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版 长者助手
您当前的位置: > >财政预决算

东凤镇2013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14年预算草案报告

信息来源:中山市东凤镇人民政府 发布日期:2014-01-26 分享:

  一、2013年预算执行情况
  2013年,镇政府和财政部门在镇党委的正确领导和镇人大的监督支持下,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遵循“生财有道、聚财有方、理财有规、用财有效”的方针,以“稳增长、促改革、筑平台、惠民生”为重点,纵深推进财政改革,确保全镇财政收入稳步增长,重点支出保障有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2013年全镇财政总收入90141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113.38%,比上年增收4829万元,比增5.66%。其中:
  (一)公共财政预算收入54914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103.77%,比增12.07%,包括分税分成收入21762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109.29%,比增10.8%;非税收入33152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100.44%,比增12.92%。
  (二)上级专项补助及转移支付收入9390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184.12%,比增61.23%。
  (三)政府性基金收入24010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122.15%,比降9.98%。
  (四)上年结余1827万元。
  根据我镇财政总收入情况,2013年财政总支出88192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113.54%,比上年增支4707万元,比增5.64%。其中:
  (一)公共财政预算支出64192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    110.64%,比增12.99%。
  1、一般公共服务支出3839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85.31%,比降19.55%。
  2、公共安全支出5531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98.26%,比增9.87%。
  3、教育事业支出10940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104.16%,比增1.44%。
  4、科技三项支出1050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101.94%,比增5.42%。
  5、农林水事务支出8693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146.67%,比增40.6%。
  6、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4423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102.93%,比增7.17%。
  7、计生、文卫、环保支出15564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101.39%,比增261.95%。
  8、城镇维护支出5539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105.61%,比增15.04%。
  9、社会公建支出8613万元,比降45.49%。
  (二)政府性基金支出24000万元,完成年初预算122.1%,比降10.02%。
  总收入和总支出相抵,年末结余1949万元,实现了收支平衡。
  二、2013年财政工作要点
  (一)科学聚财,促进财政收入稳步增长。
  积极培育财源。充分发挥财政职能,大力推进“优二进三”战略,优先安排可以直接拉动经济、增加收入的项目。加强对重点企业重点税种跟踪,落实各项减免政策,扶持企业发展,提高财政收入质量。规范非税收入,挖掘非税增收潜力,通过公共资源有偿使用、与市属企业合作、与民间资本优质项目合作等方式拓宽集体资产(资本)增值新途径,培育新的非税收入增长点。
  加强收入管理。坚持经济工作联席会议制度,进一步加强部门之间的协调沟通,建立部门收入目标责任分解和通报制度,完善收入增长监测机制,及时对组织收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制定有效应对措施。
  (二)科学用财,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1、集中财力,保障生产性和重点民生项目投入。
  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拨付科技三项经费1050万元,设立500万元促进企业转型升级专项经费和300万元引进和培养紧缺适用人才专项经费,帮助企业做大做强。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拨付社会保障和就业经费4423万元,常住人口社保参保实现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提高至每人每月430元,增幅30%。拨付基本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经费444万元,率先实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财政补助政策,患者人均药费降低22.4%。多渠道筹集资金,解决东凤人民医院迁建和运营资金,实现如期顺利搬迁。
  提升教育保障水平。拨付教育事业经费10940万元(不含基建),占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的19.9%。拨付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奖学金、扶困助学金23万元。教师工资待遇、生均经费进一步提高。教育设施不断完善,建成凤鸣小学,东凤中学创建成省一级学校。
  落实强农惠农政策。拨付4600万元,重点支持水利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拨付807万元,扶持农村发展集体经济、改善村容村貌。拨付各项惠农补贴529万元。拨付338万元,开展新一轮“双到”扶贫工作。
  完善城镇基础建设。拨付13035万元,用于文体广场、东海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和绿化工作,提升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切实保障年度十项重点民生工程建设,其中拨付5954万元用于污水处理厂二期、莺哥咀水文公园、和穗生态园等建设。
  2、厉行节约,严控一般性和消费性支出。
  落实中央和省、市、镇的要求,实行严厉的节支措施,压缩消费性、非生产性支出,严控“三公”经费。一是严控临时新增支出,除中央、省、市、镇确定的重大支出项目、重点民生项目和政策性增支项目等刚性支出外,原则上不追加可控支出预算。二是严控非生产性支出,努力实现厉行节约工作制度化和常态化。三是压减消费性支出,特别是业务招待费,各预算单位均统一压减,并将结余资金统筹纳入财政预算,确保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各项任务顺利完成。
  (三)科学管财,提高财政管理水平。
  强化预算管理。预算编制力求科学细化规范,严格预算执行。建立预算执行跟踪制度,每季末对全镇各部门预算执行进度、预算追加情况进行跟踪分析;预算追加严格按程序审批,确保预算追加的严肃性和规范性。
  强化专项资金管理。实行专项资金专用制度,由财政部门直接支付,并要求执行事前公开、事中检查监督、事后审计制度,确保专项资金分配使用规范。
  强化财政基础建设。规范财政资金内部审拨流程,深化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财务核算集中监管、预算执行动态监控等各项改革,加强政府采购、资产管理、村组财务管理,进一步提高财政科学化、精细化、标准化、规范化管理水平。
  强化监督检查。开展镇村财务收支和部门预算执行情况检查,将财务稽核、审计监督贯穿于财政运行的各个环节,进一步完善事前预警、事中监督和事后评价相协调的监督机制,不断提高财政依法理财能力。
  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当前财政工作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困难和问题:一是财政收入可持续增长压力加大。二是财政收支矛盾突出,收入增长速度难以满足支出需求的增长。三是预算绩效观念有待加强。有的部门预算追加较随意,对资金管理的绩效性、规范性和时效性有待提高。对此,我们将通过进一步强化绩效监督和预算管理加以解决。
  三、2014年预算总体情况
  (一)预算编制指导思想。
  2014年我镇部门预算编制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围绕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和美东凤的中心任务,充分发挥财政职能,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发展质量,提升城镇品位,增进民生福祉,促进全镇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2014年全镇财政预算安排。
  1、公共财政预算收支计划。
  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计划59465万元,比增8.29%(其中:分税分成收入22160万元,比增1.83%;非税收入37305万元,比增12.53%),加上级专项补助及转移支付收入5730万元,比降38.98%,当年公共财政预算可支配财力65195万元。根据收支平衡原则,相应安排公共财政预算支出65170万元,比增1.52%,其中:
  (1)一般公共服务支出4327万元,比增12.71%。
  (2)公共安全支出5790万元,比增4.68%。
  (3)教育事业支出11491万元,比增5.04%。
  (4)科技三项支出1130万元,比增7.62%。
  (5)农林水事务支出6844万元,比降21.27%。
  (6)社会保障和就业等支出4561万元,比增3.12%。
  (7)计生、文卫、环保支出17550万元,比增12.76%。
  (8)城镇维护支出7186万元,比增29.73%。
  (9)其他支出(预备费)6291万元,比降26.96%。
  2、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计划。
  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计划39400万元,比增64.1%,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37300万元,比增72.21%。相应安排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37985万元,比增58.27%,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安排的支出36335万元,比增51.4 %。
  四、2014年财政工作重点
  (一)完善统一完整、持续稳定的财政收入增长机制,确保完成收入任务。
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促进经济发展,培育地方财源,提高财政收入质量。坚持经济分析联席会议,深入分析经济和重大政策对财税收入的影响,增强财政收入工作的针对性和预见性。强化收入征管,做到依法征收,应收尽收。规范非税收入管理,加大对国有资源有偿使用收入和集体资本经营收益的监缴力度。
  (二)完善依法规范、有保有压的财政支出审批机制,严格落实八项规定。
  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按照中央、省、市、镇的要求,实施最严厉的节支措施,大力压减非刚性支出,各部门预算中的会议费、业务费压减50%,招待费压减20%以上,培训费由主管部门统筹安排,办公设备不得随意购置、专项经费严格审核等。严格预算执行,强化预算约束,盘活存量资金,切实把有限的财政资金用于促进经济发展和保障民生福祉上,为全镇经济转型跨越发展提供财力支撑。
  (三)完善系统保障、覆盖全面的民生保障机制,落实惠民政策。
  全面落实社会保障和就业等各项惠民政策,把民生福祉摆在更加突出的重点位置,确保民生投入稳步增长。按照“保基本、扩范围、缩差距、提标准”的原则有序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调整优化支出结构,财政支出重点向“三农”、民生、社会保障等领域倾斜。大力支持办好各项民生实事,建设宜居城镇,维护公平正义,让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四)完善科学精细、约束有力的财政管理机制,规范财政管理。
  加快构建以预算编制为龙头、绩效为导向、监督为保障的公共财政管理体系。加强“两基”建设,充分运用现代科学手段,提高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纵深推进国库集中支付、绩效管理、财务核算信息集体监管、资产标准化配置等改革,提高财政管理绩效。稳步推进预算公开工作,自觉接受人大和社会公众监督。加强新型财政文化和干部队伍建设。