,推进村(社区)法律顾问工作全面升级,创建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健全法治宣传教育机制,开展“八五”普法。加大人民监督员监督执法司法工作力度,探索建立直接听取基层干部群众对法治建设意见建议的工作机制。深化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建设,争取设立本地仲裁机构。推动法律援助改革,优化司法鉴定管理体制,完善仲裁制度,健全律师执业权利保障机制及惩戒机制。完善社会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综合机制。大力发展涉外法律服务业,健全优秀涉外法律服务人才推荐机制,积极参加涉外司法交流与协作,争取设立粤港澳合伙联营律师事务所。

第二节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

        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实现政府治理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健全全民参与激励机制,完善全民参与重大公共事务全链条机制,探索建立企业社会责任联盟,引导规模以上企业在公平运营、环境保护、劳动者权益保护、消费者权益保护等方面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推动社会组织管理体制改革,探索实行社会组织直接登记管理。发挥群团组织和社会组织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畅通和规范市场主体、新社会阶层、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等参与社会治理的途径。

        创新社会治理模式。争创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城市,建立项目化推进机制,围绕推进社会治理体制、布局、方式现代化,打造一批在全省全国有影响力的创新项目。加强和完善城乡社区治理,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减轻基层特别是村级组织负担,加强基层社会治理队伍建设,构建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开放共享的基层管理服务平台。建立完善基层党组织领导下的协商主体广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程序科学、制度健全、成效显著的城乡社区协商制度。拓宽非户籍人口参与社区治理的渠道,推动外来人口参与社会治理。

        促进社会矛盾预防化解。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通道,完善信访制度,健全各类调解联动工作体系,构建源头防控、排查梳理、纠纷化解、应急处置的社会矛盾综合治理机制。健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和危机干预机制,将社会心理服务纳入城镇公共服务体系。大力培育社区社会组织。健全社区居民委员会、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协调运行机制,搭建义工志愿者与调解员队伍,软化社区矛盾和人群纠纷。创新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体制机制。加强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防范化解涉稳楼盘、涉农涉土、非法集资等突出风险。

第三节 筑牢安全屏障

        保障经济安全运行。强化经济监测预测预警能力,充分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建立重大风险识别和预警机制,加强社会预期管理。提升产业集群竞争力、重点产业链条完整度,增强产业体系抗冲击能力。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稳定粮食生产能力,健全粮食安全保障体制机制,推进粮食储备基础设施建设,确保粮食安全。维护水利、电力、供水、油气、交通、通信、网络等重要基础设施安全,提高水资源集约安全利用水平。完善地方金融监管机制,提高金融监管透明度和法治化水平,健全金融风险预防、预警、处置、问责制度体系。健全“一带一路”境外安全保障机制,加强“走出去”风险防范政策支持。

        维护人民生命安全。创建国家安全示范城市,建立公共安全隐患排查和安全预防控制体系,提高公共安全保障能力。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健全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和管理制度体系,加强安全生产监管执法,实施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行动计划,有效遏制危险化学品、建筑施工、交通等领域重特大安全事故。以食品安全、药品安全、疫苗安全为重点,健全统一权威的全过程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系,争创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健全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等监测预警和应急预案体系,提高防灾、减灾、抗灾、救灾能力。加强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和管理制度建设,完善储备物资品种、规模、结构,创新物资储备模式。

        深化平安中山建设。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加强国家安全宣传教育,增强国家安全意识,健全国家安全审查和监管制度,加强国家安全执法。以防控新型网络安全风险为牵引,加强网络安全信息统筹机制、平台建设,增强抵御意识形态网络渗透、打击遏制网络犯罪、防控网络新业态风险能力,提升网络舆情监督预警和应急处置水平。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坚持立体化、法治化、专业化、智能化方向,打造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升级版,健全社区矫正执法管理机构,增强治安防控整体性、协同性、精准性。推进扫黑除恶工作常态化,严厉打击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犯罪和以电信网络诈骗为代表的新型犯罪。坚持厉行禁毒方针,打好禁毒人民战争。加强海防、涉外渔业综合管理等工作。

第十三章 健全规划实施保障 推动规划目标任务落实

        本规划纲要经过市人民代表大会审议批准,是未来五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要举全市之力推进完成规划确定的发展目标和任务。

第一节 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贯彻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要求,充分发挥市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坚强领导作用,以及各级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最大限度聚合全社会共识和力量,共同推动“十四五”规划蓝图实施。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加强干部队伍建设,落实好干部标准,强化对敢担当善作为干部的激励保护,以正确用人导向引领干事创业导向。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监督责任,提高党的建设质量。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持续纠治“四风”,切实为基层减负。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

第二节 加强规划统筹实施

        加强规划统筹管理和衔接协调,形成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为统领,以专项规划、年度计划等为支撑,定位准确、边界清晰、功能互补、统一衔接的规划体系。增强规划纲要对各级各类规划编制的指导作用,确保在总体要求上指向一致、空间配置上相互协调、时序安排上科学有序。组织编制市级专项规划,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着力解决突出问题,细化落实本规划纲要明确的重点任务。编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年度计划,分年度落实规划提出的目标和任务。各镇街、各部门要统一思想,维护规划纲要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在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重大项目等方面认真抓好落实,确保规划纲要顺利实施。

专栏12  “十四五”时期中山专项规划目录

1报市政府审批的市“十四五”专项规划(26个):(1)中山市加快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十四五”规划;(2)中山市综合交通运输“十四五”规划;(3)中山市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4)中山市水利发展“十四五”规划;(5)中山市农业农村现代化“十四五”规划;(6)中山市工业和信息化发展“十四五”规划;(7)中山市服务业发展“十四五”规划;(8)中山市金融业发展“十四五”规划;(9)中山市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10)中山市教育“十四五”规划;(11)中山市文化广电旅游发展“十四五”规划;(12)中山市卫生与健康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13)中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14)中山市市场监管现代化“十四五”规划;(15)中山市应急管理“十四五”规划;(16)中山市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17)中山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十四五”规划;(18)中山市知识产权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19)中山市消防“十四五”规划;(20)中山市气象发展“十四五”规划;(21)中山市数字经济发展规划(2021-2025);(22)中山市生活垃圾处理“十四五”规划;(23)中山市公共法律服务“十四五”发展规划;(24)中山市基础测绘“十四五”规划;(25)中山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21-2025年);(26)中山市林地保护利用规划(2021-2030年)。

2各部门编制的市“十四五”专项规划(17个):(1)中山市成品油零售体系“十四五”发展规划;(2)中山市粮食安全保障“十四五”规划;(3)中山市体育“十四五”规划;(4)中山市商务发展“十四五”规划;(5)中山市专业市场“十四五”规划;(6)中山市现代物流“十四五”规划;(7)中山市化工行业安全发展规划(2021-2025);(8)中山市财政事业“十四五”规划;(9)中山市邮政业发展“十四五”规划;(10)中山市森林防火建设规划(2021-2025年);(11)中山市退役军人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12)中山市殡葬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13)中山市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十四五”规划;(14)中山市医疗保障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15)中山市水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16)中山市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十四五”规划;(17)中山市数字政府“十四五”发展规划。

第三节加强规划实施保障

        谋划实施重大项目,健全重大项目储备库制度,强化项目实施管理,将规划纲要的重大项目落实到年度重点项目计划中实施,形成“谋划一批、开工一批、投产一批”的滚动发展态势。围绕规划纲要目标任务,完善人口、土地、环保、财政、价格等相关配套政策,做好政策储备,强化政策协调,推动形成有效的政策预期和导向。加强财政预算与规划纲要实施的衔接协调,合理安排支出规模和结构,优先安排涉及社会民生、公共服务、生态环境、重大平台等领域的财政支出。健全战略资源的激励和约束机制,统筹推进人才队伍建设管理,科学调控土地供应,加强对能源、水资源利用的科学管理,加强环境容量控制,有效引导社会资源合理配置。

专栏13  中山市“十四五”规划重大项目

市“十四五”规划重大项目共221项,总投资6554.1亿元,“十四五”期间投资5340.3亿元。其中:

1科技创新发展领域重大项目19项,总投资603.5亿元,“十四五”期间投资398.3亿元。

2现代产业体系建设领域重大项目94项,总投资1377.9亿元,“十四五”期间投资1167亿元。

3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领域重大项目54项,总投资3102.7亿元,“十四五”期间投资2606亿元。

4生态环境建设领域重大项目29项,总投资965.6亿元,“十四五”期间投资797.6亿元。

5公共服务领域重大项目25项,总投资504.4亿元,“十四五”期间投资371.4亿元。

第四节 加强规划监督考评

        规划纲要提出的约束性指标,要纳入各镇街、各部门的绩效考核体系,提出的预期性指标主要依靠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激发市场主体积极性和创造性实现。完善监测评估制度,跟踪分析规划纲要实施情况,加强对约束性指标和主要预期性指标完成情况、相关领域实施情况的评估。在规划纲要实施中期和终期阶段,可引入第三方开展全面评估。中期阶段需对规划纲要进行修订时,由市政府提出意见,报市人大常委会批准。加强规划纲要实施的社会监督,开展宣传展示工作,及时公布实施进展情况,让社会公众通过法定程序和渠道参与规划纲要的实施和监督,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



  解读:《中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解读

  多媒体解读:聚焦中山“十四五”·局长访谈 | 黎炳盛:抢抓“双区”机遇 聚焦经济民生

       一图读懂《中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